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1家宴三之会账(1 / 1)北岩之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是会账,就不会是二娘的独角戏,各家也要声明与公账往来的账目,如供奉的份子和借款的数目、偿还的时间等等。

一开始自然是骡马店,由林荀与二娘对账,只有上缴的份子钱一百多两,也是简单。骡马店由林荀主管,但不是他的产业,他需要分别向公账和林荃来报账。林荃那里好说,过几天也没事,正月十七,林荀找到林荃,亲兄弟明算账,把骡马店的账顺了,顺便把钱款解来,林荃因为发财了,不看重这些,就让林荃把钱带回去,留在骡马店,做店里的资金。临了不忘显摆一番,拿出来一个首饰盒子,让他挑一个,结果林荀挑了三个,一副耳坠,一个镂空金镯子,还有两副脚环,林荃知道他是给家里人挑的,就送了他一个头花,给嫂子,一个银锁,给侄子,算算也有二十几两之多。最后,林荀的眼光放在一对簪子上,太漂亮了,一把抢来,讲是要做传家宝,林荃心想,拉倒吧,你就是贪心,哪有用簪子当传家宝的,就说,这个必须拿钱买,十两银子,算一折,其实这对簪子至少二百五十两,两根金柱子都是实心的,林荃觉得至少有一斤。林荀脸皮厚,说欠着欠着,就一直没还钱。两人相差几个月,从小都是一起玩,也不太计较什么,毕竟现在两人也没有长大。

林荀报账时候,店里的看家人林德润看样子很是满意,今年他的大儿子也定亲了,小儿子刚开蒙,据说才智堪比林茂,让他开心得不得了。林荀将骡马店的总账,缴给总账的份子,钱数逐一说明。今年骡马店算是厚积薄发,开始大规模赚钱了,林德润就分了三十两银子,这可不是小数目,他还有地,租给别人种了,虽说是个伙计,但是比一般店铺的掌柜都要多。林荀分了六十两,这个林德润无话讲,林荀的工钱分不到他的两成,林荀的进账做物资贸易搞来的。林荀不会主动说,结果被林蓉给问出来了。

油坊不用说,林莫报账,一半一半。去年雨水不足,花生大豆的产量都低,所以油坊的账上比往年少了至少六成。林莫父子俩分了不到六两银子,林荃和公账各三两,这买卖本身就不大,就是一个家族教育基地,是家族最后的底线所在。所以林莫父子还是很自豪的。

接下来是生丝生意,生丝都是各家私账,各家无须向公账报账,只是说明纳入公账的银钱数量就行。一般情况下,若产业没有向公账拆借,就没有义务给公账分润,反之,一旦拆借过公账,就必须向公账分润。除了林荃家里,其他家都向公账拆借过,但是一直以来,都是林荃家往公账分润的银子最多。

大抵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私账,包括大一点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的私账。各家都会在此时,将家里私账里的大账小账也分明白。例如,林荀前年通过姐夫家,在牙山南买了山头,现成的柞木林,也是拆借公账,今年他也向公账上缴了两成份子大约十五两银子,自己留下大约五十多两。

详细的讲,连蚕茧带缫丝,林家蚕业的总收成大约是两千多两,除去了大约五百百多两的人工钱。

其它各家,林荃大约是五百六十两,给公账的份子大约三百两。二大娘家的大致也是这样的,加上缫丝也有七百多两,给公账的有二百多两,剩下的就是老大家的,不多四百两不到,给公账的银子是九十多两。公账在蚕丝中一共有六百多两的收入。其它的如墨坊,林荃拿出的份子加自己的钱补贴公账二百多两,差不多是墨坊一半的利润。家中出钱在登州福山等地也买了几处店铺,但都是租与他人,分润很少,也就十几两银子,毕竟份子比较杂,其中郝秀秀潘氏林芷等人都拿出了私房钱,她们也是有收利的,但是不用缴纳份子,都是自己的私房,至于陪嫁的土地,更是不用了,本来也没有多少。

另外,潘氏与林蓉一起做的绣坊,按照规矩,不用供奉份子。

当然报账中,只是讲各家对总账的进献数量,不谈及各家的钱财数,虽然私下里大家也会相互探知,为了就是不让人知道林家有多少钱。

动辄千两的报账对那些外人来说还是震撼的效果,尤其林荃个人的进项就达千两以上,光他一人就给总账补贴了三分之二。而这个家伙竟然不动声色,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就坐在那里静静地听着。姜媛看林荃的眼神就有点迷离了,她现在有点爱钱,看林荃更是可爱,没想到夫君这么有钱,真的是有钱。

三妹则是五味杂陈,想想公公婆婆的家业也是如此之大,也高兴林荃能这么大方,把钱用在学堂上,这本来也是林茂的意愿,当初在她耳边不知道讲过多少次,要办好学堂。想想,如果林茂没死,这些产业有一大半会是自己相公的,不过她也没有什么不平衡,毕竟不是自己的,况且,在她眼中,林荃也不是那么爱财之人。

不过她看错人了,林荃是极其爱财之人。

进士一家的心思更为复杂,进士每年从夫人娘家拿八十两,就觉得是巨款了,没想到不及林家后辈中林荀一人的收入,更别说林荃了。起初进士和夫人听闻,学堂的先生们一年能拿到二十到三十两银子,觉得林家很大手了,没想到人家有这个底蕴,产业大,也怪不得林家对学生不收束脩。

总之,现在的场景是,外家的大人们在沉默,小孩子听得津津有味。

姜媛没心没肺地听到最后,更是高兴,原来婚后自己的产业林家不能干涉,多么明事理的家族呀。而且,规矩里规定了妇人嫁妆的产业,是自己的或者小家的私账,没有义务给总账分润。交不交都看自己的心情,这点最让自己满意。她一直担心,一品阁的钱会不会拿些出来充账,娘家嫡母的嫁妆虽然自己掌握,但是都是用来家里开销,尤其父亲罢官以后,连几位小妾的嫁妆每年都要出钱来供应家用。话说,当初她嫁到登州李家,嫡母出了二百两其它的几位庶母也凑了百两;到妹妹姜姝出嫁,加上姜媛的支援,才勉强凑了二百两,现在她还要用一品阁来补贴娘家。

等年会开完后,今天的事就结束了,大家三三两两交谈着慢慢地回家。

林瑾不急,他嘟囔着对林荃讲,年前张进士亲自主持学堂的考核,大致按照举业的要求和程序进行,按照进士先生的标准,有十几个同学已经具备府试的能力,而童生秀才中,可以乡试一试的也不下十人,这让他有了巨大的成就感。

翻来覆去,这件事让他说了十几遍,其他人就像看小孩一样看着他,这样他更兴奋了,连说带唱的,倒是崔珊和他的孩子们,一副崇拜的样子。

林荃知道他就是要一声表扬,就大夸一顿,说山阴林氏的未来,就在这学堂,四叔是在做大事。林瑾自然抚须大笑,他一直认为林茂林荃兄弟是家里最懂他的人。崔珊则从旁边投来赞许的目光,给林荃使了个眼色,林荃知道,崔珊也是把林瑾当小孩子养。

林荃送走志得意满的林瑾,招呼林荀留下,两人谈了好大一会,探讨了骡马店未来经营模式的改变,同时告诉林荀,自己订了四千石粮食马上就要到港了。林荀听闻这么多的粮食,顿时目瞪口呆,这可不是小数目,也是起了大干一场的心思。

商量了一下关于粮食贩卖的事,其实这两件事就是一件事,骡马店的未来,要依托粮食和其它物资来经营。去年夏粮歉收,秋粮差不多绝收,干旱至今,粮价上涨是必然的趋势。家中已经由七百担,如果有再多的粮食如何分销,具体说,是卖到哪里,怎么定价,这些都需要好好考察。两人粗略地谈了一下,林荀表示要先想一想,过两天详细谋划谋划。林荃说不行,必须马上出去转一圈,看看各地粮食储存现状如何,粮价如何。

第二天林荀就出发了,先去福山找沈家,沈家人多,组织起来打探的范围广一些。考虑到人手的限制,林荃让林荀给惠娘捎了封信,让她联系慕老大和钟意他们过来山阴,林荃开始做一件有足够影响力的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