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 省市干部下乡,考核正式开始(1 / 2)全金属弹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月收麦,七月蔬菜熟,然后就是八月了。

一九七八年八月的海滨市,热浪滚滚。

自店公社的土路上,两辆首都吉普卷起漫天黄尘,缓缓驶入公社大院。

车门打开,几个穿的确良衬衫、手提公文包的干部模样的人陆续下车,为首的是一位四十出头、面色严肃的男子。

“封科长,那就是自店公社供销社?”省供销总社政治局的孙干事打量着不远处的一座大院。

灰扑扑的墙上“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标语鲜红,显然是定期描摹了。

封长帆擦了擦额头的汗,点头道:“是的,孙干事。不过我们今天不直接去供销社,先到各生产队走走。”

这是省供销总社派出的考核组,由政治局、劳资科、外事处的干部牵头,由海滨市供销总社政工科、劳资科的副职领导陪同,专程考核海滨市供销总社外商办筹备组工作人员的情况。

他们从月初开始考核,每天考核一人,如今轮到了在自店公社供销社工作的钱进。

孙干事仔细看钱进档案,对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人笑道:“郑组长,这个钱进挺厉害呀,在搬运大队干到了大队长,在供销社干到了主任,相当厉害。”

郑组长皱了皱眉头:“钱进、钱进,这个名字很熟悉呀,韦社长提过他,我有印象。”

“封副,我记得这是你们政工科最看好的干部?他倒是出乎预料的年轻,今年才26岁呀。”

封长帆明白两人的意思,这是在怀疑钱进背后有关系,是走关系升职的。

他对此早有准备,拿出一袋档案递给郑组长:“您看一下他的详细履历,这是一位很出色的同志,非常优秀,干一行爱一行。”

“他在从事搬运工工作的时候就屡立功劳,升职为大队长后,更是立功不断,曾经多次接受了联合单位的表彰。”

‘联合单位’这四个字他着重加大了音调。

郑组长自然能听懂他的潜台词:

钱进没有什么关系,否则也不会立功让多个单位联合表彰。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他的背景大的很,大到能影响多个单位帮他找机会立功,大到多个单位可以帮他开表彰大会。

可是这样又有个问题出现了。

如果有如此深厚的背景,何必从搬运工起步呢?

要知道搬运工那是真真实实需要出大力的工种,而且立功机会少、在领导面前露脸机会少,很难晋升。

另外现在任何单位入职后,基本上都没有调岗机会了。

钱进之前想调销售岗或者采购岗就很难,还是机缘巧合碰到了改革开放在即,供销总社在市一级增设新科室,要考核他才得以给他转岗。

郑主任和孙干事等人都明白其中道理,他们全是老供销,封长帆不需要多说,点一下后他们便没有了疑虑。

另外封长帆还给进一步做了解释:“调钱进同志来自店公社供销社上班是有原因的,他是省外商办和我们单位开会后,领导讨论出来的重点观察人才。”

“我们安排他来到基层的供销社,一是想看看他的一线服务意识,二是想看看他面对单位内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的情况下会怎么处理。”

郑组长点头:“这事韦社长跟我提过,他处理的不错。”

封长帆说道:“是的,相当不错。”

“贪污犯马德福被他一手挑落马下,不止如此他还成功从基层生产队入手,发动群众控诉分销站的负责人——这都是马德福的心腹。”

“钱进获得了马德福的贪污犯罪和收受贿赂的证据,又将分销站负责人发展成了控诉马德福的证人。”

“就这样,他成功将马德福送入了监牢,晋升成为了供销社主任。”

孙干事闻言惊叹:“是个人才,有机会得让他当面汇报一下这个工作。”

“这个机会只能等以后了。”

为了掌握外商办筹备组成员在新岗位上的真实情况,他们考核过程中不通知成员本人,而是通过地方关系直接深入基层了解。

考核组一行五人,在封长帆的带领下先进入公社报备了行程。

这年头农村可不安全。

车匪路霸时有出现,经常有人在乡村地区出事。

今天公社书记不在家,主要领导班子去县城开会了。

不过封长帆等人不需要公社领导陪同,他们需要的是公社治安员。

报备行程后,公社联系治安所,刘建国亲自给省城来的领导保驾护航。

他们首先来到了离公社最近的七道生产大队,这是郑组长找到的关系。

路上刘建国一个劲看郑组长。

郑组长笑道:“怎么了,所长同志,我脸上开花啦?”

刘建国嘿嘿笑:“不是,领导,我看您面熟。”

郑组长闻言笑而不语。

他们赶到大队的时候正是上午九点多,社员们已经下地干活去了,只有几个老人和孩子在树荫下乘凉。

“老同志,程家栋去哪里了?”郑组长客气的问。

有老人眯着眼睛看向他们,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郑组长笑道:“我是程家栋的朋友,以前他去省城看病就是在我家里住的……”

“知道了,省城的大官!”老人顿时明白了“大栋前年去省城回来,可没少说省城的情况,还大大的感谢你,说你是好官。”

郑组长摆摆手:“上班的时候工作属于官员,不上班的时候我跟你们一样,两个肩膀夹个脑袋,就是个老百姓!”

老人笑道:“从这句话就能听出你是个好官,好官才这么想,我们公社供销社那个钱主任,他跟你差不多,好说话,不把自己当个官,就爱跟咱老农民蹲在村口唠嗑。”

一听这话,几个人挠头。

误打误撞,直接切入主题了。

这样孙干事给领导递了个眼神,领导点点头。

于是孙干事蹲下身,和一位正在编筐的老汉搭话:“大叔,这个钱进是你们供销社的主任?我们来的路上在汽车上听过有人说起他,可是听起来口碑不太好啊。”

老汉眯起眼睛打量着这群干部,手上的活计没停:“钱主任口碑不好?你这是给我说笑话,他口碑不好谁口碑好?”

“准是领导们听了那个什么,就是马德戈比亲戚朋友或者李卫国、韦全民他们那些狗东西的亲戚朋友的话。”又有个老汉说道。

本来在玩闹的孩童听到这话纷纷嚷嚷起来:

“马德戈比,不是东西!扣老百姓衣,吃老百姓鸡!”

封长帆摆手说:“小朋友们,不能说脏话呀。”

编竹筐的老汉笑道:“一看就不是我们本地人,这不是在说脏话,这是在说顺口溜。”

又有老汉捋须说:“马德戈比不是骂人那句话,是个外号,以前供销社主任马德福的外号。”

“马德福名字挺好,可他不干人事,我们老百姓给他起外号叫马德戈比,因为他做人做事真是他马德戈比。”

“为什么顺口溜里说他扣老百姓衣、吃老百姓鸡?因为他仗着自己是供销社主任,方方面面的克扣老百姓东西,而且他喜欢下乡,下乡就去各大队喝酒,净祸害老百姓!”

孙干事震怒:“还有这样的人?”

郑组长摆摆手:“你经常下乡就知道,这种干部太多了。”

“老哥,说说现在,现在供销社怎么样了?”

老头立马说:“那可比以前强太多了。”

“哦?怎么个强法?”劳资科的李科长掏出笔记本。

“钱主任来了以后,酒不掺水了,饼干也不潮了。”老汉用粗糙的手指比划着,“以前的马德福,那酒兑得,喝一口能淡出鸟来!”

“那时候的饼干你买了软塌塌的,送亲戚你都不好意思,可要是不买吧也不行,对吧,总不能亲戚来一趟你叫人空着手走。”

“现在不一样了,嗯,现在你去买饼干点心吧,又脆又香又好吃。”

孙干事笑道:“这是怎么回事?”

老头诧异的看他,直接的说:“你就算是城里人,也不该没有这样的生活阅历。”

“饼干桃酥吸潮,要是你不密封保存,它吸收了空气里的水汽变软了也变沉了……”

孙干事不因为老头说话直接而尴尬,他恍然道:

“明白了,供销社把饼干吸潮增重,这样可以多卖几个钱,马德戈比主任便可以贪污一点钱。”

“可不是一点,那不少呢,他不光饼干这么干,其他点心茶食也是这么干。还有白糖红糖,都这么干。”老头们说的愤愤不平。

“还有那个尿素化肥的,他也打开袋子来吸潮,尤其是下雨天,特意放到门口去吸潮……”

孙干事怒道:“这样怎么能行?化肥尿素一旦潮湿板结很容易变质呀。”

“他管这个那个的?”老头轻蔑的笑,“他只管自己足称足两的把化肥尿素给生产队交了,至于管不管用他不管。”

麾下有如此干部,封长帆这位政工领导也感觉脸上无光。

他咳嗽一声说:“聊钱进,聊现在的供销社……”

提起现在的供销社,一帮老汉眉飞色舞:

“现在的供销社没的说,人家是正儿八经的领袖精神武装起来的战士,人家正儿八经给老百姓服务。”

“不管什么东西人家给你按照规章制度弄的好好的,饼干盒子天天紧紧盖着,他还要求压上十斤的铁饼。”

“对,每次去称饼干,他给多送五钱八钱,但他可不是让老百姓占公家便宜,怎么回事呢?这饼干都有耗损,最后会有饼干碎渣,以往马德福都自己泡水当早饭吃了,人钱主任都平均的分给顾客了。”

“再说说这个化肥尿素什么的,大队去散称,人家当场给你检查水分,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水分,钱主任平时要求合作商店必须得把农肥干燥保存,袋子上标注多少公斤就得是多少公斤!”

老汉们将类似的事情说了一通又一通。

他们平日里没事干,就喜欢待在村口树下八卦消息,所以他们知道的消息真不少。

后面程家栋被人叫过来了。

老头看到郑组长后急忙伸出双手:“这不是省城的领导?领导你来了?哎呀,我好几次去找艾校长问你情况,想知道你啥时候来,好给你报恩。”

郑组长一手跟他握手一手拍他肩膀,说道:“客气什么?哪有什么报恩的说法,我能给咱老乡帮点忙我自己也高兴。”

“走,去你家里坐坐?”

程家栋老汉拉着他的手激动的说:“一定要来坐坐,都到家门口了怎么能不进去坐坐?中午头我管饭。”

郑组长摇头:“这很不巧啊,我时间不够用,这次就是过来看看,后面还得去其他地方忙工作呢。”

调研组进入老汉家里。

老汉家里情况还不错,三个儿子都是队里的强劳力,平日里给他送口粮给他收拾老屋,调研组成员进门后点头。

程家栋给他们倒水,拿出一盒茶叶给他们泡茶。

他乐呵呵的笑着说:“天气热,我真不知道领导会来,家里没准备个西瓜什么的。”

“大热天喝茶叶水不大合适,不过这是绿茶,人家说喝了能防暑呢。”

有个年轻工作员帮忙泡茶,闻了闻茶叶后说:“老同志你家里条件真不赖,这茶叶很不赖。”

程家栋笑道:“我家里条件那么回事,饿不死就是了。”

“这茶叶确实不赖,这是我们公社供销社主任送的茶,绝对好东西,城里人送干部喝的东西。”

孙干事奇怪的问:“这钱主任还给你家里送茶叶?”

程家栋笑着摇头:“没给我送,给我邻居送了。”

“我邻居家里大儿子51年牺牲在北高丽,只剩下两个闺女,但两个闺女嫁出去了,平时有些不方便,我家里就过去帮个忙。”

“四五月份那阵,钱主任从城里街道还有工厂单位拉了赞助,买了米面粮油、烟酒糖茶这些生活用品,给我们公社的什么五保户什么军烈属都送了一份。”

“我邻居觉得我家人不错,分了我家里一些东西,等于我跟着沾了光,哈哈。”

孙干事看向郑组长。

郑组长沉吟一声,把今天的真实目的说了出来。

得知这是供销社干部来调查钱进的工作情况和为人情况。

老汉知道后一拍大腿:“领导,你是救过我命,不是你给我找省城大夫开刀我早死了,所以我不可能糊弄你。”

“然后你让我说心底话,那我就得说这个钱主任真是好人好干部,钱主任常下乡来问我们需要啥,真是老百姓需要啥,他就跟上级单位要啥。”

“6月那不是收麦子吗?他还专门去县城调剂借来了一台收割机,说来你们都不信,他自己开的那个收割机,因为我们公社没有会开的。”

“我们在地里忙活,人家钱主任也来地里忙活,哪个队里困难他就开车去哪里,据说他还是自己掏腰包来解决的柴油费,反正真是给我们好些生产队解决了大问题!”

一行人听懵逼了。

唯独封长帆和刘建国咧嘴笑。

刘建国忍不住说:“各位省城领导,我是公社的治安所所长,钱进是公社供销社主任,按理说这里我不该多嘴,因为我俩属于同事,我说话可能牵扯到一个不公正不客观。”

“但老话说举贤不避亲,我没什么文化不知道这句话用的对不对,反正一个意思,钱主任真是好干部,不管你们怎么判断我的动机,反正我就要说,他是这个!”

刘建国竖起大拇指,程家栋也跟着竖起大拇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