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织网(2 / 2)中条山的狼
“你身体那么好,还能再干几十年。”
“省省吧,你不想退休我还想退呢。”
许大茂打来电话:“哥,成立战略发展部我举双手赞成!以后有啥政策风向,咱们也能提前摸个底。”
“我是不想总自己一个人琢磨了,太累。”
“我们都习惯了听你的,难道以后就听这个部门的?”
“他们给建议,开会决定。”
“哦,这样啊,那以后挺麻烦的。”
“麻烦啥。”
“没事,没事。”许大茂忙道。
小满的动作很快,战略发展部的框架迅速搭了起来。
她将部门的职责范围定得比何雨柱最初设想的更广,不仅研究国内政策,也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产业动向、技术发展趋势纳入分析视野。
人选方面,她亲自面试,从内部提拔了两位对政策敏感、有经济学背景的中层干部,又从外部聘请了一位有海外研究机构工作经验的资深研究员。
何雨柱看过最终名单和职责文件,点了点头:“不愧是我的贤内助,你想得比我周全,就这么办吧。”
“总不能什么事都让你一个人扛着。”小满笑了笑,“这个部门以后就是你的外脑。”
战略发展部正式运转后的第一份报告,便是分析十四大后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领域,以及国际电子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报告建议集团在巩固现有优势的同时,加大对集成电路、光通信等前沿领域的投入,并留意北方邻国解体后流出的人才和技术资源。
何雨柱将报告批转给各分公司负责人,要求他们结合自身业务提出反馈。
许大茂看完报告,给何雨柱打来电话:“哥,这报告看得我脑仁疼。里面好些个新名词,什么‘产业升级’、‘技术溢出’,弯弯绕绕的。不过大方向我懂了,就是往后不能光埋头生产,还得盯着天时地利,对吧?”
“差不多就这个意思,你那边通讯业务是重中之重,报告里提到的光通信,你们要开始技术储备。”
“明白,我已经让研发中心的人开始搜集资料了。”
正说着,何雨柱的手机响了,何雨柱叮嘱了许大茂两句后把电话挂了,接通了手机:“喂!”
“何叔,我是周磊。”
“小磊啊,什么事?”
“北边局势彻底乱了,咱们那条最主要的贸易线断了!压在那边港口的两个货柜,现在提不出来!”
何雨柱眉头微皱:“人没事吧?”
“我们的人提前撤回来了,就是货.”
“货丢了就丢了,人安全就行。通知伍阳,所有通过官方渠道的贸易全部暂停。之前我让你们联系的几个研究所和工厂,私下里的那条线,还能走通吗?”
“那条线还在!都是单线联系,比较隐蔽。最近又接触了几个工程师,手里有好东西,就是要价高了。”
“只要东西真,价格可以谈。注意安全,宁可慢,不能出纰漏。”
“明白!”
中午,何雨柱刚吃完晚饭,老方和老赵两个溜溜达达地进了院子。
“柱子,吃完了?”老方道。
“咦,您今个怎么没卡着饭点来?难不成您老转性了?”何雨柱揶揄道。
“去去去,说得好像我没饭吃一样。”老方没好气道。
“他就是没饭吃,下次不让他进我家。”老赵补枪。
“哼,你不管饭,我就天天过来,谁让柱子非让我搬过来,保姆我都放回家了,那他就得管我。”
“行行,您老愿意来吃就来,我家不差你一双筷子。”
“这还差不多。”
“对了,您二位这是?”
“去你书房说。”
“行。”
进了书房,何雨柱泡好茶,老方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惬意地眯起眼,“大红袍?你小子还能拿到这好东西。”
“不是母树的。”何雨柱空间的茶树早就长大了,现在又不种地,里面基本上就是一些蔬菜水果茶树,至于拿出来,看心情,想起来就弄点出来。
“那也很不错了。”老赵也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道。
“您二位是来蹭茶喝的,那回去的时候一人给你们二两。”
“我们有事说,不过你这茶,我们也不跟你客气。”老方道。
“那说正事吧,您二位一起来肯定是大事。”
“听说,你们集团新成立了一个战略发展部?”
何雨柱微微挑眉:“方叔您的消息可真灵通。”
“嘿,你们招聘那么大动静,我想不知道也难啊。”老方笑了笑。
“然后呢,这个还有人管啊?”
“老方,你不会说就别说,我来说。”老赵一见老方开口直接带偏,就开口道。
何雨柱给两位老爷子续上茶:“赵叔您说。”
老赵放下茶杯,正色道:“我们俩退下来也有些年头了。平时看看报,下下棋,日子是清闲,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你们成立这个战略发展部,干的活儿,我们听着就对口。研究政策,分析经济,这以前都是我们的老本行。”
老方赶紧接话:“对!我们寻思着,给你当个顾问怎么样?不要工资,就管顿午饭,偶尔喝喝你这好茶就行。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发挥点余热。”
何雨柱愣了一下,看着眼前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心里有些触动,但更多的是顾虑。
“方叔,赵叔,您二位的心意我领了。但这活儿可不轻松,要看大量文件资料,还得动脑子分析。您二位的年纪.”
“年纪怎么啦?”老方眼睛一瞪,嗓门立刻高了八度,“嫌我们老糊涂了?我告诉你何雨柱,论看文件把握精神,你小子手下那些人可比不上我们!”
老赵相对沉稳,但语气也带着不容置疑:“柱子,我们知道你是为我们好。但我们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动动脑子,有点事做,比天天干熬着强。你真让我们什么都不干,那才坏得快。”
何雨柱看着两位老人执拗的神情,知道他们是认真的。
他沉吟片刻,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这样吧,顾问的名分我可以给。但咱们约法三章。”
“第一,您二位不用去部门坐班,相关资料我让人送到家里。第二,每周最多看两份报告,提供些思路和建议就行,具体撰写、跑腿的活儿让年轻人干。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能累着,感觉身体不适必须立刻休息。您二位要是不答应,这事就算了。”
老方和老赵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满意。
“成!就按你说的办!”老方一拍大腿,“放心,我们心里有数,还想多活几年看你小子把黄河带到什么地步呢。”
老赵也微笑着点头:“在家看看报告,动动脑筋,正好。需要查什么旧档案、了解些过去政策的背景,我们兴许还能帮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