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你也知道八公山?”老翁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即又恢复了平静,“那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听说两百多年前,淮南王刘安在那里炼制仙丹,后来谋反失败,整个王府的人都殉葬了。至今还有人说,夜里能听见冤魂的哭泣。”
孙宇沉默片刻,目光投向远方起伏的群山:“老丈可知道淮南王陵的具体位置?”
老翁摇头,手中的鱼竿轻轻一抖,鱼线在水面划出细小的涟漪:“那都是传说罢了。不过...”他顿了顿,似乎在回忆什么,“老夫年轻时曾在八公山中迷路,误入一处山谷,那里有些奇怪的遗迹,石壁上刻着看不懂的文字,或许与你要找的地方有关。”
接下来的三天,孙宇便在船上养伤。老翁不仅精通医理,对武功也颇有见解。两人朝夕相处,孙宇的伤势渐渐好转。他发现老翁虽然看似普通,但言谈举止间透露出的见识,绝非寻常渔夫可比。
这日黄昏,小舟行至一处险滩。但见两岸峭壁如削,怪石嶙峋,河水在这里突然收窄,水流湍急,河中暗礁遍布,漩涡丛生。水声轰鸣,如万马奔腾。
“注意了,这段水路不好走。”老翁神色凝重地撑篙,竹篙在激流中微微弯曲。
孙宇立在船头,看着湍急的水流冲击礁石,激起千堆雪浪。水汽扑面,带着河水的腥甜。忽然间,他心有所感,倚天剑倏然出鞘。剑光如龙,在水面上划出一道奇异的轨迹。这一刻,他仿佛与湍急的河水融为一体,剑随身走,身随水流,每一个动作都暗合自然之道。这是他从未有过的感悟,流光剑典的精义在这一刻豁然开朗。
老翁看得目瞪口呆,手中的竹篙都忘了动作,喃喃道:“这...这是...”
孙宇收剑而立,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他对着老翁深深一揖:“多谢老丈指点。”
老翁摇头苦笑,继续撑篙稳住小舟:“老夫何曾指点过你?是你自己悟性过人。”
当夜,孙宇在船头打坐,将白日所悟的剑理与自身内力相互印证。月光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他运转真气,引导着体内狂暴的张角真气,终于创出一套独特的导引法门,暂时压制住了体内的隐患。
---
十日后,孙宇抵达谯郡。
时近黄昏,城门口人来人往,商旅络绎不绝。城墙高大巍峨,城楼上旌旗招展,守城士兵持戈而立,目光如鹰般扫视着往来行人。城门旁贴着缉拿要犯的告示,虽然画像与他不甚相似,但那凌厉的笔触仍让他心生警惕。
他压低斗笠,随着人流缓步入城。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酒旗招展,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气味:刚出炉的胡饼的香气、药材铺传来的苦涩、以及马厩里传来的草料味。
连日赶路让孙宇疲惫不堪,他决定在城中稍作休整。找了一家不起眼的客栈住下,客栈不大,但还算干净。他正要打坐调息,忽然察觉到窗外有几道可疑的身影在街角徘徊。那些人虽然穿着普通百姓的服饰,但步伐沉稳,目光锐利,显然是练家子。
孙宇心中一凛,悄无声息地跃上房梁,透过窗缝向外观察。只见那几个汉子看似在街边闲聊,实则目光不时扫视着往来行人,特别是在客栈门口停留的时间最长。
“太平道的暗哨...”孙宇眉头紧皱。虽然黄巾之乱后太平道转入地下,但暗中的势力依然庞大。没想到他们在谯郡也有如此严密的布置。
是夜,月黑风高。
孙宇悄无声息地离开客栈,按照白日观察到的路线,来到城西一处宅院。这里看似是普通富户的宅邸,但院墙高耸,守卫森严,暗处隐约可见人影闪动。
他施展轻功,如一片落叶般飘入院中。庭院深深,假山流水布置得颇具章法,显然主人非富即贵。他屏息凝神,很快找到了南郭子元所在的正堂。
堂内灯火通明,南郭子元正与几个太平道高手密谈。烛光摇曳,映照着他们凝重的面容。孙宇伏在屋顶,小心翼翼地揭开一片瓦砾。
就在这时,一阵夜风袭来,吹动了他的衣角。一片瓦砾应声滑落,在寂静的夜空中发出清脆的声响。
“谁?!”南郭子元厉喝一声,长剑如电射出,穿透屋顶直取孙宇面门。
孙宇侧身避开,瓦砾纷飞中,倚天剑倏然出鞘,与南郭子元战在一处。剑光如虹,在夜空中交织出绚烂而又致命的光影。然而他重伤未愈,数招过后便落了下风。
“孙宇,果然是你!”南郭子元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剑势更加凌厉,“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孙宇心知不妙,虚晃一剑,转身欲走。却被闻声赶来的太平道教众团团围住。这些教众个个身手不凡,刀剑并举,在月光下泛着森森寒光,显然都是太平道中的精锐。
眼看就要陷入绝境,孙宇忽然长笑一声,笑声在夜空中回荡,带着说不出的潇洒与不羁。倚天剑划出一道璀璨的流光,如星河倒泻。剑光过处,数名教众应声倒地,鲜血染红了青石板。
他的身形在人群中穿梭,每一个动作都带着说不出的风流韵致,即便在生死关头,依然保持着那份独特的孤傲。剑招时而如星殒坠空,迅疾狠辣;时而如月缺云遮,缥缈难测。
他清喝一声,倚天剑直指南郭子元。这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巅峰时期,剑光如虹,气势如虹。南郭子元不由自主地后退半步,就在这瞬间,孙宇已经冲破重围,几个起落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
又过了数日,孙宇终于抵达八公山脚下。
时值深秋,漫山红叶如火,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绚烂。但见群峰耸立,云雾缭绕,古木参天,猿啼阵阵,好一处险峻所在。山风呼啸,带着松涛的清香,也带着深秋的寒意。
“按照老翁所说,淮南王陵的入口应该在山北的一处山谷中。”孙宇展开一张简陋的地图,这是临别时老翁所赠。地图已经泛黄,上面的墨迹也有些模糊,但大致路线还算清晰。
他望着险峻的山势,心中隐隐觉得不安。这一路太过顺利了,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太平道绝不会轻易放弃追杀,此刻必然在暗中布置。
施展轻功向山中进发,八公山地形复杂,饶是有地图指引,也数次迷路。山路崎岖,怪石嶙峋,时而要攀援绝壁,时而要涉过溪流。直到日落时分,才找到那处隐秘的山谷。
谷中雾气弥漫,即使在白天也显得阴森可怖。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有的如猛兽蹲伏,有的如鬼魅伫立。隐约可见一些残破的建筑遗迹,断壁残垣上爬满了青苔,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最引人注目的是谷底的一座石碑,高约丈许,上面刻着古老的篆文,字迹已经有些模糊。
“淮南幽境,擅入者死。”孙宇轻声念出碑上的文字,眉头微皱,“看来就是这里了。”
就在他准备进一步探查时,忽然一阵冷笑从身后传来,在空寂的山谷中回荡,显得格外阴森:
“孙宇,没想到你真的找到了这里!”
南郭子元从雾中走出,身后跟着数十名太平道教众。白歧、黄崆师兄弟也在其中,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身着青衣的老者,面容枯槁,眼神阴鸷,气息深沉,显然是个高手。
“这位是太平道青木旗主,木青子。”南郭子元得意地介绍,手中的长剑轻轻摆动,“今日看你往哪里逃!”
孙宇平静地看着众人,倚天剑缓缓出鞘。剑身在暮色中泛着幽冷的光泽。他知道今日难免一战,但内心反而平静下来。这些时日的历练,让他的剑法更上一层楼,即便面对强敌,也无所畏惧。
木青子率先出手,双掌拍出,掌风带着一股腐木之气,令人作呕。孙宇侧身避开,倚天剑直刺对方咽喉。然而剑至半途,他突然变招,剑尖颤动,如寒星点点,竟是同时攻向南郭子元和白歧。
这一剑快得超乎想象,南郭子元和白歧急忙后退,衣袖已被剑气划破,露出里面的肌肤。木青子见状,掌法更加凌厉,每一掌都带着腥风,掌风过处,草木枯萎。
孙宇虽然剑法精妙,但重伤在身,渐渐落入下风。他的脸色越来越苍白,呼吸也渐渐急促。激战中,他旧伤复发,一口鲜血喷出,剑势顿时一缓。
木青子看准机会,一掌拍向他的后心。掌风凌厉,带着死亡的气息。眼看就要得手,忽然一道剑光从天而降,如九天雷霆,瞬间击溃木青子的攻势。
“什么人?”木青子又惊又怒,连退数步,方才稳住身形。
一个青袍人飘然落下,手中长剑寒光四射。他看了眼孙宇,淡淡道:
“左慈说得不错,你果然是"流华谶"预言之人。”
孙宇勉强站起,倚天剑撑地,鲜血顺着剑身流淌:“阁下是?”
青袍人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超然:“贫道于吉,特来助你一臂之力。”
于吉!天道八极之一的于吉!孙宇心中震撼,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这位传说中的高人。据说于吉常年云游四海,行踪莫测,今日竟然会出现在八公山。
南郭子元脸色大变,手中的长剑微微颤抖:“于吉,你也要与太平道为敌吗?”
于吉摇头,目光扫过众人,带着几分怜悯:“贫道不为与谁为敌,只为守护该守护之人。”他看向孙宇,眼神深邃,“淮南王陵的入口就在石碑之下,这里有我挡着,你快去!”
孙宇知道机不可失,转身就向石碑冲去。南郭子元想要阻拦,却被于吉一剑逼退。那一剑看似随意,却蕴含着天地至理,让人无从躲避。
来到石碑前,孙宇运起全身功力,双掌按在石碑上。石碑缓缓移动,发出沉重的摩擦声,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从中涌出阴冷潮湿的气息,带着陈腐的味道。
就在他准备跃入洞中的瞬间,一道人影闪过,南郭子元竟然也不顾一切地冲了进来!
石碑轰然闭合,将两人都困在了黑暗之中。最后一缕天光消失前,孙宇看见于吉持剑而立的身影,在暮色中宛如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