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尽可试朕之剑锋!【求月票】(2 / 2)我知鱼之乐
【鄢懋卿听真!
朕今颁铁旨,尔须星夜转道大同,刻期办差。
到日即呈回执,敢有匿旨匿行,半刻迟延,半毫推诿,定斩不赦!
尔若自疑颈项坚于钢刀,尽可试朕之剑锋!
钦此!】
“???”
沈坤、高拱和严世蕃听罢圣旨,伏着的身子都是一僵。
饶是严世蕃他爹严嵩以前是礼部尚书,他在父亲的书房内见过的圣旨不计其数,也从未见过措辞如此情绪化的圣旨。
众所周知,当今皇上也算是个“文艺人”。
他在选用阁老、大臣,甚至是太监的时候,都极为注重文采,甚至对奏疏中的错别字都不能容忍。
这可不光是为了替他撰写青词,亦是一种彰显自己威仪与文韬的方式。
因此他下的诏书,通常也都辞藻华丽、措辞克制,基本不会像这道诏书一样直抒胸臆,还直接口语化的来了一句“鄢懋卿听真”,这简直是严世蕃此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就这么说吧。
如果不是今日前来传召的是他认识的陈喜,他肯定得好好质疑一下这道圣旨的真伪和这位公公的身份,说不定是有人胆大包天,假传圣旨呢!
同时,他与沈坤、高拱也在一同思考一个问题:
“皇上这是一厢情愿的微操起来了?”
如今鄢懋卿已经促成了这样的大好局面,完全可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至于大同的事,自然也没什么好急的了。
接下来皇上只需要在京城也来一招擒贼先擒王,撅了山西立在朝堂上的旗帜。
如此即使鄢懋卿不去大同,大同之事的阻碍也将骤然减少,只靠郭勋和严嵩应该也不会出现太大差池,即使鄢懋卿去了也就是走个过场。
说起来,鄢部堂真是耍的好一招声东击西啊!
只此奇谋载入史册,便足以使其跻身王佐国士之列,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难怪皇上如此宠信鄢部堂。
这样的王佐之才,哪个天子能不宠信,哪个天子能不呵护,哪个天子能不重用?
然后他们就见鄢懋卿仿佛忽然被点醒了一般,飞快叩首的同时,嗓子里发出了奇怪的颤音:
“微臣鄢懋卿……领旨!”
“……”
沈坤、高拱和严世蕃不明所以,也只能满心疑惑的跟着一同叩首。
如此陈喜才走上前去,将圣旨交到鄢懋卿手中。
鄢懋卿便如同在双腿上装了弹簧一般弹跳了起来,一把抓住陈喜的手道:
“这位公公,我虽不知你姓甚名谁,但看到你便一见如故,这回你不辞辛劳来到此处,我又怎能让你空手而归?”
“我这里正好一件可以助公公升官发财的功劳,欲送与公公聊表心意,公公可不能拒绝我的一番好意呀!”
“呃……”
陈喜传旨也有些年头了,银子和礼物之类的实物是收了不少,却还是头一回见到有人送功劳的,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皇上的敕令公公也是知道的,我必须立刻马上启程前往大同,否则皇上便要以剑锋试我之强项了。”
鄢懋卿正色说道,
“然则如今太原府尚有些事情未能办完,只好托付给公公。”
“鄢部堂,这恐怕不妥吧……”
陈喜闻言越发惊疑,他是皇上的传旨谒者,听命他人可不合规矩。
“公公先听我把话说完,再做定夺不迟。”
鄢懋卿当即打断了他,循循善诱的道,
“如今太原府大局已定,只需等到明日一早,便将有数十名白莲教贼首被擒,与相应名册一同送来府衙。”
“除此之外,山西布政使关杰山自述其罪的银印密疏也已经在送往京城的路上,明日一早他亦将自缚前来府衙伏法,自愿被押送回京定罪。”
“公公什么都不需要做,稍后我命人前去联络尚在城外的曾将军,请他分出一些军士,由公公监督一路押送犯官、贼人回京即可向皇上请功。”
“这可是白捡的功劳,难道公公也要拒绝?”
“噗嗤!”
听到这里,陈喜终是没忍住喷笑起来,看向鄢懋卿的眼神说不出的古怪,
“对不住对不住,咱家失仪……实在是鄢部堂太善于说笑,咱家差那么一丢丢就信了。”
他虽然晚来了一步,但也是一路打听着追来的,心知鄢懋卿也就比他早进了几个时辰的城。
短短几个时辰而已,够不够坐下来喝盏茶的?
就算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神仙下凡,也断然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办成这么多事,而且还都是令人咋舌的奇事吧?!
白莲教贼首也就算了!
连山西布政使这样的封疆大吏竟也甘心自缚认罪,他傻了还是你疯了?!
咋?
他家里人全都被你绑架了?
说笑就说笑,咱就是说能不能打个草稿,稍微注意一下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