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家(1 / 2)品涩居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到家时,天已擦黑。

二人从侧门进了东院,便见影壁前倚着一三十余岁的妇人,额角虽已有了数道细细的皱纹,却无碍于其端庄秀丽,典型的江南女子,皮肤白晰,面容精致,正是李惟的母亲李杜氏。

见了李惟与牛冲,李杜氏舒了口气:“惟儿,怎玩耍到此时方回?哦,冲哥儿,来家啦……”声音糯糯的,恰是吴侬软语。

李惟扬了扬手中的网兜:“在丁堰那捞的,母亲先歇着,我拿去厨房。对了,大黑牛也在家吃。”

牛冲憨憨的笑笑,跟在李惟身后乐呵呵的离去。

李杜氏微笑着点点头,自家儿郎癔症不犯时瞧着与常人无异,只是这种时间太少了啊。至于牛家二郎,家里的常客,和李惟向来交好。大黑牛看着有几分凶相,却是个极好相处的人,心地不错,重情重义,惟儿命苦,得了癔症,打小就没有什么玩伴,也就是牛冲这么个好友了。对儿子与牛冲相交,李杜氏是乐见其成的。虽然说李家与牛家算是主从关系,但只要是真诚待李惟的,她这个做母亲的也定会好生看重。

杜家在如皋当地虽比不得李家富足,但也寻常人家,祖上在唐睿宗时出过五品京官,可谓是荣耀一时。只是寒门庶族终究比不得士族望氏,底蕴不足,多是昙花一现。杜家的风光延续不足百年,便渐渐衰落,到如今只是因了昔日的荫泽方在如皋一地有些名望。

嫁给李烨,于杜氏而言,多少是高攀了的,但恰恰是门当户对——婚姻,总该是男方稍强于女方,道理不言而喻。

再说李家,系出名门,虽然与本宗脱离数百年,也不再热衷于仕途,但历来不乏当地豪绅。到了李烨这,手上握着数个盐场,在当地算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今岁如皋设县,他经过一番打点,谋得一份衙门差使,可谓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唯有一条,真真是李家挥之不去的阴影。四字以概之:人丁不旺。

也不知怎地,李家到了李烨这已是三代单传,实在是险之又险的才延续上了血脉。大抵是心有余悸,李烨十五岁堪堪到了婚娶年龄便娶了杜氏娘子,二年后,李惟出生。如此“神速”,李家只道该时来运转,定然能“枝繁叶茂”的。哪晓得一场风寒之疾便将聪明伶俐的李惟害成了身患癔症的痴儿,这……不啻是晴天霹雳,莫不成是上天要灭李家不成?

之后李家多方求医,放出风去但有神医能治李惟者愿偿以五十金。嗯,五十两黄金,差不多是李家半个家当了。只是,癔症啊,听闻有自愈者,未尝有治愈者也。

只是苦了李杜氏。她只道嫁到李家,夫君待己极好,又生养了个听话懂事的儿郎,日后再为李家多开枝散叶,也是不枉在这世上走了一遭。怎料天不遂人愿,莫非真是花无百日红?

自那后,无论李烨再如何辛勤耕耘,李杜氏的肚子就再无反应,也真是奇怪也哉了。

没奈何,李家这种状况,总不能断了血脉,贤惠如李杜氏,纵然心有戚戚,再如何隔应,也是强颜欢笑,劝说夫君纳了妾——也是正经人家的小娘子,家境不济,也乐得自家女儿入了李家。又一年,李恒出生。

李烨倒非薄情寡义之人,待李杜氏仍如往昔,只是在对待李惟方面难免有些偏差——膝下二子,终究会稍有偏倚,二郎才智不凡,大郎痴痴傻傻,任谁也做不到真正的一视同仁。当然,以李家的底子,总不会苦了李惟。

但在李杜氏这,便是难言之痛了——李恒甚是乖巧,其母亲待自己亦是极为尊重,又有何用?这么多年了,惟儿始终不见好,怕是往后都如此了……一念于此,她便悲从心来,也不知多少回泪湿枕巾睡难眠,儿子,才是娘的心头肉啊。

幸好,惟儿痴倒是痴,却是记得她这个做母亲的好的。也幸好,惟儿还有牛冲这个好友。

李杜氏这般胡乱想着,大半个时辰过去了,天色已暗,仍未见李惟,招了招手,唤过侍婢:“染墨,去厨房瞧瞧晚膳好了没,还有看看大郎在作甚?”

染墨应了声,走出屋去,不一会儿转了回来,脸色有些奇怪,嗫嚅着说:“大郎在厨房……烹制晚膳……”

“还在厨房啊……”李杜氏忽然一惊,站起身来,手中的蒲扇都险些丢落:“你说什么?惟儿在烹制晚膳?”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脸色变了几变,口中喃喃道:“君子远庖厨啊,这个痴儿,几时又会厨艺了……”

杜家虽非书香世家,但祖上通过科举入仕,之后便一直重视读书,门下子弟都研读过诗书,李杜氏也是能断文识字的,却是理解有误了——

君子远包厨,是说但凡有血气的东西你都不要去杀它,推崇的是不忍之心,让君子不要造杀孽。是孟子劝诫齐宣王实行仁术。

出自战国时期的《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