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9章 霄探城闻撼民拥,诚观报忧得契机(1 / 2)佚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轰隆声骤然掐断,裹挟著砂石的强风压如潮水般渐渐退去。

凌霄道人脸上还残留著方才气流掠过的凉意,目光则紧紧追著铁龙马奔逃的方向。

那庞然铁躯扬起的烟尘在风里慢慢散开,视线一直探到天与地相接的遥远尽头,可那条泛著冷光的巨物却像不知疲倦的铁龙,朝著苍茫尽头处蜿蜒延伸,没有半分停歇的跡象。

那是他目力所及的尽头,却绝非轨道的尽头。

凌霄道人茫然地抬手整了整被吹乱的道袍,踩著铁轨旁的碎石,继续朝著记忆里武安城的方向走去。

他在山上不过月余,怎么也想不到,不过短短几十日,沿途的景象竟会变得如此陌生。

没走多久,一道高耸雄阔的巨城突然撞进了视野。

城楼巍峨得几乎要戳破云层,厚重的城墙砖石缝里还嵌著新泥,竟如一座倒扣的金山般横亘在眼前,瞬间占满了他的全部心神。

他下意识仰起头,嘴巴微张著忘了合拢,目光呆愣愣地黏在雄城上。

往日里武安城墙皮剥落的破洞、街角乞討孩童的枯瘦手掌……

那些画面还清晰得仿佛就在昨日,怎么转眼就换成了这般气象?

他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方才掐算方位时出了错,误闯了別处的大城。

“无量那个天尊的……”

半晌,凌霄道人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指尖飞快掐动,一遍遍地测算著方位。

可指尖的法诀停了,他脸上的疑惑却更浓。

卦象很清晰,脚下这片土地,分明就是之前武安城的地界。

“没错……就是这儿,这里就是武安城啊……”

他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我在山上也没待多久,怎么一座小城,竟能变成这般模样?”

对於凌霄道人来说,这种震撼远比墨家井邵和关翰看到武安城变化来的更大,因为他们在前不久的时候,还在武安城呆过。

对於武安城之前的样子印象更加深刻,了解的也更细节一些。

之前武安城的样子还歷歷在目,转眼之间,已经变成了一座如此雄城,他如何能够不震惊。

半晌之后,凌霄道人总算平復了心绪,踏入了武安城之中。

刚踏入城门,凌霄道人便像是第一次进大观园的刘姥姥,眼睛都不够用了。

脚下是平整宽阔的青石板路,脚踩上去极为坚实,连一丝起伏都感受不到。

路两旁是整齐的砖木排屋,屋顶铺著新瓦,空气里飘著淡淡的麦香。

街道旁不仅有掛著“市坊”牌匾的商铺,窗明几净,里面摆满了布匹、粮食、陶器等各色货物。

更有几间掛著“蒙学”牌子的屋子,里面传来孩童朗朗的读书声,门口还贴著“束脩全免、包教识文”的告示。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与他记忆里的武安城判若两人,简直像是换了一个世界。

凌霄道人在城里转了小半个时辰,从市坊转到蒙学,又从蒙学转到百姓聚居的街巷。

看到家家户户的砖木新屋、妇人身上穿著的崭新布衣,忍不住喃喃出声。

“怎会如此……这么短的时间过去,这里的百姓,日子已过得这般好?”

他活了近百年,走南闯北见过不少城池,却从未见过哪个城里的百姓,能有这般安定富足的模样。

心里的疑惑压不住,他乾脆在街角找了个正靠著墙歇脚的百姓,拱手行礼道,“老兄有礼了,在下之前曾来过武安城,今日一见却几乎认不出。

不知这武安城,为何会有这般大的变化?”

那百姓是个精壮的中年汉子,皮肤黝黑,手上结著厚厚的老茧,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人。

他上下打量了凌霄道人一番,见他穿著道袍、气质温和,不像是歹人,才笑著开口,“兄台不知道也是正常,我们武安城变成今天这样,也就这几个月的事。”

“几个月?”

中年汉子一拍大腿,声音都亮了几分,嚇了凌霄道人一跳,“对啊!

先前啊,我们武安城被那县令王博和一群豪绅把持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种的都是豪绅的田,辛苦一年种的粮食大半都要被他们拿走。

有的人家连口吃的都难保住,冬天里冻饿而死的人不知有多少!

后来武威君来了,一上任就把那贪官王博斩了,那些欺压百姓的豪绅也没一个跑掉,家產全充了公,还给我们分了田!”

他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都溅了出来,“之后武威君又建了个叫墨阁』的地方,里面的人会造各种神奇的机关器械。

你在城外看到那铁龙马了没,就是墨阁造的!

他们还用机关开垦了好多荒田,按户分田,一户就能分一百亩!

不仅如此,还把铁龙马的轨道通到了咸阳和邯郸,在城里设了市坊,还招工让百姓去干活,不管是修城墙还是造器械,给的工钱都比种地还高,不少人家里都攒下了余钱呢!”

“你说说,有这样的君上,我们的日子能不好吗?”

中年汉子说起这些,就像在念熟了的贯口,一字一句都透著熟稔,显然私底下跟人念叨过无数遍。

他脸上的感激之情几乎要从眼里溢出来,每说一句“武威君”,都要下意识挺直腰板,语气里的尊敬藏都藏不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