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我们……”
高延寿与李思远对视一眼,欲言又止。
虽然他们从被扣留在大唐那天开始,就预感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大唐攻伐高句丽的叛国者,但却没有想过会这么快。
因为一场灭国之战,靠的不是强大的军事实力,而是强大的后勤补给。
军事实力再强大,没有强大的后勤补给,一遇到战争陷入焦灼的情况,再强大的军队也会失败。
这也是隋朝四征高句丽失败的主要原因。
要知道,隋朝第一次征伐高句丽的三十万军队可是隋朝统一天下的精锐之师。
而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军队,就算不全是精锐之师,也有百万之众。
这样大规模的军队都没有攻下高句丽,由此可见,高句丽那个地方是真的很难打。
不仅地势复杂,自然灾害频发,还有高句丽作为扶余人后裔的认同感。
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隋朝这边。
而且庞大的军队同样需要庞大的后勤。
很明显,隋朝征伐高句丽的国力,绝对是满足不了百万大军的后勤消耗的。
所以,从前车之鉴考量,无论是高延寿,还是李思远,都不觉得大唐现在的国力能支撑一场灭国之战。
而李承乾似乎是看穿了他们的想法,又淡淡道:“你们觉得我大唐会像隋朝那样失败,对吗?”
“这个……”
高延寿二人再次对视一眼,却听李思远率先开口道:“以太子殿下的谋略和眼光,绝对不难发现这里面的艰难,就算我们都认可太子殿下火器的强大,但要灭掉一个国家,谈何容易!”
“是啊,太子殿下,就算我们愿意帮助您,也顶多为您提供高句丽的地理环境,以及国内的局势,这些并不能起到灭国的作用!”高延寿也神色复杂的附和道。
“能不能灭国,不是你们说了算,我只是想告诉你们,我大唐不是隋朝,隋朝不能灭的国,我大唐能灭,隋炀帝不能完成的功绩,我能完成。总之一句话就是,我的大唐,今非昔比,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李承乾平静而淡漠地说道:“从今天开始,我要你们加入锦衣卫,培养高句丽细作,半年之内,至少渗透八成到高句丽。”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分化高句丽王和渊盖苏文,迫使渊盖苏文弑君!”
“啊?这……”
高延寿与李思远闻言,吓了一跳,心说这怎么可能?!
渊盖苏文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弑君吧!
却听李思远急忙道:“太子殿下,渊盖苏文实力强大,我们是认可的,但要迫使他弑君,恐怕很难!”
“是啊太子殿下,渊盖苏文现在已经是高句丽的'大对卢'了,也就是你们中原王朝的丞相,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根本没必要背负弑君的骂名啊!”高延寿也不太理解的说道。
李承乾则有些好笑的看着他们,戏谑道:“连你们这样的货色都敢打高句丽王的主意,想要取代高句丽王。说明高句丽的王权早就衰落到谷底了。那你们凭什么觉得,渊盖苏文不敢弑君?”
“还是说,你们小瞧了权力的诱惑?”
“这个……”
高延寿与李思远闻言,不由尴尬地低下了头。
却听李承乾又淡淡道:“如果你们多读点中原历史,就会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臣子的权力一旦达到顶峰,即使你不想更进一步,你底下的人也会推你上去。”
“这也是中原君王最惧怕功高震主的原因!”
“渊盖苏文从他父亲渊太祚任'大对卢'的时候,就见识过权力的诱惑,现在他又拥有了更大的权力,那么,他与高句丽王的矛盾就不可避免,只要高句丽王首起杀心,他必定反扑弑君!”
“而一旦他弑君,我就可以利用舆论的力量,让高句丽变成群雄逐鹿的战场,逐个击破!”
“这……”
高延寿与李思远听完李承乾的策略,整个人都惊呆了。
但李承乾的话还没有说完。
只见他又似笑非笑的看着二人,悠悠道:“渊盖苏文掌控着高句丽最强大的顺奴部,但高句丽可有五部,如果我大唐以宗主国的身份,分封五部首领为王,你们说他们还会支持渊盖苏文吗?”
“这这这……”
高延寿与李思远震惊得无以复加,感觉自己脑子都不够用了。
而李承乾则没有继续跟他们聊下去的意思了,只是淡淡地道了一句:“男人就该干男人该干的事,你们预谋夺位,不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吗?难道孤还给不了你们?”
“岂不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
高延寿二人闻言,心头大动。
但李承乾的身影却渐行渐远,因为他知道,像高延寿二人这样的人,家国情怀纯粹是扯淡,真正打动他们的,只有利益。
否则他们也不会勾结吐谷浑,吐蕃,甚至突厥,谋朝篡位。
“太子殿下!”
谢偃刚见到李承乾走出来,便立刻迎了上去。
却听李承乾笑着道:“谢副总管,你做的不错,确实是个人才!”
“呵呵,太子殿下过奖了,这都是下臣分内之事!”
谢偃笑着朝李承乾行了个礼,又试探性地道:“不知太子殿下接下来有何打算?”
“这……”
李承乾迟疑了一下,正准备思索,忽地感觉谢偃这句话问得有些突兀。
因为谢偃初来乍到,按理来说,只需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即可。
而以谢偃的聪明才智,他不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藏拙,什么时候该表现,除非他对接下来的事很有信心,甚至断定自己肯定会重用他。否则,如此突兀的表现自己,只会适得其反。
想到这里,李承乾对谢偃产生了一丝好奇,表面却淡淡地问道:“谢副总管有什么高见?”
“呃,这个……”
谢偃张了张嘴,刚想谦虚两句,却被李承乾挥手打断了:“在太子府,有什么就说什么,不管你是东宫属官,还是太子府仆人,我都一视同仁,只要是人才,我都会重用!”
“太子殿下英明!”
谢偃连忙作揖,旋即壮着胆子朝李承乾道:“不瞒太子,下臣觉得,鸡蛋还是不要放在一个篮子的好!”
“哦?”
李承乾眉毛一挑:“什么意思?”
“回太子殿下,之前你的计划是打算利用我大唐淘汰的武器装备,诱导他们自相残杀,从而图谋倭国的矿藏!”
“后来高句丽战事突起,你又增加了一个条件,让他们帮我大唐建立军事基地。”
“可下臣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能将建立军事基地的事,完全交给犬上御田锹他们!”
“嗯,你且详细说来听听!”
听到谢偃的回答,李承乾沉吟似的点了点头,又朝谢偃抬手示意。
却听谢偃继续道:“是以,下臣以为,太子殿下应该召见苏我静香,将你的计划完全告诉她。”
“并许给她同样的条件。”
“如果苏我氏配合大唐修建军事基地,那么大唐会继续支持苏我氏,如果苏我氏不配合,那么大唐就会支持舒明皇子。”
“如此一来,不管是舒明,还是苏我氏,都会不予余力的帮大唐建立军事基地,甚至会争相建立!”
“可是,苏我氏知道舒明想杀他,难道不会先下手为强吗?”李承乾皱眉问道。
谢偃笑着摇头道:“不会,他如果知道这消息是太子殿下告诉他的,绝不会除掉舒明,反而会继续留着他。因为最恐惧的敌人,不是已知的敌人,而是未知的敌人。”
“嗯,有道理。”
李承乾颇为认可的点了点头,又道:“那你怎么保证他们一定会争相为我大唐建立军事基地呢?”
“这个……”
谢偃尴尬了一下,旋即有些古怪的道:“请太子殿下恕罪,不是下臣无礼,而是下臣觉得,倭国人其实挺贱的,下臣越是贬低他们,他们反而越顺从,所以……”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