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份额分配……天上掉馅饼,简直血赚!6000字求月票
“由英煌、太合影视、不亦乐乎影业联合出品,姜闻执导並主演,陈冲、周韞、房祖明、崔建等人联合参演的剧情片《太阳照常升起,首日票房报收433万。”
“记者採访多位观眾后发现,晦涩难懂』再次成为了姜闻式电影的一大標籤……”
“华宜接连公布喜报:继范、李两位冰栤,周寻之后,艺人经纪部再添两员猛將,黄小明、邓朝正式加盟。”
“张纪钟工作室与华宜兄弟影业共同官宣,將达成战略性同盟合作。”
…
新的一天,《太阳照常升起上映的话题毫无悬念地霸占了各大娱乐版面,成了全网热议的焦点。
吕睿早上打开电脑,隨手翻了翻影评区和社交平台的討论。
很快他就发现,网友的评价和他昨天看完成片后得出的结论几乎如出一辙。
电影口碑呈现出了极端的两极分化。
少数看懂了影片隱喻的观眾,把它奉之为“神作”,在贴吧里逐帧分析镜头语言,字里行间满是推崇。
可更多普通观眾却表示看得一头雾水。
明明全程盯著屏幕,却不知道故事在讲些什么,感觉就是满屏的故弄玄虚,故作高深。
甚至还有人调侃说,看完后特意去土豆网上看了解析,结果越看越懵。
“晦涩难懂”这四个字,再次牢牢贴在了姜闻式电影的標籤上,挥之不去。
吕睿关掉网页,心里瞭然。
这结果早在他意料之中。
姜闻显然也预见了这种情况。
面对外界爭议,他既没出面接受採访解释,也没在社交平台发声,完全一副“任其自然”的態度。
毕竟有些话不能明说。
尤其是影片里那些关於“太阳”的隱喻,若是挑破了,指不定又会引来什么麻烦。
他可不想再经歷一次被禁导五年的日子。
更关键的是,影片早在坎城就卖了海外版权,加上国內的投资分摊,成本早就收回来了。
票房能多赚点自然是好的,可就算后续票房乏力,对他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
抱著这样的念头,他乾脆连宣传都彻底放弃了,整天守在老婆身边,一门心思等著孩子预產期到来,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家庭上。
至於外面的票房涨跌、舆论爭议,於他而言,全然没了往日的在意。
而在《太阳照常升起的爭议之外,华宜兄弟的动作也格外引人关注。
继签下范冰栤、李冰栤、周寻之后,华宜经纪部又相继官宣黄小明、邓朝正式加盟,明星阵容愈发强大。
紧接著,张纪钟工作室又与华宜影业共同宣布达成战略性同盟合作,未来將联合开发电视剧项目。
一连串的动作,让华宜在影视圈的话语权进一步获得了提升。
谁都没料到,王家两兄弟竟然会有这般手腕!
去年王京带著大批艺人出走,几乎抽空了华宜经纪业务的半壁江山,让公司元气大伤。
可仅仅过了一年,他们就重新盘活了经纪部。
一眾当红艺人先后加盟的同时,还签下了港台地区不少实力派演员,硬生生把摇摇欲坠的经纪业务重新稳住,甚至比之前更显声势。
这般能力,著实让业內不少人暗自佩服。
但在热闹背后,质疑声也从未停歇。
不少影视领域的专家、教授在行业论坛上公开分析称:
“华宜近几年能拿得出手的大卖影视作品没几部,光靠签约艺人撑场面,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很有可能是外强中乾。”
这些声音像一盆冷水,直接浇在了王仲军谋划已久的“上市计划”上。
要是在这节骨眼上推动上市,大概率会被质疑成“圈钱”,公司形象也必將会受到影响。
如此一来,即將上映的《夜宴和《宝贝计划,就成了华宜的“救命稻草”。
这两部电影必须大卖,同时还得把公司声势再往上推一把,才能为上市铺路。
正因如此,最近几天王仲磊频繁亮相各大媒体採访,言辞间满是雄心壮志:
“未来,华宜不仅要扩展国內影视產业,更要坚持电影出海计划……
我们要和好莱坞合作,走向国际!不只是参投,我们还会参与製作,甚至启动中美合拍项目,敬请期待……”
这可不是空口说白话。
当记者追问具体计划时,他也没完全藏著掖著,直接透露公司已经启动了一部中美合拍魔幻功夫片的筹备工作。
只是嘛,关於演员、剧情等更深入的消息,他都以“项目尚在保密阶段”为由,不肯多说。
然而,当这些消息落在吕睿眼里时,他却早有答案。
若是没猜错,王仲磊口中的合拍项目,应该是前世成龙和李连结联手拍摄的《功夫之王。
他记得很清楚,这部片子当时筹备和开拍时,凭著“双功夫巨星首次合作”的噱头,声势搞得震天响,媒体报导更是铺天盖地!
可等真正上映后,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剧情鬆散、逻辑薄弱……即便有两位功夫巨星加持,票房和口碑也只能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形容,远没达到预期的爆款效果。
“想用一部噱头大於內容的合拍片打开国际市场,怕是没那么容易。”
吕睿看著新闻里王仲磊自信满满的样子,暗自摇头。
华宜急於证明自己的心思实在是太迫切了些。
可是,影视行业终究要靠作品说话,光靠“大动作”和“大噱头”,未必能走得长远。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网上这会正播放著王仲磊“吹牛”的採访片段,可他本人却低调的跑到了睿视界。
敲门进来时,他脸上已经没了採访时的锋芒,反倒带著几分客气的笑意。
“吕董,忙著呢?”王仲磊说著,將手里拎著的两盒包装精致的茶叶放在了桌上。
“呦?稀客啊?王总怎么过来了?”吕睿起身迎了他一下。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想跟你聊聊《环太平洋的事儿,你看……华宜能不能帮上点什么忙呢?”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王仲磊心里这会跟明镜似的。
外界说华宜“外强中乾”,其实也没说错。
影视行业风险太大,投资项目能不能赚钱全看运气,赔钱才是常態。
许多小公司甚至折腾几年,都未必能够折腾出来一部院线电影。
就像2005年,內地虽说拍了260多部电影,比2004年提高了40%还多,打破了1992年170部的產量纪录,可真正敢拿到电影院上映的,也就50来部。
反观睿视界,从去年到今年,上映的几部院线电影票房都没低於1亿,年度总票房更是稳居行业第一!
这样的实力,怎能不让华宜眼红?
所以,巴结睿视界、跟吕睿合作,早已成了华宜未来两年的重要战略计划。
包括之前主动送股份给吕睿,说白了还是想抱上这条“大腿”,求他带飞,稳住公司眼下的局面。
说句不夸张的,现在吕睿就是要去华宜经纪部门开后宫,王仲磊都会要求眾多女演员洗白白、脱光光,任他挑选。
“你想怎么帮忙?”
吕睿靠在办公椅上,好整以暇地看著他
“你说怎么帮,我就怎么帮!”王仲磊拍著胸脯,一副为兄弟两肋插刀的架势,“只要能给华宜分点《环太平洋的份额,其他的都好说,要钱出人,华宜绝不含糊!”
“哈哈,行,难得王总这么豪爽,那我也就不客气了。”
吕睿倒是没半点不好意思,当即开口,“这个项目需要不少幕后人员,比如场务、道具组、后期辅助团队。
华宜不是有成熟的团队吗?正好来搭把手,帮我分担点压力怎么样。”
“行啊!这个没问题!”
王仲磊想都没想就应了下来。
只要能蹭上《环太平洋的热度,拿到项目份额,別说只是派团队来帮忙,就算是让手底下人来当免费苦力,他都愿意。
而接下来的洽谈,更是格外友好。
吕睿借著“要人”的由头,从华宜薅了不少好东西。
不仅要来了两个经验丰富的道具组,还“借”走了一位资深製片,负责协调外景地的事务。
他想的是,等电影拍完后,不行直接把人留下来得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砸钱挖人,他的强项。
而王仲磊则是全程陪著笑,只求能儘快敲定份额。
最后,吕睿鬆了口,给华宜分了5%的项目份额。
这5%看似不多,但换算下来却是1000万美元,约合8300万人民幣!
对华宜来说,这已经是顶到头的投入了。
一来,公司目前內部流动资金不算充裕,拿不出更多钱。
二来,2亿美元的投资规模实在太嚇人,王仲磊心里也没底,怕电影票房扑街收不回成本,只能先选个“稳妥”的份额,不敢赌得太大。
三来,华宜確实也要开一部中外合拍项目,离不开资金支持,得稳一手。
送走王仲磊时,看著他如获至宝的样子,吕睿忍不住笑了。
华宜急於求稳的心態,反倒让他轻鬆薅了波资源,还顺便卖了个人情。
这笔买卖倒是不亏。
…
眼下盯著《环太平洋动態的人可不少。
王仲磊现身睿视界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这就导致到了第二天一早,睿视界的会议室就被各家资方代表挤得满满当当。
中影的韩三坪、上影的任忠伦、西影的张丕明、还有万达的叶寧、光线的王常田……连许久没露面的董评都来了。
很明显,眾人都想从这个2亿美元的大项目里分一杯羹。
吕睿索性將眾人召集到一起,摊开项目书,开门见山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