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七章 民生(1 / 2)清韵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晨光熹微,清韵小筑的竹影在朝霞中显得格外清冷。心然早已收拾停当,一袭月白深衣立在残破的竹廊下,见孙原被二女搀扶着出来,她眉头微蹙,却未多言,只将一件厚重的披风递与李怡萱。“路上风大,仔细着凉。“她的声音依旧平静,目光却在不经意间扫过孙原苍白的脸。

孙原微微颔首,指尖轻轻触碰披风的边缘,那上面还残留着心然指尖的温度。他想起昨夜在医馆的噩梦,梦中自己站在尸横遍野的城墙上,看着无数将士的头颅被悬挂在城门之上,而他却无力阻止。他强压下心头的悸动,声音沙哑:“多谢。“

李怡萱扶着孙原,轻声道:“大人,您昨夜又梦魇了?“

孙原未答,只是将目光投向远处。他记得自己在梦中,看见张角站在城楼之上,笑得意味深长:“乱世之乱,不在兵戈,而在人心。“这句话如针扎心,他一直没能想通。

心然默默退后一步,目光扫过孙原苍白的脸色,又落在他微微颤抖的指尖。她想起昨夜在医馆,孙原强撑着身体,只为了处理那些堆积如山的案卷。她本想劝他多休息,却见他正对着一卷《户律》沉思,指尖划过纸页,留下深深的印痕。

“心然姐姐,大人他...“李怡萱欲言又止。

心然摇头:“不必多说。“

四人沿着来时的路返回邺城。沿途的废墟间,已有零星的流民在瓦砾中翻找着什么,如同觅食的蝼蚁。孙原坐在辇车上,沉默地望着这一切,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上那道深深的刀痕。那是他与黄巾军交战时留下的伤痕,也是他心中无法愈合的伤口。

“大人,“心然忽然开口,“您还记得当年在洛阳,我们一同读《汉书》的夜晚吗?那时您说,治世如治水,宜疏不宜堵。“

孙原一怔,目光转向心然。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仿佛穿越了时光的尘埃,回到了那个书卷飘香的夜晚。

“记得。“他轻声道,“那时我们还年轻。“

“如今,“心然的声音很轻,“乱世如洪水,若只知堵,终将决堤。“

孙原没有回答,只是轻轻点头。他想起张角的话,想起昨日在城墙上看见的景象——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为了争夺一块田地,甚至不惜大打出手。人心的溃败,比任何兵戈都更可怕。

行至离城三里处的一处村落,忽闻前方传来争执声。一个身着绸缎的中年男子正指着两个衣衫褴褛的流民破口大骂:“这屋子分明是我的产业!你们这些逃难的下贱胚子,趁乱占了不说,还将我屋中的物事偷了个精光!“

那两个流民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声音颤抖:“王老爷明鉴,我们逃难来时,这屋子早已空了大半年,门窗都破了。我们只是暂住避雨,哪里敢动老爷的东西...“

被称为王东林的男子一脚踢翻地上的破瓦罐,瓷片四溅:“放屁!我屋中原本有织机一架、米瓮三个,还有新打的家具若干,如今都不见了踪影!定是你们偷去变卖了!“

孙原示意停下辇车。李怡萱会意,上前温声道:“这位先生,如今天下未定,百姓流离,何不各退一步...“

王东林转头看见辇车上的孙原,先是一愣,随即认出了太守的服饰,态度稍缓,但仍是愤愤:“大人明鉴!这二人占我房屋,偷我财物,天理难容!“

孙原尚未开口,心然已冷声道:“王先生口口声声说房屋是你的,可有地契为证?“

王东林急忙从怀中掏出一卷帛书:“这是建安元年官府核发的田宅契书,白纸黑字写得明白!“

心然接过契书细看,又环视四周破败的村舍,目光如刀:“既然如此,请问王先生,黄巾围城三月,你在何处?“

“这...“王东林语塞,“我、我自然是提前到城中避难...“

“也就是说,你在危难之时弃产而逃,如今乱平了,便来追究这些无家可归之人的罪过?“心然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如刀。“战乱之中,谁家没有损失?何必苦苦相逼?“

王东林面红耳赤,却仍强辩:“可是我的财物确实不见了!“

一直沉默的林紫夜忽然指向不远处一堆新土:“你们看。“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那土堆旁露出一角织机的残骸,旁边还散落着破碎的陶瓮。显然是房屋倒塌时被掩埋的。

王东林顿时哑口无言,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想起那日仓皇出城时,曾亲眼看见自家房屋被流矢击中,门窗尽毁,屋内杂乱无章。他本想回来收拾,却因城中混乱,一拖再拖,直到今日才想起。

那两个流民见状,连连叩首:“多谢大人明察!多谢大人明察!“

孙原轻叹一声:“王先生既然归来,房屋自当归还。至于损失...“他顿了顿,“战乱之中,谁家没有损失?何必苦苦相逼。“

王东林讪讪而去,脚步踉跄,仿佛被抽去了所有力气。

那两个流民千恩万谢,却被孙原叫住:“你二人既无住处,可愿到城中安置点暂住?虽简陋,总算有个遮风挡雨之处。“

流民感激涕零,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颤声道:“大人,我们本是城外的农户,黄巾围城时,家中老小都被乱兵杀了,只剩我们两人逃了出来。若能得一栖身之所,感激不尽。“

孙原点头:“去吧,明日便来安置点报到。“

处理完这起纠纷,众人继续前行。不料刚转过山坳,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得怔在原地——只见道路两旁,赫然矗立着数十座用头颅垒成的“京观“。那些头颅大多已经腐烂变形,但依稀可辨生前都是青壮男子。乌鸦在观顶盘旋,发出刺耳的啼叫。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腐臭味,令人作呕。

李怡萱掩口倒退一步,面色惨白。她想起自己在洛阳时,也曾见过这样的京观,但规模远不及此。那时她只觉恐怖,却不知这背后隐藏的血腥与残酷。

心然立即上前扶住她,自己的手指也在微微颤抖。她想起在洛阳时,曾听人说起皇甫嵩大破黄巾军后,曾将数万黄巾军首级垒成京观,以震慑余党。那时她只觉震撼,却从未想过,这样的景象会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林紫夜则下意识地按住了腰间的药囊,似是准备取药。她想起自己在医馆见过的那些伤者,他们的伤口,他们的恐惧,都与这些头颅有着某种联系。

孙原死死盯着那些京观,指甲深深掐入掌心。他认得这些首级中的一些面孔——那是守城战中牺牲的将士,本该入土为安,如今却被堆在这里示众。他想起昨夜在医馆,看到的那些战死将士的遗物,那些未寄出的家书,那些还未完成的誓言。

“这是...何人所为?“他的声音沙哑得可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