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凌辅弯着腰看不到柴瑾的表情,听到问话犹豫了几息,才缓缓开口,“具体老臣不知道,还是请兵部户部核算之后再做定夺。”
柴瑾不禁眯起眼睛,看着阮凌辅的脖子半晌,才开口道,“阮相老成谋国,平身吧,这么大岁数就不必行礼了,这些事让下面安排就是了,朕要与阮相说另一件重事。”
阮凌辅再次欠身,“陛下请讲,老臣尽心从命。”
“朕自登基以来,已有两年,编撰典籍之事也应该提上日程,朕以为编书一事,当从氏族志开始。”柴瑾露出一丝微笑,转身负手继续说道,“我大周三百年,少不了氏族帮助看管一方,更何况我柴氏也是千年的世家,所以氏族志要修,要大修,更要好好的修!”
“阮相,如此大事,朕就交给你了。”
氏族志吗?
确实是一件大事。
阮凌辅摸了摸胡须,这倒也不错,重修氏族志,这里面门道很多啊。
“老臣遵命。”
柴瑾背着身不去看阮凌辅,“等会儿早朝,阮相知道怎么做吧?”
阮凌辅颔首,“老臣明白。”
“来人!”
魏琳捧着托盘,上面放着一件衣裳。
“天气寒了,这大氅就赐予阮相遮风避寒。”
魏琳抖开大氅,为阮凌辅围上,最后系上系带。
“阮相。”
柴瑾转过身看着自己的启蒙老师,神色肃然,“不要让朕失望。”
阮凌辅躬身长揖,“老臣定然尽心。”
皇帝要修氏族志。
这个消息在早朝之后就传向各地。
当然也传到了蜀州。
伍桐拿着朝廷的告示,下意识的思索其中是否有什么算计,这件事是阮凌辅当朝提出来的。
想了半天,最后伍桐觉得是不是自己太过紧张了,氏族志的修撰都是合理的。
还是问问赵二爷,他们赵氏是上面的常客。
“氏族志?”
赵二爷放下刚配好的叆叇,抬眼看向伍桐,神色古怪,“朝廷又要修这个了吗?那看来是真缺钱了。”
伍桐又不是什么世家豪族,不懂这里面的路子,但听到这话还是有些反应的,“缺钱?你是说花钱买位置?”
赵二爷呵呵一笑,“不然你以为林家的五姓七望哪来的?”
“五姓七望,除了柴家是皇家,位高一等,我们赵家是妥协,但蜀州的盘子还在,他们给我们面子;其他几个世家里面,也就常州张氏还算不错。”
“剩下那几个,只能说是千年世家而已,就是有钱罢了,暴发户。”
而已?
伍桐没想到,有朝一日他还能被赵二爷秀一脸。
“能传承千年的世家只是有钱这么简单?”伍桐对赵二爷的话产生疑问,“以我了解,世家一是入朝掌权,二是掌握当地,三是文化传承。”
“各个世家都有家学,我也曾看过科举名单,一百多名进士中,就二十余人不是世家,有没有世家资助还不能确定,可见世家在朝堂上的掌控。”
“虽然六部尚书不一定是他们的人,但是朝堂百官,能上得了朝的,最少三成都是他们的人。”
赵二爷再次发笑,“所以老夫才说钱财开道啊。”
伍桐一愣,“买题?”
“这是最小的事,后面还得贿赂上峰,买官买位。”赵二爷笑呵呵的说着掉脑袋的事......也不对,这事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其实最近你也发现了吧,蜀州来的商人越来越多,想要见你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老夫听说那些人为了见你,已经开出一万两的价码了。”
伍桐对此事倒是知情,不过商人的事情一直都是牧星对接的,那是蜀州商会的会长,不找他难道找我啊。
多大的商人都请动肃国公啊!
“你说的这事我确实有耳闻。”
赵二爷指着远处随意点了几下,“都是世家派来的,要见你,钱开路,在花钱这方面,没人能比过世家,没有人!”
伍桐也笑了,“这么个用钱买啊,也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那都不叫问题。”
“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见你吗?”
伍桐略有所感,但还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赵二爷又笑了起来,“你刚才说世家靠什么来着?家学?地盘?钱财?”
“老夫告诉你,那都是浮云。”
“最主要的,是两头下注,如此才能传承千年世家。”
赵二爷说话,呵呵的笑个没完。
伍桐一愣,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话说得倒也是没错。
“你在三国中也写过一样的事情,恐怕忘了吧。”
“你的三国写的好啊,里面世家就更好了,四世三公这种在这千年可不少见,只是没人提罢了。”
赵二爷继续说道,“老夫看你的三国,好就好在都是门阀内斗,大家都知道分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头破血流还留着一点体面,夏侯家、诸葛家,这个家那个家的,三国里面哪家没有?”
伍桐忽然一滞,“他们来见我,是想在蜀州投资?在蜀州不也是在周国吗?”
赵二爷摇了摇头,“你还没有意识到,在各国眼中,你已经是第四国了!”
第四国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