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乱起(十二)(1 / 2)品涩居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黄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连句,翁思索未至,巢随口应曰:“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巢父怪,欲击巢。乃翁曰:“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巢应之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曹州冤句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

唐乾符元年,全国各地连年发生水旱灾,河南最为严重,麦才半收,秋季的庄稼几乎没有,冬季蔬菜太少。但自唐懿宗以来“用兵不息,赋敛愈急”,各州县又不上言灾情,致使“百姓流殍,无处控诉”。

于是濮阳的私盐贩子王仙芝与尚君长等聚众数千人,于长垣县揭竿而起,攻州占县,攻陷了曹州、濮州和郓州。声势大涨。王仙芝遂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号称草军。

黄巢生性喜欢动乱,就与子侄黄存、黄揆、黄邺及外甥林言等八人聚众数千人,响应王仙芝,草军声势日益浩大。四方苦于苛征暴敛的百姓,及散居民间的庞勋旧部,争先投奔义军,“数月之间,众至数万”。

乃后黄巢率军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走遍今天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广大地区,动摇了唐朝的统治……

后黄巢兵败身亡,其余堂秦宗权割据淮西蔡州等地期间“皆慓锐惨毒,所至屠残人物,燔烧郡邑。西至关内,东极青、齐,南出江淮,北至卫滑,鱼烂鸟散,人迹隔绝,荆榛蔽野。贼既乏食,啖人为储,军士四出,则盐尸而从。”

虽然,“黄巢起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在这场起义运动的背后,所展现的则是民间矛盾的一个总爆发。“贞观之风”的丢失,使得唐王朝最终失去了百姓的支持。而这场叛乱过后,唐王朝的国力遭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巢起义”结束后仅二十年的时间,唐王朝便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则是五代十国的大乱局。

以史为鉴,民乱,则国衰;国衰,则王权更迭。

壬子年九月的江南民乱,既有偶然性,亦有必然性。

偶然性是指,此次民乱完全属于无组织无预谋甚至无目的的突发性事件,没有人组织领头,没有诉求口号,与“安史之乱”、“黄巢之乱”不同,乃是一时义愤引发的冲突性事件,只是随着参与者的增加而声势浩大,成了性质恶劣的暴乱。到了后期,因为种种因素,最初的乱民被裹挟其中,身不由己地成了“造反叛军”。

而必然性则很简单——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基数最庞大的劳苦大众要吃饭。当这最基本的诉求都无法满足时,不坐以待毙,便会奋起反抗。飓风引发洪涝灾害,算是天灾;而之后当粮价飞涨至百姓无法承受之时,官府未及时干预,又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骚乱自是难免,此乃人祸。当天灾人祸叠加在一起,后果可想而知。

其实,如皋的民乱是慢了半拍的,在稍早时候,邻近的泰兴、盐城、兴化乃至州治海陵都发生了或大或小的骚乱,东都江都府的扬州、江都、高邮、仪征等地亦被殃及。如出一辙的是,这些暴乱尽是因粮价暴涨而引发,先是小范围的骚乱冲突,而后迅速扩大汇集——投入海里的石子难起波澜,但若是无数石子连续不断地抛入海面,亦可波浪滔滔。

只短短二日,单泰州治下便发生民乱十余起。民寇众者过万,少者亦有千余人。聚啸暴乱者犹若蝗虫过界,所过之处扫荡一空、满目疮痍。

破坏,远比建设更易。

暴乱皆因粮价而起,皆由城区而始。

事件起因却是交通中断。事实上,江南不缺粮,往年虽也有洪灾、风灾,但即便灾区粮食短缺,外面的赈灾物资总能及时运达本埠、消除危机。然而今次风灾猖獗,引发的洪水非止冲毁了官道,便是水道也淤积堵塞,堰塞湖比比皆是。三日后,洪水始退,但道路抢修却是个大难题——人力不愁,沙、石等路基材料却无法运抵现场。灾区外围尚好,中心地带可便沧海桑田了,由泽国而沼地,官道尽毁,便是山野小路也是泥泞不堪。晴了二日,所有的道路泥石混杂、坑坑洼洼,骡马车轿根本无法通行。这便导致外面的救灾物质难以运抵。

军队亦是迟迟不到。

事实上,乱起之时,各级官府慌乱之后也有应对,只是当时官差衙役几乎全被外派公干,城区的治安力量严重不足。

如兴化县,乱民冲击县衙,混乱中兴化县丞、主薄身殒,县令由于在外组织救灾事宜躲过一劫。整个兴化县城被乱民占据,所有商铺洗劫一空,其中更有豪商、富绅死于乱民手中者不计其数。而后,聚集的乱民愈来愈大,向周边乡镇呼啸而去,声势惊人,莫有挡者。

相较于其它府县,如皋的形势似乎要好些,这得归功于如皋县在灾后初期的及时应对,诸如成立“城市监管大队”维护秩序、开义仓设粥棚、安排人手奔赴各个受灾点安抚民心、第一时间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等等。

这些赈灾措施对于稳定民心收效显著,但也恰恰因为此故,附近的灾民纷纷汇集过来,从而造成义仓官粮迅速告罄,黑心粮商趁机涨价出售,因而引发大规模骚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