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仆少卿柴令武、军器少监房遗爱、晋王长史褚遂良”
此时,一个接着一个名字从称心口中吐出,除了山东士族之外,关陇门阀、勋贵子弟都在其中。
“赵国公、潞国公、陈国公、勋国公褫夺爵位,夷族。”
“河东郡王、巴陵公主、晋安公主、安康公主、新兴公主、高阳公主褫夺爵位,举家发配往崖州。”
“啪!!!”
听到这,李世民昏暗的眼眸中露出了一抹渗人的光芒,双手紧紧的攥着龙椅把手,却还是没有开口。
然而,太极殿的气氛已经变得异常肃杀,一个亲王、一个郡王、五个公主、四个国公,这已经足以震动整个天下,自武德九年到如今,这是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朝堂清洗。
“陛下,臣冤枉!!!”
勋国公张亮还没等东厂番子上前架着他,直接干嚎了起来,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冤枉?”
瞥了一眼,李承乾淡淡道:“你可是认下了五百个义子,教授武艺,兵甲齐备。”
“陛下的子嗣都没有这么多,怎么?你想当皇帝?”
“不,不敢!”
张亮被戳穿之后,整个人瘫倒在地。
五百个兵甲齐备的义子,别说是他一个小小的国公,就算是亲王都不允许拥有。
“赵国公。”
“你可需要辩解?”
就在这时,李承乾目光落在了人群中那道佝偻身影上,那是他的亲舅舅长孙无忌。
“太子殿下、晋王殿下都长大了。”
“妹妹泉下有知,必然欣慰。”
长孙无忌并未求饶,看了看李承乾,再看向李治,苦涩道:“老夫咎由自取,无需辩解。”
身为尚书左仆射、赵国公,他的权势在朝堂之上已经是位极人臣,可他还不知足,想要在陛下百年之后继续操纵下一任大唐皇帝,这本来就是一次豪赌,他输了,仅此而已。
这一刻,他想到了当年,秦王刚刚登基,那一夜,李世民临幸齐王妃,长孙皇后把他召入宫,劝说他放弃权位,当一个富家翁,可他没有答应,时至今日,长孙无忌第一次后悔。
“稚奴。”
“送舅父出去。”
看着长孙无忌,李承乾眼神没有一丝波澜,吩咐道。
“是。”
晋王李治心有不忍,搀扶着长孙无忌一步一步离开了两仪殿。
所有的朝臣、宗亲、勋贵看到这一幕,无不心中颤栗,那可是太子的嫡亲舅父,夷灭三族,多么残忍!
‘辅机!’
倚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亲眼目睹自己昔日最相信的人,陪同自己打天下的大舅子被自己的儿子亲自送入死亡的深渊,再也忍不住了,吐出了两个字:“宣诏!”
称心在李承乾的示意下,打开了第二份诏书,文武百官的视线全都聚焦到了这位雌雄难辨的身影上。
“大唐皇帝诏!”
“朕在位十有六载,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前隋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李氏。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绩,今王又光曜明德以应其期,是历数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太子。”
“陛下!”
群臣无不失声,这是退位诏书。
‘???’
李靖、程知节、房玄龄等贞观勋贵无不面露异色。
因为这封诏书的内容他们早在十六年前就听过,当时的高祖太武皇帝李渊正是以此退位予太子李世民。
时隔16载,恍若昨日,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胜利者是太子,命运的轨迹彷佛回到了原来。
“朕累了。”
“太子,这里就交给你。”
没有理会朝臣的目光,李世民脚步阑珊的起身离开,犹如一条败犬,暮气沉沉。
注视着皇帝远去的身影,所有人的视线再一次聚焦到了太子李承乾身上,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恪、李佑,还有刚刚送别长孙无忌的李治率先出身,跪地叩首。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朝文武百官、亲王宗室、勋贵随之俯首高呼,觐见新帝。
“众卿免礼!”
李承乾毫不犹豫的坐在了龙椅上,接受了群臣的朝拜。
“谢陛下!”
一道道身影这才起身回到了属于他们的位置上,几乎所有人的眼神都极为复杂。
只一夜之间,大唐天下换了一个主人,这未免太不可思议了!
“朕即天命,择司天监选黄道吉日,于渭水畔筑台,上告皇天后土,下知黎民百姓,登基称帝。”
“宗正寺协同办理。”
“遵旨!”
司天监正、宗正寺卿李道宗领受了新帝的第一道诏命。
“太子詹事岑文本领尚书令,太子左庶子马周、太子右庶子李百药分领尚书左仆射、右仆射。”
“太子少詹事张玄素领侍中,东宫左长史许敬宗领门下侍郎,驸马都尉、宗政少卿长孙冲迁左散骑常侍。”
“尚书右丞宇文节迁中书侍郎,台州刺史苏亶迁右散骑常侍。”
“申国公年事已高,不宜过多劳累,封开府仪同三司,其子高履行,东阳驸马都尉,授从三品上秘书监。”
接着,李承乾下达了数道诏令。
“谢陛下!”
念到名字的官员一一出身,欣然领命。
满朝文武百官都清楚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三省六部制是大唐行政体系的核心,三省掌握着朝堂的所有职权,除了中书令房玄龄之外,全部进行了大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