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9章 霄探城闻撼民拥,诚观报忧得契机(2 / 2)佚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凌霄道人站在一旁听著,眼睛越睁越大。

他实在没想到,那个印象里的“血屠”,竟能让百姓这般拥戴。

等中年汉子说完,他才带著將信將疑道,“这……这才多久啊,武威君竟做了这么多事?

可我早前在別处云游时,曾听人说,这位武威君是个残暴不仁的血屠』,手上沾了无数人命……”

“血屠”两个字刚出口,中年汉子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方才的笑意消失得无影无踪,眼神里涌起浓浓的敌意。

周围原本在一旁听著的百姓,听到这两个字也都围了过来,一个个怒目而视,眼神里的火气像是要烧到凌霄道人身上,那模样,简直像是要把他生吞活剥了似的。

“你这外乡人怎么不知好歹!”

中年汉子的声音陡然拔高,“我好心跟你说我们武安城的变化何来。

说我们君上做的桩桩件件,你是瞎了还是聋了,张口就说他是血屠』?

你倒是说说,若我们君上残暴不仁,这世上还有哪个官是好官?”

“你凭什么詆毁我们君上?”

旁边一个拄著拐杖的老妇人走过来,指著凌霄道人厉声说道,“要不是看你是外乡人,不知道这里的底细,现在早有人把你打出城去了!”

“我们这些人的好日子,都是武威君给的!”

一个年轻后生也跟著激动起来,“我们一家之前都快饿死了,是君上分粮救了我们的命!

我们全家的命都是君上给的,你要是再敢说君上一句不好,可別怪我们不客气!”

他们大多曾被王博和豪绅逼得走投无路,有的家里田地被抢,有的亲人被害死,有的甚至差点饿死。

是赵诚来了之后,分田、放粮、招工,用一桩桩实事把他们从绝境里拉了回来。

现在他们日子过好了,才明白当初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心里都把武威君当成了再生父母,不少人家甚至偷偷在堂屋里摆了赵诚的长生牌位,日日上香祈福,哪里容得下旁人说半句坏话?

凌霄道人被眾人围著指责,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算是彻底吃了个瘪。

他看著眼前这些百姓激动的神情,心里总算明白,这赵诚在武安城的威望,不是靠权势压迫出来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实惠,一点点累计起来的。

他连忙拱手作揖,一遍遍地说自己是听信了谣言,並非有意詆毁,周围的百姓看他態度诚恳,又確实是外乡人,这才渐渐散去。

只是看向他的眼神里,依旧带著几分不满。

先前跟他说话的中年汉子,也没再搭话,只是哼了一声,转身就走了。

凌霄道人站在原地,望著不远处那座如猛虎般匍匐在高处的武威君府,心里一阵茫然,“能有这般威望,若不是真心为百姓谋福祉,又怎么会让百姓这般死心塌地地拥戴?

那些血屠』的传闻,莫非是假的?

此人非但不是什么杀人如麻的魔头,反倒像是个惠及万民的大善之辈?”

“嘶……要是这样,那破解师侄心魔的契机,倒是好寻了。”

他隱藏气息,又在武安城转了几圈,没有发现赵诚作恶的蛛丝马跡,反而见到了许多真切惠及百姓的细节。

这些细节,若不是赵诚真心为民,绝不会做到这种程度。

如此以来,凌霄道人总算是放了心。

在入夜之前,离开了武安城。

另一边,武威君府上军报频传。

秦楚边境摩擦越来越多,打的热闹,其他几国也是蠢蠢欲动,四方所谓仙人的消息不断。

而隨著许多方士加入诸国开始做事,赵诚手下的血衣以及断玉手下的玉衡楼都接连有所损失。

“也不知道这些仙人都是哪里冒出来的,君上手下这些血衣往日放在江湖上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如今却接连损失。”

赵诚放下手中的情报,看向断玉,“近来天地之间,肃杀之气越来越浓,好似有什么大事即將发生。”

“可能正因为此,才突然冒出这许多方士来。”

“现在看来,血衣楼和玉衡楼的成员实力已经有所不足了。”

“需要一批更强的手下来弥补多线力量。“

赵诚现在感到一个人的力量有些不够用了,他虽然突破到元婴之后,自信实力不输於那些隱世修炼了几百年的老傢伙,但是毕竟只有一个人,不会分身之术。

而如今诸国的水又越来越深,秦楚那边的战场,或许是一种调虎离山之计,他一旦投入秦楚战场,那么燕国齐国这边会有什么动作便尚未可知。

所以需要更多的高端战力来进行安排……

正思索之间,他突然心神一动,察觉到某种契机。

顺著这种冥冥之中的契机感应,他以占卜之术顺藤摸瓜,很快就有所得。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笑容来,“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