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帝国的挽歌2(2 / 2)旁观历史的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世界上第一次波及范围之广、涉及国家之多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血与火交织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其他领域的战争还没有结束!

在德国之后垮掉的奥匈帝国分裂了,原本就是二元帝国的奥匈很干脆的就让原有的各个属国和辖区独立了,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还好老皇帝弗兰茨已经在1916年年底去世了,老皇帝没有亲眼看到他一生钟爱、为之奋斗的帝国的崩溃,应该还是能安心一点的吧。

卡尔一世接过去的奥匈帝国已经是一副烂摊子了,任这位雄心勃勃的年轻皇帝再怎么努力,积重难返的局面也无法挽回。就在德国退出战争的同一天,卡尔一世被迫宣布退位。

然而,不管是他的祖国奥地利还是第二祖国匈牙利都不再欢迎他,奥地利罢黜了君主制,而匈牙利也宣布他是不受欢迎的人。可怜的前皇帝被放逐到遥远的葡萄牙殖民地马德拉岛,一年后在郁郁中患肺炎去世。

同盟国中另外一个成员土耳其比奥匈帝国好一些,毕竟是在自己的国土上让英法联军吃了大亏的,不过作为战败国的成员之一,胜利的协约国集团怎么可能放过这个老迈的帝国呢?

就像一战前英法支持希腊、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一样,土耳其仅存的欧洲领土只剩下了君士坦丁堡一处,而他在非洲和亚洲的大片领土都在英法的操纵下纷纷独立或者被国联托管,比如埃及和巴勒斯坦被英国托管,阿尔及利亚被法国纳入囊中,利比亚彻底归属意大利,还有就是干脆自己建国的,比如也门。

一时间,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如同奥匈帝国一般分崩离析。然而,经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土耳其青年党却借机壮大了起来,在脱颖而出的凯末尔带领下走上了重建土耳其的现代化之路。

一战后的希腊,在英法的支持下入侵并占领了土耳其的伊兹密尔地区,正是这种赤果果的分裂土耳其的行为,给凯末尔创造了统一土耳其人心的机会。

这位依靠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粉碎了英法军队登录作战的土耳其将军,不满土耳其被协约国瓜分的惨景,1919年毅然辞去军职,获得了安纳托利亚地区军队的效忠并以此为根基组建了护权协会,让安卡拉代替了旧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了土耳其民族解放的政治中心。

第二年4月,凯末尔在安卡拉召集全国的爱国主义组织组成了新的民族主义的大国民会议,并推动会议发表了代表土耳其独立的《国民公约》,为了应对希腊对土耳其发动的新的进攻,亲自出任国民军总司令,一举将入侵的希腊军队击溃,俘虏了希腊军队总司令。

而战后的英法两国正在进行战后重建,没有一个国民愿意在参加一场新的战争,即使想直接出兵土耳其也是有心无力,被迫与土耳其进行和平谈判,不得不在1923年签订《洛桑协定》承认了凯末尔政府的合法性,承认了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独立主权。

不过这是1919年才开始的。

1918年,德国退出战争后,亨利就向参联会提出退役,理由就是多年来为军队服务很辛苦,没有时间陪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希望能离开军界过几天逍遥的日子。参联会也知道这不过是托词,因为亨利透露了退役后要做的很多事情,是无法带着军人的标签去做的。比如,洗劫德国的军工企业,比如出售军火给英法添堵......

比如,凯末尔带领土耳其军队击败希腊就是亨利参与的一件大事。

战前的土耳其和德国的关系密切,还加入了同盟国,土耳其使用的武器装备基本上都是德制武器,在德国战败后,土耳其的武器装备来源就没有了,依靠原有的德国援助的工厂仅能完成部分步枪的生产,弹药还是要买。那么土耳其如何击败获得英法支持的希腊呢?靠的就是有人把大量的军工生产设备送到了土耳其!

亨利在1918年11月见证了德国的投降仪式后,就回国辞职,然后带着艾丽丝重返欧洲,这一次,亨利是以军火商人的面貌出现的。

借助在协约国军界和政界建立的广泛人脉,亨利直接介入了战后对德国军火工业的处置。

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德国使用的武器装备和英法美俄都不一样,比如子弹,德国是7.92mm,英国是7.7mm,俄国和美国是7.62mm,法国是8mm,是无法通用的。那么也就是说,英法两国即使俘获了大量的德制武器,自己也是无法装备使用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售或者销毁。同样生产这些武器的机器也不是改一改就能使的,要么销毁回笼,要么出售。

但在当时的世界上,同样适用德国制式的国家并不多,比如土耳其和华夏,但土耳其与德国同属战败国,这些机器和武器不能卖;华夏是英法下一阶段要倾销的市场,而且华夏国内军阀林立,也都够穷买不起。于是对德国军火工业的处置就成了一个问题,英法都需要从德国获取足够的财产补偿战时损失的金钱,这些军火工业就成了鸡肋。

亨利的出现,对英法两国来说实在是大救星,只要亨利给现金,所有的设备和武器装备随便亨利挑,只要能运走,随便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