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 纵横捭阖天下谋(2 / 2)梅若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伊籍寻思着嗯了一声,“既如此,那开通长江与内河互市又是何故?倒不如向东吴讨要些钱粮为好。”

诸葛亮表示赞同,他想了想,“此事看来,亮亦百思不得其解,便劳主公为我等解惑也。”

“锵——”刘琚霍然起身,踱步至舆图前,拔出腰间佩剑,“两位先生且看。”

言讫长剑从夏口的长江一划,划了一个圈,北上直指辽东,道:“只要开通长江与内河互市,一来可互通有无,兴商贾百业,二来可在此自长江东渡入海,直驱北上至辽东。”

二人正在侧耳倾听,刘琚话已至此,诸葛亮听得异常认真,最先反应过来,道:“依主公之计,欲遣使臣前往辽东襄平,拜见公孙康,行合纵之策,合公孙康,袁氏余孽与乌丸三家之理击曹操于后,使得曹操顾此失彼。”

“然也,本将军欲遣使出使辽东,与公孙康结为联盟,共抗曹贼。”刘琚自信道,

“主公,此策虽妙,倘若与乌丸等蛮夷为伍,唯恐为天下人所不齿,对主公人望不利。”伊籍头脑清晰地提醒道,

“机伯此言差矣,我等只是与公孙康开通海市,互通有无,缓解江南无马之窘境,又非与乌丸互为盟友,至于公孙康若与袁氏,乌丸为伍,我等岂敢妄加置喙?至多客居彼处,以供献策而已。”刘琚淡然道,

“主公所言甚是,臣多虑了。”伊籍释然道,

“主公深谋远虑,南人善舟楫,习水战,战马不多,骑兵甚少,若与辽东互市,我军可得战马,则铁骑可成军,翌日北上与曹军争衡,又可使公孙康与袁氏,乌丸结盟,成曹操心腹之患,即便来日为曹操所破,也可使得曹操元气大伤,正可谓一石二鸟之计,何乐不为?”诸葛亮轻摇羽扇,颔首微笑道,

伊籍眼前一亮,对刘琚放眼天下的合纵之策深表敬佩,随即又沉吟道:“主公,然海路凶险,海上气候变幻无常,从未耳闻有前人自江南渡海至辽东的先例,若无航海经验丰富之船员为向导,便如无头之蝇,茫茫东海之中,犹如那沧海一粟,若遭遇海上风暴,必全军覆没,如此实在得不偿失。”

伊籍所言甚是,又不是历史上的孙刘联盟,乃唇寒齿亡之理,江夏距离辽东数千里,算是天南地北。

辽东公孙氏发家于公孙度,他治理辽东期间,才是辽东强大的起点,换而言之,公孙度与小霸王孙伯符一样皆是定鼎基业之雄主。

如今公孙康主政期间,辽东已经很强盛,带甲数万,然而也有弱点,便是辽东乃关外之地,地广人稀,战争潜力不高,虽然公孙氏屡次出兵痛击高句丽与北方蛮族,然而掠夺过来的人口也不过杯水车薪,故而粮草更是掣肘辽东发展的瓶颈,若与辽东互市,用粮草与其交换马匹,算得上各取所需。

眼下虽然交易粮草让刘琚颇为肉疼,然而数年来,刘表治理荆州有方,成为与冀州一般的富庶之州,粮草自足自给有余,此举关乎全局,舍小利而顾大局,不得已而为之。

伊籍的担忧很有道理,刘琚颔首道:“然则辽东等地虽大多地贫,亦非无良田,虽物资匮乏,亦非无铜铁矿藏、农业之利,辽东乃关外之地,东濒海东诸国,边地固然战事频繁,也不乏安宁之地可通互市,以粮草锦帛换取战马,实为各取所需,且不言北上翦灭曹贼,中兴汉室,退则可保荆州无虞,大有可为!”

刘琚手中剑锋所指于舆图上,指着辽东至青州一线,豪气道:“二位先生且看,昔日辽东太守公孙度曾遣部将柳毅横渡渤海直入青州,设立州郡,徒置官员,而不少青州流民因为了逃避战乱,渡舟跨海去往辽东,足见海路之行必可矣。你等有所不知,本将早已暗中命人打造好海船,商队之中这些年也网罗了不少奇能异士,其中便有海东上的东洋大盗,对东海之事知之甚详,有此人为向导,则可顺利前往辽东。”

二人皆未曾想到刘琚筹谋之深远,事无巨细地考虑周全,非心思缜密之人可为,刘琚却肃然道:“走海路势在必行,自古以来,成大事者无不富贵险中求,如此瞻前顾后,何以成事?然此行固然凶险,非有辩才与胆识之人可兼任,舍你其谁?不知机伯是否愿赴此任?事成之后则名垂青史,乃自江南跨海北渡第一人。”

怔了怔,伊籍深为刘琚一席话所折服,言中所露决心和远见让人闻之意动,他本见识非常之辈,固知要成此事千难万难。

但若事不难,焉有他伊机伯放开手脚,大展宏图之机?易事人人皆可为,然大艰难大作为之事,非有不世之才兼有坚韧不拔之志者不能为之,好男儿立于当世,不就以期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吗?

而这正是伊籍所求,他少时寒窗苦读十多载,面对惶惶乱世,沉浸经世之学,后又孤身南下依附刘表,千难万险前途犹未可知,而一往无前,此岂是胸无大志之人所能为?

他向刘琚表达决心,“主公此举,若能功成,定叫天下风云变色,臣必从之,为主公鞍前马后,九死不悔!”

见伊籍明表志向,刘琚上前执其双手感动道:“有机伯竭力相助,此事已成三分,海路凶险,本将自会安排你乔装为商贾,随商队前往辽东,面见公孙康,暗中结为盟友,开通海市,至于合纵事宜,则可便宜行事,望你一路保重,本将自在此相侯,来日为你庆功。”

伊籍伏地拜倒道:“臣必不辱使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