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被刘钧的诚意感动了,整个一月份,天下太平,刘钧过了个舒心的新年。
好日子总是短暂的,二月初,代州的守军发来警报,似乎北面的辽军被周军击败了,岚州守军发来的紧急情报更是惊人,说周军从北面攻占了神池等地,把大汉与辽国之间交通线切断了。
“什么?不可能!周军飞过去吗?大辽呢?”刘钧大惊失色,连忙询问宰相卫融,卫融跟枢密使段常无言以对,只好说:“这,臣不知,臣已经派人去打探了,要等等才有回复。”
“如果这是真的,我们将四面受敌,如之奈何?”刘钧在大殿之内走来走去,显得很着急,完全失去先前雍容淡定的风范。
“皇上,也许是周军翻山进入山后,突袭辽国蔚州,然后来到代州以北吧,也许辽军很快就会来到,切断他们的退路,来个瓮中捉鳖也不一定。”段常略作思考,说出一个相对讲得通的理由。
“但愿如此吧。但这不是太过冒险了吗?稍有不慎,完全是赔本的买卖?难道他们以为最坏的结果只是逃到府州?”刘钧虽然不是很懂军事,但久居上位,这点见识还是有的。
“额,臣不知。”
“唉,传令下去,提高戒备吧,这个周国真是不消停,好不容易歇息了一阵子,又来折腾,如此穷兵黩武,劳民伤财,总有崩塌的一天,唉,中原的百姓苦矣。”刘钧感叹道。
坏消息接连不断传来,东南西各个方向都向朝廷报告了周军有异常的军事调动,虽然双方还没有交手,但是周军的巡逻密度加大了,原有的商贸活动大受影响,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征兆,稍为敏锐一点的人都知道大事不好,纷纷寻找对策、谋后路,晋阳城内充满诡异的气氛。
对此,刘钧实在是无能为力,河东的存在,全凭辽国的扶持,失去辽国的扶持,在河东的这个大汉朝廷随时灭亡。刘钧能做什么呢?
期待辽军大反击的刘钧天天盼着北面的信使,无奈传来的都是不痛不痒的消息,前去打探的斥候不是被抓,就是拼死逃脱,只知道周军防御甚严,一点都没有打探到辽军的消息,北面的各个州都是处于戒严状态,周军巡防甚密,当地的老百姓都收到周军发放的钱粮,暂时过上安稳的日子,都不愿意配合汉军的工作,甚至有些老百姓还指着汉军的斥候骂,说他们宁愿听契丹人的也要欺压汉人,搞得这些斥候羞愧难当。
听到这些话,刘钧很恼火,谁愿意听契丹人的话,欺压汉人,这不是被逼的吗?如果可以,谁愿意做儿皇帝,你以为这个皇帝好做啊?
“皇上,臣听说周国用戏班子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效果不错。我们也可以试着办,把周国来犯可能带来的侵害说得直白点,让国内的老百姓知道,周国人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必定的是穷疯了,他们届时打过来,必定抢我们的粮食、子女、财帛,如果我们失败了,以后的生活必定更加艰苦,呼吁大汉的子民咬咬牙,挺过去,打败周国人,争取活的尊严。”卫融提出建议。
“善,这样吧,我们稍微免掉一点税收吧,反正现在也收不了多少,等过了这一阵再说,等老百姓多一点期盼吧。”刘钧提议道。
“圣上英明,臣去做个计划,马上给皇上看。”卫融马上答应下来。
河东的老百姓本来就苦,朝廷罕见地短时间就发动起来,各个州府的衙差、胥吏都亲力亲为,大肆宣扬周国连年征战、穷兵黩武的暴政,如果进犯必定是来掠夺河东老百姓的财帛、子女、粮食,要求老百姓们同仇敌忾,赶走周人,朝廷决定免收部分税款,为老百姓分忧等等。
有人说我们的老百姓就是好,只要有希望就会一起守护、拼搏。朝廷的一丝丝温暖确实暖透了河东老百姓的心,我们本来就穷,周人还来抢?坚决不答应,一时间,河东军民罕见地团结起来,准备抗击周人的入侵。有钱人也知道,战事一起,自己的财富将化为乌有,也愿意捐献部分财物来支持朝廷,起码做做姿态,省得给别人揪住鞭子,借机没收财产以作军用。刘钧获得意外的支持,似乎又到了满血复活的境地。如果河东的老百姓总是这样支持自己,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