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集贤书院(2 / 2)闰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张说当即一摆手回道:“太平盛世,封禅大典人皆向往,禁军多一点无妨,声势浩大不也显得皇家威严嘛。”

宇文融听罢,心中虽有不满但也不好反对,只有默不作声。

贺知章见气氛有点尴尬,笑了笑出来打圆场说:“如陛下准我等所奏,下官即日先行前往泰山,在山顶督建青色圆形的‘登封坛’,广五丈,高九尺,圆台之上再筑有方坛,广一丈二尺,高九尺,玉牒即封藏于此,圆台四周按五行方位装饰五色土。然后在三里之外的社首山督建黄色方形的‘降禅坛’。”

张说听罢点点头,对王维说道:“善,那就有劳贺侍郎了,另外,修建封禅台乃是大事,王御史通晓古今,又负有监察之责,甚得圣上器重,可与贺侍郎一起提前前往。”

王维站起身道:“谨遵首相大人之命。”

众人又继续商议了一些琐碎事情,布置妥当后,方才散去,张说留下来撰写奏章。

次日,天刚蒙蒙亮,玄宗皇帝一如既往地用完早膳,来到紫宸殿,刚坐定不久,值班内监就呈上了太子李瑛、卾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人联名的奏折,内容即是奏请父皇废除高宗乾封年间后妃参与封禅旧制,恢复由太子及皇室亲王参与。

玄宗看罢,眉头紧皱,露出不悦之色。把奏折递给一旁的高力士:“你看看,太子这是唱的哪一出?”高力士赶紧接过飞快读完,然后说道:“听说太子还找到忠王殿下,让他一起签名,忠王给婉拒了。”玄宗点头道:“亨儿还算识大体,做事不鲁莽。”

这时,门外值守的掌案内监边令诚来报张说求见。玄宗放下奏折点点头,边令诚引着张说走了进来,然后恭敬的退了出去。

张说拿出昨晚写好的奏折,一旁高力士接过呈给玄宗。玄宗仔细翻看着,详细审阅了昨日张说等八人在集贤殿商议的事项。看罢沉思良久,对张说说:“卿等费心了,所奏之事甚合朕意,基本皆准,唯有亚献与终献一事,朕也考虑由后妃主持颇为不妥,宜恢复上古旧制,卿等建议太子与亲王。那么是哪一位亲王合适呢?”

张说不禁呆了一下,心想这下被问住了,原先考虑到由太子来代替皇后主持亚献合情合理,但让哪位皇子亲王来主持终献却没仔细考虑,听玄宗问起才明白真是一个问题。

原因一是诸亲王中并没有一个特别突出的,虽然玄宗的三皇子忠王、四皇子棣王、六皇子荣王、十八皇子寿王略为出色,但也委实难以抉择;二是无论确定哪一位皇子亲王,等于宣告天下这位亲王地位高过其他皇子,与太子相当,势必以后引发争储隐患。想到这,张说心里有点发慌,脸色通红,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时太监边令诚又进来报:“吏部尚书李林甫求见。”玄宗说:“他来得正好,宣。”

李林甫恭敬入殿,行完礼后。玄宗把刚才问张说的问题又说给李林甫。李林甫看似考虑片刻,然后说:“昨日集贤殿议事时,臣原本建议仿照乾封旧制,由皇后太妃主持亚献和终献。两位宰相大人均有异议,臣也就依了。”

说完故意停顿一下,看着玄宗,心里等着玄宗能接上话,如果玄宗态度模凌两可的话,李林甫就打算再次为武惠妃说话。

但是玄宗却说了一句:“封禅乃国之大事,妇人还是不要参与为好。”

李林甫闻言心下略有点失望,但丝毫也没表露出来,脑筋飞快一转,幸亏昨晚已经想好应对之策,于是说:“臣愚钝,经宰相大人开导后也想通了。但至于是否由太子及皇子亲王来主持亚献终献,臣斗胆进言,古人云:礼成于三。初献、亚献、终献本为一体,圣人主持初献,亚献及终献应由圣上的兄弟同辈来主持为好。皇子们毕竟是子侄辈,不宜与圣人共同主持祭祀。另外,即使定太子主持亚献,无论哪位皇子亲王主持终献都将是向天下人昭示,此皇子高于其他诸皇子,对太子也并非有利。臣愚见,应该以圣人的两位平辈兄弟亲王主持亚献和终献。”

玄宗听罢,脸上露出满意之色,略为点头,问张说道:“宰相以为林甫之见如何?”

张说心里暗叹,也知玄宗最近对太子李瑛不满意,时常训斥。因此李林甫刚才的说法肯定迎合玄宗本意,于是连忙说:“李大人之言甚为妥当,臣赞同。”

玄宗眉心一展,顺势说道:“那就有劳朕的两位皇兄了,由邠王主持亚献、宁王主持终献。”张说心想邠王是玄宗的堂兄李守礼,为目前玄宗同辈中最年长的皇室成员;宁王是玄宗的大哥李宪,当年坚决推辞不当太子而把机会让给玄宗,显然玄宗选定此二王是早就经过深思熟虑的,看来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太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