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疯了!整个欧洲都疯了!(2 / 2)世间行乐亦如此
《卫报》的影评专栏写道:“忘记那些刻板的东方想象吧!
《女儿国》带给我们的是一位有血有肉、有欲望有担当的女性君主,她的悲剧不属于个人,而属于一个时代对女性角色的束缚。
影片最后,‘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来自中国的朴素箴言,其力量感远超无数空洞的zz口号。”
这些重量级媒体的定调,如同吹响了集结号,引导着整个欧洲舆论的风向。
到了第三天,这股由《女儿国》引发的热潮,开始呈现出燎原之势。
不仅在威尼斯,在米兰、巴黎、伦敦,甚至柏林,一些大学校园、女性团体组织的小型集会和讨论会上,也开始有人举起支持《女儿国》、支持性别平等的标语。
虽然规模和声势远不及威尼斯电影宫外的那一次,但这种自发性的、跨区域的呼应。
这些无不清晰地表明《女儿国》所探讨的议题,确确实实击中了当下欧洲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之一。
它不再仅仅是一部参展电影,而是演变成了一个社会文化事件符号。
有了媒体连篇累牍的正面报道和民间自发的热烈讨论作为铺垫,电影节展映环节的事情就变得异常轻松了。
按照排片计划,《女儿国》在主竞赛单元还有一场面向公众和片商的放映。
这一次,情况与首映时已是天壤之别。
放映厅外早早地就排起了蜿蜒的长队,渴望一睹“东方女王”风采的观众、闻风而动的各国片商、以及希望进行深度报道的后续媒体记者,将入口处挤得水泄不通。
“天哪,这么多人!比昨天看《葛洛丽亚》的队伍还长!”
“听说这部电影的女王美得不可思议,而且故事特别打动女人!”
“现在谁还不知道《女儿国》?报纸上全是它!”
“希望能拿到一个好位置,我可不想错过任何一个镜头!”
负责维护秩序的电影节工作人员忙得满头大汗,不断用意大利语和英语喊着“请保持秩序!”“耐心等待!”。
陈屿和朱琳等人从侧门进入时,看到这火爆的场面,相视一笑,心里总算踏实一些。
何晴和周洁兴奋地小声交换着眼神,章金莱则努力摆出严肃的样子,但眼里的得意藏也藏不住。
唐国墙看着长龙般的队伍,感慨地摇了摇头,低声对陈屿说:“小陈,这回……咱们可是真闹出动静了。”
随着媒体发酵和观众口碑的持续传递,最实际的效应也开始显现。
在电影节的电影交易市场,前来询问和表达购买《女儿国》海外发行版权的片商络绎不绝。
不仅有来自法国、意大利、西德等欧洲传统电影强国的买家,还有来自美国好莱坞独立发行公司的代表,甚至还有远道而来的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的片商。
“陈先生,我们公司对《女儿国》在欧洲法语区的发行权非常感兴趣,请问您的预期价格是?”
“我们看好这部影片在美国艺术院线的潜力,它的东方神秘感和女性主题会很有市场。”
“我们代表阿根廷……”
由于电影的热度已经被完全炒了起来,并且阴差阳错地完美契合了欧美社会当下最时髦的平权思潮,其商业价值水涨船高。
前来洽谈的片商们都明白,现在拿下《女儿国》,只有大赚和小赚的区别,不存在亏本的可能性。
别的不说,就这片子拿出去,光是卖给女人们就够回一笔款了。
但也就在这时,代表团内部的分歧还是出现了。
“大使馆的建议是,既然欧洲人民喜欢,美国人民也喜欢,也为了体现中欧友谊,不如就把版权免费送给他们。”
当着陈屿的面,林斌一脸严肃道。
(提前祝大家周末愉快,求票求关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