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九七章 师寰(上)(2 / 2)姬为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师寰无法挽留,他其实还有后半句——虢公长父为人奸猾,亦不可全信。但来不及规劝,方兴已上马离营,飞奔而回。

一夜无话。

次日一早,大军四更开拔,不到半日便抵达随国城下。

“太傅率军前来,使我随国蓬荜生辉!”随侯早已在城外郊迎,对虢公长父就是一阵恭维,听得师寰一身鸡皮疙瘩。“请太傅移尊步入城……”

“随侯多礼,”虢公长父笑着打断,“天子于太庙授兵于孤,嘱咐‘兵贵神速’。如今楚国内部有隙,我军正当一鼓而进,直渡汉水。”

“可汉水如今正逢大潮。”随侯有些犹豫。

“周王师天命所归、祖先所佑,何惧小小汉水?”虢公长父仰天大笑,“随侯于国中静候佳音便可,待本帅克定南疆,再同随侯畅饮庆功之醴不迟,若何?”

师寰闻言,心里一万个不以为然——如此轻敌之言,不仅不能激励士气,反而容易懈怠军心,真是兵家之大忌也。若是沉稳谨慎的召公虎带兵,怕又是另一种气象,二人领军风格可谓天壤之别。

他又转头看着不远处的方兴,他今日气色倒是恢复不错,一身戎装精神抖擞,似乎也做好了随时渡江战斗的准备。

随侯见虢公长父战意已决,便乐得继续吹捧:“太傅真乃国之栋梁,既如此,寡人便静候捷报!”

言罢,随国郊迎队伍鼓乐齐鸣,好一番热闹场面。

虢公长父很是满意,大手一挥:“全军南进,夜黑之前,在汉水北岸驻扎,准备明日渡水!”

大军不作休整,继续行军于汉水之滨。此时正逢三月,春风已不再刺骨,汉水上游的冰川也已融化,水流湍急,浪花拍在石岸上,溅起一人多高。

临时搭建的帅帐之中,虢公长父召集上军佐虞公余臣、左司马师寰、右司马方兴议事。

“二位司马。”上军主帅准备发号施令。

“末将在。”师寰、方兴道。

“命汝二人明日各帅一师,三更造饭、四更渡水,务必于明日午时前于南岸寻得驻军之处,本帅随后便到。”

“遵命!”尽管二人对如此进兵之法不以为然,但军令如山,只得领命。

“上军佐留一师于汉水北岸殿后,本帅将率领剩余三师,于明日午时南渡!”虢公长父继续安排。

“唯。”虞公余臣松了松发紧的束绦,沉重的铠甲同他庞大的身躯很不和谐。

虢公长父抽出佩剑,道:“善,那便请各位勠力同心,以大胜回报天子!”

“遵命!”众将告退。

回到大寨之中,师寰有些疑惑:“方老弟,发兵以来你一直都伴于主帅左右,今日为何派你到前锋军来?”

方兴想了一阵,也不得要领,只是觉得虢公长父如此进兵,未免太过焦急了些。

“楚国内部是否有机可乘,目前只是随侯的一面之词。这时如果贸然进攻,反倒会让楚人搁置争议,反而团结起来抵御外敌,这对王师非常不利。”方兴道。

“不论如何,明日只得先渡河再说也。”师寰也是无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