第101章八十年代第一个春天
春天来了。大地沐浴着春风。小草冒出了绿芽,冰雪融化,地化了能有半尺厚,可以播麦子了。都说小麦是播在冰里,收在火里。地里还有冰碴呢,全屯子的小麦就播完了。
接着就种大田了。去年雪大,墒情好。家家户户的积极性可高了。大人小孩齐上阵。五天前,地都趟完了起了垄。开始挖埯子点种了,孩子在前头挖埯子,大人在后边点种封埯。头两天,党员和基干民兵都在帮着五保户,老弱病残没劳力的家种,给这些人种完了,才回去自己种。起早贪黑的没误了节气。全屯子都把地种上了。
王大江和高红霞又挨家挨户的地走了一遍,检查有没有漏种的。发现了几户出现了漏种,高红霞又安排民兵给补种上。
一个礼拜以后,种子拱出了地皮。十天以后,家家户户开始补苗。大队要求今年的春播一定要做到苗齐苗全。
王大江在春播动员会上说:“少一棵苗,就是一根苞米荄子,一根荄子上两穗苞米就是六两。要是一根垄少两棵,就是一斤二两,十根垄就是二十多斤,一百根垄就是二百多斤,那就是过去的半年口粮。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所以今年种地要仔细,仔细到像绣花一样。地里一棵苗也不准少。少一棵苗罚两块钱。另外,地头地恼的都种上,大伙记住了,一棵苗就是六两粮。多种一百棵就是六十斤粮。”
这一动员,大伙的积极性来了。张东明他们的合作组,把地头,地边子都种上了,就地头地恼的他们多整出来三亩地。这张东明可是老认真了,天天一大早就扛着锄头上地里转一圈。那地头地边子让他整的溜光,一根杂草都看不见。
这天早上,王大江也起了个大早,他在地里碰见了张东明。他问张东明,“大老张,你这是天天早上上地里转一圈呀?”
张东明说:“这地是给自己种的,种地这玩意主要在管。地从下种开始就得管。一直到收,都少不了管。”
王大江说:“来,你给我讲讲这种地的事。”
俩人找了一块干净的地方坐下,张东明开始给王大江讲种大田的事。
张东明说:“这大田从种到收,田间管理是十八个字。”
王大江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他问:“哪十八个字?”
张东明说:“压,间,铲,趟,松,追,除,灌,撒,喷,防,治,掐,拔,拿,扒。”
王大江记完了说:“这么一大套啊?”
张东明说:“你寻思种地容易哪?”
王大江说:“来,给我讲讲这十六个字。”
张东明说:“这‘压’,就是播前压垄和播后镇压。是为了保墒。‘间’是指间苗。‘铲’指的是铲地。这铲地既能消灭杂草,又能松土,提高地温,促早熟。最好要铲四遍。‘趟’,就是趟地。每年力争趟五遍。尤其是第一遍,叫拉墒沟。它要给以后的铲,趟打基础。‘松’,说的是垄沟深松。深松要达到二十五公分。‘追’,指的是追肥。”
张东明把十六个字,一一给王大江分解开了讲一遍。王大江都记在他的小本本上了。
王大江说:“大老张,你真是个庄稼把式。我得跟你好好学学。”
张东明说:“你还是问我爹去吧。我这点玩意都是我爹教我的。”
王大江说:“是吗?那哪天我得找你爹好好喝点。”
回家吃过早饭,王大江就上大队了。高红霞已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