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财主之家,从小也受过蒙学,精于算计,上林庄的林家家业都在她手里把着,算是林家大账房,除了林瑶家,其他家的公账开支都由她说了算。这样,林家事实上有了一个内当家,而林瑶的角色是外,石氏不屑于做这些事,孙氏结婚第二日,婆婆就把家里的账本拿来给她,也只能给她,老大媳妇不识字。
孙氏有种被重用的感觉,有种执掌林家的感觉,心里由衷地对这门亲事满意,丈夫十里八村数得着的好模样,性格好,对自己百依百顺,婆家一开始就把家业交给自己手上,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要知道,在娘家,账本被爹爹拿着,那种威望威信可是高高在上。
事实也是如此,林家公账资财往来频繁,进出都是孙氏把关,孙氏俨然就是家族的核心,所以大家跟她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颇是满足了她的自尊心。成亲后,第一次回门,说起自己在婆家管账时,所有娘家人的震惊,是她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刻之一。孙氏是林家公平公正的典范,所有账目清晰可查,自己也绝无从中私拿一厘一毫,是林家当之无愧的内当家。
林瑶因为石氏的缘故,虽然没有另立门户,但也算得上是事实分家。石氏借林瑶之手,很早就将上林庄家里的地分下去了,林瑶在上林庄只有五亩地作为老宅,一个小山坡用作冬天打柴,其它一亩地也没有要,其他三个兄弟平分,每户也有四十来亩,这在山阴乡也是很不错的。
上林庄不止一户林家,林瑶兄弟们与另外一支林家隔河而居。这支林家六个门户合起来也只有五六十亩。石氏在上林庄没有土地,但是并不意味着她在别的地方没有置地,本来她要放印子钱的,但是林瑶制止了,乡间只能无息借款,信用永远不能打破,还不上乡民自然会用土地来顶,总之不要断人活路,耕种社会的关系不是商业的关系,要好好维持。就这样,林瑶在不断地买山头的过程中,逐渐也积攒下来二三百亩地,虽然位置不靠白河,不过也都有水源经过,可以灌溉。
林家老四林瑾是个随性的人,性子里透着机灵,却又不争不抢,颇像他的母亲,典型的文艺青年的范,是林家唯一一个秀才,自从考上秀才后,就不思进取,在家里弄儿为乐,闲时爬爬山,做几首打油诗。
老四的媳妇是县里豪门崔家的妾生女,父亲曾经在南直隶做过县令,在当地娶妾生了老四媳妇。石氏跟老四媳妇的娘生意上来往较多,林瑾的岳母在县城也开了个小型布庄,一来二往,林瑶中了秀才后就成亲了。
这一家人也算和睦,户户都有自己的家业,都算小康,也都算小有积蓄。
林瑶对石氏也是颇为敬重,甚至有些感恩。当初府试的时候,他老丈人一眼就相中了他,当初,林瑶在府学与同窗一起喝酒,恰逢他老丈人也在,更凑巧的是一位同学与他老丈人两家算是世交,就将林瑶介绍给他老丈人,二人兄弟相称,林瑶的儒雅而直爽的性格给老丈人留下了很重的印象,这样一来二往,林瑶与石氏也认识了。
机会都是被创造出来的。当年秋高气爽之时,石氏与其父亲去栖霞会友,一住就是半个月,某日借口观赏牙山秋景(栖霞八景之首),傍晚时分留宿上林庄,林家房舍众多,一行十几人也安排的下。
林父如文典雅,林母文艺范浓厚,把家屋打理得干干净净,前庭后院花果流水,颇具诗意,林家众子都算礼数周全,看得石父不断点头,对此家门十分认可。林母与石氏更是一见如故,石氏也把林母看作理想中的婆婆。林父也算小小乡绅,与石父一起前来的本县人也是熟悉的很,大家就没有拘束,很是宴饮一番。
第二日,众人走后,林母越想越觉得遗憾,不能错过这么好的姑娘。让林父牵着驴车,备了一份礼,与石氏前后脚来到县城。石父其实已经完成了对林瑶的考察,但是此事不能他来提,要从长计议。没想到林母心急呀,她看上的女子,虽然不确定女子家人的态度,但是也要让人家知道自己的态度。就这样,皆大欢喜,本来林父的意思是,等林瑶院试过后再完婚,这样听起来更好,双喜临门嘛。石父说算了,一则石氏的年纪也大了,快二十了,等一年就大一岁,在出现什么变故就不好了。就这样,鞭炮轰鸣中,石氏进了上林庄。
石氏的到来,上林庄林家开始不一样的家族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