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协约国缴获的德国军火从步枪、机枪,到各种口径的火炮,都是堆积如山,仅仅清点计算这些军火的人工和时间就用了上万人和7个月时间。清点出来的是德军交出800万军队装备中的510万支旧步枪和30万支未开封的新枪,4万挺重机枪,17000门各种口径火炮。重要的还是德军交出的弹药,这些弹药是足够两个凡尔登战役的弹药量!
从1919年6月巴黎和会最终签字开始,清点德军军火物资就和协约国军队清查德国工业资产加拆迁同时进行了!在罗尔夫的提醒下,很多企业主都有意识地把自己最新、最好的生产设备转移了一部分,有的直接藏到自家乡下的庄园,有的转移到邻国,比如荷兰、瑞典,还有瑞士这些未参战国家。
而分配到德国造船厂的英国士兵对于那些庞大的造船设备的处理可谓粗暴之极:凡是块头比较大的、不易移动的一律切割报废,按照废铁拉走,就比如“不沉的赛得利茨”的生产厂家“布鲁姆~福斯”造船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家德国的私人企业,一样被数百名英军士兵闯入,所有精密的机械都被打包拆卸,就连厂长办公室的橡木地板都被英军士兵拆走!
这是一场空前的洗劫,如果没有类似罗尔夫这样的“消息灵通人士”的提前准备,德国这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很可能被协约国打回中世纪。
虽然英法两国洗劫了德国的重要工业企业,但也不得不留下数百上千的工厂,土地和工人是他们拿不走的,而且巨量的战争赔款可不是一个农业国能还得起的。“必须保留德国的工业,以便于从德国人身上一遍一遍地捋羊毛。”这是一位参加巴黎和会的英国经济学家的话。
没错,巴黎和会最后确定的德国的赔款总额是1320亿金马克,这是德国1913年财政收入的40多倍!
以亨利为首的美国顾问们极力向威尔逊总统建议不要过于削弱德国,因为过于削弱德国就等于美国等欧战国家债权国就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帮助德国等战败国进行恢复,然后才能顺利地让英法等债务国得到德国的赔款,然后再以赔款偿还美国的债权,这样实际上还是用美国的钱还美国的债,只有德国自身能保持足够的工业能力才能自我造血,减少美国的资金循环时间,而时间就代表了资金利用效率就是更多的收益。
然而,即使美国在战争中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获得了英法军界的认可,但西线战争主要位于法国境内,老虎总理克里孟梭就以此为理由,强烈要求对德国的复仇,要求拿回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要求极度削弱德国~防止德国再度崛起,保证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秩序的主导者,在克里孟梭看来,只有法国才能保证欧洲的和平。
而英国即不愿意过于削弱德国让法国做大,也不愿意德国还能保留大量军工企业,在未来与英国再次争夺海上霸权,和法国的目标有一致部分又有不少区别。
作为美国,威尔逊当年参加过那次秘密听证会,自己又是一个“和平主义者”,根本就不关心到底如何处置德国,况且现在从英法对美国的态度来说,让德国重新武装再来一次大战,才是最符合美国未来规划的情况。
在英法美三国这种状态下,巴黎和会的调子定下来了,既没有彻底削弱德国,也没有安抚德国。在和会上,德国被剥夺了领土的1/8,人口的1/10,16%的产煤地,半数的钢铁工业和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基本只剩下非洲的了)。同时限定了德国军队的员额数量——不超过10万人的国防军,不得拥有飞机、坦克、重炮等重武器。不过原本法国提出的2300多亿金马克的赔款也被减少到1320亿,但法国要求德国承担外国占领军的军费开支——主要是法军和比利时军队。
此时的德国不得不在合约上签字,谁让上台的社会民主党政府为了表示和平的诚意,交出了绝大多数的武器装备、解散了除18个后备师之外的所有军队呢!
除了德国,协约国对其他同盟国的处置就要好得多了,《圣日耳曼条约》让奥匈帝国被拆分成几个部分的民族国家;《纳依条约》让保加利亚失去了爱琴海的出海口和4.5亿美元赔款;《特里亚农条约》让匈牙利的国土被波兰分走;《色佛尔条约》让土耳其只留下了伊斯坦布尔桥头堡和小亚细亚。
除此之外,加入协约国的其他国家只得到了一些金钱方面的补偿,原始空日本利用华夏北洋的孱弱,硬生生夺得了胶东半岛,战后又获得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比如裨斯麦群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等等一系列位于中南部太平洋的殖民地,但在这个时空,由于亨利提出的殖民地换资源的计划,这些地方都属于美国了,让参战的日本一无所获。因而,借助巴黎和会的机会,日本代表私下同亨利接触,希望能让每个同意转让一些德国殖民地给日本,尤其是青岛。
对于日本的想法,亨利是心知肚明,青岛是美国绝不可能交给日本的,但可以对日本开放,而中南太平洋的群岛给日本一两个倒是无所谓——总要让日本对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有足够的野望,才好方便将来把日本摁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并没有给欧洲带来持久的和平,对战败国苛刻的对待,让他们的心里充满了怒火,战争不会等的太久!
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费迪南-福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