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题材的特殊性大家都清楚,国內虽然能完成部分取景和实拍,但后期特效必须送到好莱坞去做,所以2亿美元的预算不仅一分不能少,后续根据特效复杂度,说不定还得追加……”
话音刚落,其他人都低头翻著项目书,盘算著投入与风险。
唯独韩三坪眼睛亮得嚇人!
没办法,他就偏爱这种“大投入、大製作”的项目,钱越多他越兴奋。
没等別人开口,他先拍了桌子:“中影先拿20%!资源我来协调,北影厂所有人手都能调动,从取景审批到设备支持,一路给你开绿灯,绝不耽误进度……”
3个多亿人民幣的资金说拿就拿,国企老大哥的底气展露无遗。
吕睿心里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可没等韩三坪把话说完,旁边的任忠伦就插了嘴:“上影也能拿20%!《环太平洋要拍海洋、拍机甲,上海周边的港口、工业区我来协调,保证取景顺利。
还有机器人、怪兽的设计,我让上海美院的教授团队来帮忙,绝对能出精品……”
“两位,”吕睿哭笑不得地抬手打断,“我知道中影和上影资金实力雄厚,但20%的份额实在太多了,最多只能给10%。
这个项目需要多方面支持,我还得拉更多资方进场,整合资源才好推进。”
韩三坪和任忠伦对视一眼,倒也没过多纠结,径直点头应了下来。
对他们而言,这笔投资的盈利与否其实是次要的。
毕竟能参与到国內首部2亿美元科幻巨製中,无论是对影视行业的推动,还是对自身政绩的加成,都比单纯赚钱更有价值。
10%的份额,足够达成这个目標了。
西影这边,张丕明脸色有些为难。
毕竟西影近几年资金紧张,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流动资金实在是少的可怜。
但错过这个项目又实在是太可惜了。
能跟睿视界搭桥牵线十分不容易,现在要是断了合作,日后想上船又得费不少功夫。
想到这,张丕明最后还是咬牙拍板道:“西影拿5%吧,西安周边的外景地我们能全力协调,也能出些经验丰富的场务人员。”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真要是全力以赴,西影还是可以掏出不少好东西的。
他这边话音刚落,叶寧则另闢蹊径:“我们目前没法投入太多资金,但万达正在推进ima巨幕计划,未来全国的ima影厅都可以优先给《环太平洋排片。
另外,院线端的宣传资源我们也能全包,只求换5%的份额。”
吕睿欣然应允。
万达眼下的院线资源对电影后期票房至关重要,这笔交换很值。
电影预计后半年开拍,等到了上映的时候,至少也到08年以后了。
到那时,万达能提供的帮助绝对远大於现在。
只不过,会议室里此时却是有人得意有人愁。
博纳早前因为与睿视界在合作上闹了分歧,早已被彻底踢出局,连参与討论的资格都没有。
英煌那边乾脆没凑过来,大概是觉得2亿美元的项目根本不是他们能碰的。
眼下只要把《新世界给拍好,其他的都好说。
唯独董评坐在角落,脸上满是无奈。
他倒是有心拿份额,可这些年他赖以生存的港台资源优势,隨著睿视界的崛起,已经越来越派不上用场了。
其他无论是好莱坞特效团队的对接,还是国內取景的协调,睿视界自己就能搞定,根本不需要他帮忙。
所以,他也只能是眼睁睁看著机会溜走,望而兴嘆。
除了他以外,王常田自始至终也都没怎么说话,但却始终目光炯炯地盯著吕睿。
没人知道,他心里早有定计。
今天这份额,他是非拿不可,而且还要不低於中影和上影!
等其他资方陆续离开后,王常田没急著走,而是径直跟著吕睿进了办公室。
“王董,还有事?”
吕睿刚在办公桌后坐下,就见王常田站在对面,神色比刚才在会议室里更显郑重。
“吕董,我想跟你单独商量件事。”王常田没绕圈子,开门见山。
吕睿指了指对面的沙发:“坐,慢慢说。”
他心里隱约有些猜测,应该还是为了《环太平洋的份额。
毕竟刚才在会议上,王常田可是一直都没开口提条件。
但他却没料到,王常田接下来的话会如此直接。
坐下后,他直接来了一出狮子大开口:“吕董,《环太平洋的项目,光线想拿10%的份额。”
“10%?”
吕睿微微皱眉,心里有些诧异。
光线这些年在地面电视台的宣传渠道確实强势,全国几百家地方电视台的影视剧gg投放、预告片宣发,几乎能做到全覆盖,这对《环太平洋的前期预热很有帮助。
但即便如此,用宣传资源换10%的份额,还是有些不够。
10%对应2000万美元,约合1.6亿人民幣,单靠宣传渠道,撑不起这个价。
他原本的想法是给光线5%的投资份额,再让他们负责部分地面宣传,这样才算是等价交换。
可没等吕睿把话说出口,王常田却话锋一转,语气篤定:“宣传资源是附加条件,我主要是想用光线传媒10%的股份来换这10%的份额。”
“什么?”
吕睿猛地瞪大了眼睛,脸上诧异更盛。
2006年的光线传媒,虽说还没上市,但发展势头却正猛。
不仅地面电视宣传渠道牢牢占据行业第一,旗下的《娱乐现场等娱乐节目覆盖全国,每年还能靠发行电视剧赚不少钱,是业內公认的“现金流奶牛”。
这样一家运营良好、不缺钱也不缺资源的公司,王常田居然愿意拿出10%的股份来换一个电影项目的份额?
怕不是在开玩笑吧?
他在心里飞快盘算起来。
当初投资华宜,更多的是看中其经纪业务和行业人脉,算是“短期套利”的考量,以后说不定还能靠股份赚笔差价。
反正最后那8%的股份肯定是要全部脱手的,不然就要砸到手里。
可投资光线却不一样。
光线的地面电视台渠道是“独门武器”,未来不管是拍电影还是电视剧,都离不开宣传。
要是能持有光线10%的股份,相当於把一条前景极好的宣传渠道牢牢攥在了手里。
这绝对是一劳永逸、稳赚不赔的买卖!
其实吕睿早前也动过投资光线的念头,可光线一直运营稳定,既不融资也不扩股,他总不能贸然上门说“我要入股”吧?
那样太容易引起反感,反而还有可能坏了双方关係。
没成想,王常田今天居然主动提了出来,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你怎么会想到用股份换份额?”吕睿压下心里的激动,儘量平静地问道。
王常田倒是坦诚,嘆了口气道:“光线之前一直在做电视和发行,电影这块始终是短板。
现在影视行业越来越看重投资+製作+发行』的全链条,所以我想借《环太平洋这个项目,正式进军电影圈,也算是给公司找个新的增长点。”
说到这里,他看向吕睿的目光带著几分恳切:“睿视界在电影製作上的实力有目共睹,跟你合作,我心里踏实,也能少走些弯路。
如果可以达成同盟合作,以后在电影圈有什么不懂的,还望吕董多多提携。”
原来如此!
吕睿心里瞭然,王常田这是想借《环太平洋的热度“搭车”,既拿到大项目的份额,又能跟睿视界绑定,为光线的电影业务铺路……
很显然,这是一步“求稳”的棋。
他当即笑了起来,主动伸出手:“王董这话太客气了,提携』谈不上,以后咱们就是合作伙伴,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10%的股份换《环太平洋10%的份额,这事儿,我答应了!”
王常田见他应允,也鬆了口气:“那我就先谢过吕董了,后续的股份转让协议,我会让法务儘快跟你对接。”
有了睿视界这个稳定可靠的合作伙伴,光线接下来的前景绝对比眼下还要晴朗。
王常田已经想好了,等忙完这段时间就做个计划书出来,让吕睿帮忙提提意见。
既然成了自家人,他总该不会藏私了吧?
半个多小时后,王常田起身告辞离开。
看著他的背影,吕睿心里满是畅快。
不仅搞定了《环太平洋的份额分配,还意外拿到了光线的股份,这波操作简直血赚!
至此,45%的份额便分了出去。
吕睿准备给睿视界留25%。
至於剩下的30%,得给瑞兴影业留一份,还有两份则用来吸纳其他国外资方。
这个项目註定是要做成中外合拍片的,除了国內演员,国外演员自然也少不了。
有了国外资方支持,后续宣传、发行方面,也可以获得一些加成。
而在正式动身出国“忽悠”海外投资人前,吕睿首先敲定了《环太平洋的前期筹备章程。
中影这边出力最大。
涉及文化审批、外景地协调、特殊设备调用这些需要对接有关部门的事,韩三坪承诺將全程负责、亲自去跑。
他之所以这么热情,主要还是这部片子对国內市场的意义太大了!
一方面能填补华语电影硬核科幻的空白,另一方面还能带动技术、道具、后期製作等上下游產业,乃至於培养出一批专业人才。
基於此,按吕睿的判断,有关部门大概率会一路给他开绿灯。
毕竟《环太平洋的体量和意义,早已超出了普通商业片的范畴,已经算得上是“行业標杆级”项目了!
与此同时,在章程细节逐一敲定的同时,吕睿还又通过官方媒体,正式公布了《环太平洋的演员选角要求。
不出意外,消息一出,整个內娱再次陷入了轰动!
十分巧合的是,周星池竟然也跟著一起凑了上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