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夏口
晨曦微露,朝阳升起在黄鹄山山顶,天空铺展开万道霞光,群山苍黄,落叶萧萧。
北边的长江秋波浩渺,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长烟一空,波澜不惊。正可谓是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江山如此多娇!
江夏之战过后,夏口渐渐恢复了生机,江面之上来往穿梭的商船,渔船上渔夫脸上也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想必收获不少。
建安十年九月十五,刘琚登上黄鹄山。
黄鹄山位于长江南岸绵亘蜿蜒,形如伏蛇,头临大江,尾插闹市。
与对岸龟山隔江相望,也乃这平原地带唯一的山地,高七十丈有余,足以俯瞰八方。
陪同刘琚登山的,乃是太守府一众幕僚及近卫。
如今刘琚领折冲将军,江夏又是四战之地,故而太守府的官员们自然要领军中职衔。
行军长史诸葛亮,也是第一军师,除却一身白袍玉带的刘琚,他是众人中唯一不着官袍,而是一如既往的一身白袍,羽扇纶巾,风清月朗之姿,行军主簿伊籍,行军录事参军兼任柴桑县令马良。
其余各掾吏十余,略过不及。
除此之外,便是夏口守将刘虎与水军校尉甘宁。
一路上落叶缤纷,金黄遍地,山顶上有一座青石砌成的哨塔,可以远远眺望长江,夏口城可尽收眼底。
至顶楼,扶栏而望,万里长江尽在眼前,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辉夕阳,气象万千,刘琚身后,诸葛亮为首的一众太守府掾吏赫然在列。
秋风拂来,衣袂飘飘,一众幕僚指点江山,谈古论今,不时有诗词歌赋脱口而出,引得众人纷纷叫好。
好一派士子风流、意气风发的景象。
额前青丝飘飘,刘琚心中却豪气顿生,有一种江山尽在掌握之中的快感,他明白自始起,王霸之业便从此地而起,遂下令在此哨塔处,建造高楼,凭栏观望。
立于顶楼之上,俯瞰北顾,夏口城一览无余,刘琚举目望去,新城的轮廓呈现在他眼前,周长约二十余里,将整个夏口城包围在其中,墙道的地面已夯实,西面城墙的基石也已经铺好一半,有近两万名民夫和几千江东军俘虏正在军士的监视下忙忙碌碌,看这个架势,估计到明年开春之时,新城就将筑成。
“军师可知我扩建夏口城之深意?”刘琚负手,迎风而立,忽地指着山下道,
诸葛亮一愣,当初刘琚力排众议征发的民夫两万余人与战俘筑夏口新城之际,很多官员皆不甚理解。
主簿伊籍就曾疑惑的提出,此处筑城似乎有靡费人力物力之嫌。其实也难怪他们这么想,夏口东北方五十余里便是西陵,西南方三十里处便是沙羡,何必在此地筑城呢?
他轻摇羽扇,自信道:“以属下愚见,主公欲将江夏治所迁至夏口。”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军师乃知我者也。夏口扼守长江与汉水之咽喉要地,往后自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守此雄城,可保荆州无恙,江夏之战过后,江东损兵折将,三四年间再无西顾之力,而西陵县孤悬江北,不宜驰援沙羡,柴桑等地。”刘琚苦笑道,其实刘琚内心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考虑,将江夏治所从西陵迁至夏口,将有利于江夏军控制黄金水道,将来一旦襄阳有变,便可以不变应万变,快速北上,达到及时出兵襄阳的战略目地,即便来日曹军南侵,襄樊战事不利,也可据守夏口,转攻为守,以长江天堑阻挡曹军兵锋。
“军师可知我眼下心中所忧?”
“主公所虑者乃宛城曹军夏侯惇所部。”诸葛亮面无骄色,转身回礼道,“北人善骑射,汉北皆是平原之地,利于骑兵驰骋,曹军朝发夕至,汉北之地非久守之地,唯有仗舟楫之力,方能抵御曹军南下。”
“军师言出必中,据南阳的探马来报,曹公任命贾文和为军师,南下宛城,辅佐夏侯惇镇守宛城,往后形势难料,变数骤起。”刘琚眉头紧蹙,遥望北方,面露忧色道,
“呵呵!主公多虑了,前番刘豫州得元直辅佐,大败曹仁于新野,曹军损兵折将,匹马不敢南顾,倒是主公英明,料事如神,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连曹仁都落入主公之手,亮佩服不已。”诸葛亮羽扇遥指前方道,“今袁绍新亡,然河北袁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实乃曹操心腹之患,其忙着扫平河北,自是无暇南顾,宛城曹军自前番新野之败,折损大将曹仁,颇有顾忌,自是不敢肆意南下。”
“军师所言极是,然而却不得不防,贾诩其人人称‘毒士’,用计歹毒,算无遗策,不可小觑,其揣摩人心,天下少有人及,用兵奇正相合,而反观元直用兵向来以奇辅正,孰优孰劣?本将尚不敢妄下论断,只盼一切皆如军师所言。”刘琚摇摇头,苦笑道,
贾诩啊!也只有此人能够让刘琚心生忌惮,夜不能寐,毒士之名绝非浪得虚名。
诸葛亮轻摇羽扇,气定神闲间淡然笑道:“主公无须忧虑,自古人无完人,善谋之人必乃智深如海之辈,但凡此辈心中皆有所忌,我等只需待其露出破绽之时,一击必中,主公如今何须杞人忧天?”
正在君臣二人深谈之时,一骑从山下飞奔而来,待爬至哨塔顶上,抱拳道:“禀主公,伊主簿命属下前来禀报主公,和谈初成,达成了不少协议,不过一切还需主公定夺,且有一事,那东吴使臣鲁肃求见于主公,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刘琚不置可否,转身看着诸葛亮笑道:“听闻军师与那鲁子敬见过面后相谈甚欢,不知其人之才如何?”
“表面敦厚长者,腹中却满藏机谋,实乃战国策士之风也。”诸葛亮眼睛一亮,想来对鲁肃的印象不错,这番评价从他口中而出,不可谓不高。
前世二人同为高瞻远瞩的战略家,都主张蜀吴联盟,共抗曹魏,颇有些惺惺相惜之感。
“呵呵!军师既如此推崇鲁子敬,本将便亲自会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