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9章 奇正相济,天助何方(2 / 2)佚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等刘成的疑兵把官军东侧兵力调走,塔布囊那边劫粮得手,官军军心一乱,咱们就从西侧冲出去,用拒马枪挡官军的骑兵,架云梯突破中圈层的火器营,直接冲进李家梁,跟黑云龙汇合!”

“记住,三路要配合好。

刘成的疑兵先动,半个时辰后塔布囊动手,等粮车起火的烟冒起来,咱们的正兵再冲。

一步错,步步错,谁都不能掉链子。”

堂下将领们齐声应道:“末将明白!”

王国樑却没就此结束,他走到大堂中央,看着众人,语气缓和了些:

“不过,打仗没有常胜的理。

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若是中途出了岔子。

比如粮道没劫成,或是官军没被疑兵吸引。

诸位不必硬拼,以保存实力为上。

咱们在宣府还有根基,只要人在,就还有机会。”

这话像一颗定心丸,让将领们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好了,各自回营整兵,今夜三更,准时出发。”

王国樑挥了挥手,语气果断。

将领们纷纷起身,抱拳领命,转身快步走出大堂。

三日时间转瞬即逝。

寅时的宣府,天还蒙着一层墨黑,熊耳山的轮廓在夜色里像一头蛰伏的巨兽。

东侧山地上,山西民壮统领刘成正压低声音发号施令,他身后的八千民壮攥着旗帜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这些平日里扛锄头的农夫,此刻要扮作“主力”,用锣鼓和呐喊撑起一场足以骗过马世龙的戏。

“插旗!都给老子插高点!”

两个民壮抬着一根丈高的木杆,将绣着“王”字的大旗插在山顶的巨石上,风一吹,旗帜猎猎作响,在夜色里格外醒目。

山腰间,百面锣鼓被分成十组,每组鼓手都憋着劲,等刘成的令旗一挥,便“咚咚咚”地敲了起来。

有的敲得急促,像冲锋的号角。

有的敲得沉稳,像大军列阵的节奏,十组锣鼓错杂在一起,竟真有几分“万马奔腾”的气势。

“喊!给老子使劲喊!”

刘成拔出腰间的弯刀,指向山下的官军阵地。

两百名民壮鼓足勇气,举着木棍、锄头,沿着缓坡往下冲,嘴里扯着嗓子喊:

“我宣镇大军在此!快放黑将军出来!”

“宣府的弟兄们,别助纣为虐!”

他们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生涩的紧张,却在山谷里回荡,显得格外响亮。

山脚下的官军阵地里,马世龙正披着甲胄巡查,听到东侧的锣鼓声和呐喊声,当即登上望楼。

借着熹微的晨光,他看到东侧山头上插满了“王”字旗,缓坡上还有人影在涌动。

虽看不清人数,但那漫天的旗帜和震天的锣鼓,足以说明王国樑的“主力”来了。

马世龙眉头紧锁。

“他竟真敢从东侧攻!”

熊耳山东侧虽陡,但一旦突破,就能直插李家梁北侧,与黑云龙里应外合,到时候他的三层包围圈就会被撕开一道口子。

他不敢赌,当即下令:

“调外圈层东侧的两千骑兵,还有中圈层的五百火铳手,全部去东侧山地设防!

务必守住山口,别让他们冲下来!”

亲兵领命狂奔而去,不多时,官军阵地上便响起了调动的号角声。

原本围着李家梁的骑兵、火铳手,纷纷朝着东侧山地奔去,只留下四千火铳手守在中圈层的西侧和南侧。

辰时一刻。

太阳刚爬上熊耳山的山顶,鸡鸣驿方向传来了马蹄声。

官军的粮车按惯例出发了。

三百名骑兵护送着十辆粮车、五辆火药车,沿着驿道缓缓行进,车轮碾过石子路,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骑兵们神色放松,毕竟这几日都平安无事。

狼窝沟的悬崖上。

塔布囊正眯着眼盯着下方的驿道,他身边的五千蒙古降兵都攥着石块、火油桶,呼吸都放得极轻。

等粮车全部进入沟内,塔布囊猛地挥手:“推!”

刹那间,无数滚石从悬崖上滚落,“轰隆隆”的声响震得山谷发抖。

粮车的车轮被滚石砸中,“咔嚓”一声断裂,粮车瞬间倾倒,大米、、番薯、面粉撒了一地。

还没等官军骑兵反应过来,数十个火油桶从悬崖上扔了下来,桶身摔碎,火油溅在粮车上、草地上。

蒙古兵紧接着扔下火把,“呼”的一声,火焰瞬间窜起,湿草混合着火油,浓烟滚滚,很快就将整个谷口笼罩。

“有埋伏!”

官军骑兵统领大喊,刚想率部冲锋,却见沟口两侧突然冲出一队人马。

卢承宗的五千大同边军举着拒马枪,“唰”地一下将沟口堵死。

拒马枪的尖刺朝着骑兵,战马吓得连连后退。

紧接着,十二门虎蹲炮被推了出来,“砰砰砰”地朝着粮车轰击,其中一炮正好击中火药车,“轰”的一声巨响,火药车炸得粉碎,碎片飞溅,当场炸死了一百多名骑兵。

“撤!快撤!”

剩余的官军骑兵哪里还敢恋战,调转马头就往鸡鸣驿逃。

蒙古兵和大同边军也不追击,只是一个劲地往粮车上扔火油、柴草,直到十辆粮车、五辆火药车全部被烧毁,浓烟滚滚升上天空,才停下手来。

这一场劫粮,前后不过半个时辰。

消息很快传到马世龙耳中。

此刻他正在东侧山地督查防务,听到粮道被劫,脸色瞬间剧变。

“王国樑!”

他咬牙切齿地念着这个名字,惊于对方的果断。

不过

他并没有半分害怕。

反而是斗志昂扬。

毕竟

他的计策已经成了。

用黑云龙,引出了王国樑。

因此,他冷哼一声,说道:

“好,王国樑你敢来救,我就敢让你有来无回!”

他当即下令收缩防线。

辰时五刻。

李家梁堡寨内的黑云龙正靠在堡墙上喘息,他的残部只剩下八百人。

要说

马世龙为了让他能够守久一些,还将李家梁让出来了,在寨中留了十日粮水。

可谓十分体贴。

不过

你马世龙看不起我,我黑云龙现在可是要报仇了!

清早晨,当他听到山上的喊杀声,便知晓他的姐夫已经来了。

现今又看到东侧天空升起的浓烟,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他当即振作精神,喊道:

“援军来了!弟兄们,跟我冲出去!”

他拔出腰间的马刀,率先从堡西门冲了出去。

内圈层的官军步卒没料到黑云龙还能突围,一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后退。

黑云龙的残部虽疲惫,却抱着“必死”的决心,马刀挥舞着,很快就撕开了一道口子。

与此同时。

熊耳山西侧的山地里,王国樑大手一挥:

“冲!”

一万三千正兵如潮水般涌出。

山西民壮在前,扛着拒马枪,迅速在山下铺成一道“移动防线”。

官军外圈层的西侧骑兵见势不妙,想冲过来阻拦,却被拒马枪挡住去路,民壮们依托山地的岩石,拉弓射箭,箭矢虽不算精准,却也射倒了不少战马,骑兵的冲锋瞬间乱了阵脚。

大同边军紧随其后,分成两队:

一队朝着中圈层西侧的堡墙冲去。

此刻官军的火铳手只剩下一千人,佛郎机炮只有十门,发射了三轮后就没了火药,只能用弓箭反击。

边军士兵很快就与官军展开肉搏。

另一队则绕到中圈层南侧,截断了官军的退路。

不多时。

黑云龙的残部就与正兵队在中圈层西侧汇合。

黑云龙见到王国樑,眼眶瞬间红了:

“姐夫!我还以为……”

王国樑见到自家小舅子还活着,也很诧异。

他其实更喜欢看到的是具尸体.

不过,既然活着,那便也只能如此了。

“先别说这些!”

王国樑指着东侧的官军中军大营,说道:

“马世龙没了粮草火药,已是强弩之末,跟我冲,擒杀马世龙!”

“是!”

黑云龙虽然累,但满眼都是复仇之色。

保安州、李家梁之败的屈辱,今日他就要找补回来!

随着两军合兵一处,士气大振,朝着马世龙的指挥中枢杀去。

“冲啊!”

“杀啊!”

马世龙见势不妙,知道再撑下去只会被全歼,当即下令:

“撤!往保安州新城撤!”

官军残部丢盔卸甲,朝着保安州新城的方向逃去。

王国樑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率部紧紧追击,一路追到了洋河上的窄桥。

这是通往保安州新城的必经之路,桥窄得只能过两匹马并行。

巳时初。

官军骑兵刚有半数过了桥,桥两侧的芦苇丛中突然响起了号角声。

五千山西民壮从芦苇丛里冲了出来,手里拿着铁链,“哗啦”一声将铁链锁在桥的两端,彻底断了官军的退路。

紧接着,民壮们点燃了芦苇。

洋河岸边的芦苇长得比人高,火借风势,瞬间就烧了起来,浓烟和火焰将窄桥包围。

“三面合围!别让马世龙跑了!”

王国樑率正兵队从后追击,塔布囊的蒙古降兵从桥东侧的山地包抄过来,官军被夹在中间,哭喊声、惨叫声不绝于耳。

王国樑站在桥边,看着被大火包围的官军,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这场仗,他赢了!

然而.

他还没有高兴太久。

保安州新城方向突然传来了震天动地的声响,地面都在微微发抖。

一名斥候骑着快马奔来,脸色惨白:

“总镇!不好了!蓟镇主力到了!陈策带着大军,正朝着这边赶来!”

王国樑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他猛地转头看向保安州新城的方向,只见远处的地平线上,扬起了一片巨大的烟尘。

那是数万兵卒奔袭时才会有的景象。

他千算万算,没算到陈策的蓟镇援兵会来得这么快!

“该死!”

王国樑低骂一声,当即下令:

“塔布囊!你带五千蒙古游骑,去拦住蓟镇骑兵!

务必拖延时间,我要在他们赶来之前,全歼马世龙部!”

“好!”

塔布囊翻身上马,率着蒙古游骑朝着烟尘的方向奔去。

王国樑深吸一口气,重新握紧腰间的马刀,目光锐利地盯着窄桥上的官军。

现在,就是比拼谁杀得更快的时候了!

若是能在蓟镇援兵赶到前灭了马世龙,他还有与陈策一战的资本。

若是晚了,他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狭路相逢勇者胜!

就看这贼老天站在谁这边了。

ps:

7400字大章!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