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传音通讯的“抠门”(1 / 2)星雨满天
这是彭明礼基于对华强北山寨机行业的理解和经验得出的结论。
从传音通讯成立以来,传音从来就没做出一副大手大脚的样子。
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团队招人和租办公地点都是一副能省则省的姿态。
这些情况结合在一起都表明了传音通讯不是一个财大气粗的企业。
彭明礼愈发相信自己对传音的判断,传音就是个半路出家的小老板搞的公司,看到手机市场火热想要插一杠子博一把。
只是这都是彭明礼的一厢情愿,他只是被卢云良和文静给误导了。
传音通讯的实际情况是另一番状况。
传音通讯不论是招人还是找办公地点,还是搭建研发团队都是卢云良和文静在操持。
李行远秉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对于传音通讯的日常管理完全放权给文静和卢云良。
只需要两人按时给李行远汇报工作进展即可。
李行远也会定期和两人电话交流沟通,当然只是这些肯定是不够的。
随着传音通讯的发展,李行远还会雇佣第三方或者组建自己的审计团队,随时对旗下的公司进行审查。
这些审查都是为了李行远旗下的公司不会因为某些人的胡作非为给公司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李行远是人,一天也只有24小时,精力是有限的,不能对名下所有企业做到随时掌握动向。
总不能指望职业经理人的自我道德标准比较高吧?
李行远前世虽然没创业过,好歹也是从零做到了亿万富翁,职业经理人的道道,李行远门道太过于清楚了。
毕竟严格来说,李行远就是职业经理人的一员,只不过走的是技术派路线。
传音通讯的日常管理人,卢云良和文静都不是大手大脚的人。
尤其是文静掌握着传音的财政大权,文静是成长在普通家境的环境里,能考上魔都财大,靠的是学习和勤奋。
文静的成长经历让她把节约刻在了骨子里,这也是李行远放心把她安置在香江掌管旗下公司的原因。
文静掌管传音财政和人事,体现在传音上面就是研发费用从来没有克扣,但也不会允许传音团队铺张浪费。
传音除了研发投入,文静按照李行远的指示预算给足以外,其他待遇只是向鹏城华强北的普通公司看齐。
传音也没有什么很大的优渥待遇,在传音团队中,到现在为止李行远看重的只有文静和卢云良。
只要这俩人在,在李行远看来其他人可有可无,对于传音的重要程度,全看两人的重视程度,毕竟李行远长时间鹏城驻扎魔都,远离传音总部。
传音在待遇方面并不像致远科技这种互联网公司。
致远科技由李行远一手设计打造,其中的福利待遇在华夏一众互联网公司中也是数得着的。
致远当初刚搬到5号厂房时,李行远曾经承诺的咖啡机早就兑现了,并且还添加了零食和微波炉,午休的休息间,还有休息时的游戏室,这些一应俱全。
考虑到不少团队需要夜间发布更新,会有团队值班通宵等情况,李行远还特意给需要的团队,准备了躺椅。
致远科技是不鼓励长时间加班的,因为苏沐清曾经提议的报销打车费,被李行远否了。
考虑到致远科技现实情况,加班又是避免不了,有需要的团队员工,会在完成加班后,在当月工资中加上一笔特别补贴,用于补偿这部分员工。
总不能让员工因为公司业务需要加班后,还倒贴路费吧,只是这些加班在致远科技都是有数的。
李行远不允许出现所谓为了打车补贴等加班福利在公司磨洋工的情况。
李行远在致远科技,实行弹性上班,即只要在一定时间打卡上班就可以,不严格规定是几点上班,当然下班也要跟着延后,只要一天满八小时即可。
只是李行远也明白随着致远科技业务日益复杂,这种制度也会被挑战。
不过李行远可以放权给下面的每个项目组,由他们自己制定自己的团队的制度。
虽然在一个公司内部,但是每个团队的业务差异巨大,没必要所有项目组都一个标准,这反而是不合理的。
对于传音通讯的管理,李行远实际上懂得也不多,虽然看起来都是公司,好像没什么区别。
只是传音通讯说到底还是一家制造企业,是制造手机的厂商。
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传音这种手机厂商也需要向互联网这类科技企业看齐。
现在传音和致远两家公司只是在一些业务有关联。
传音通讯在创业初期,主要由卢云良带团队做手机设计,这也是李行远非要一个技术人员做传音总经理的原因。
传音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手机研发团队,卢云良要在传音从零开始就要搭建这个研发团队。
李行远要是再安排一个不懂手机的总经理在卢云良上面压着,那李行远脑子多少有点不好使。
李行远一边指望着卢云良带团队设计手机,一边在传音内部鼓励搞内斗,传音通讯能好的了才有鬼呢?
当然李行远让文静掌管人事和财务,这才是正确平衡卢云良的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