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
通州,马头集渡口。
随着殷正茂、沈念一行来到停靠在北运河畔的漕船前。
时年三十八岁的通州州判兼通州段管河州判丁元植身穿七品官服从漕船上走下来。
其身后。
跟着一大批手持篙、橹、扁担、短棍等工具的百姓。
与此同时。
锦衣卫百户石青带着一众锦衣卫将殷正茂与沈念围在中间。
谁出事,这两人都不能出事。
通州千户孙师亮带着一众手持刀枪、弓箭的兵卒,已经做好了动手的准备。
就在双方距离约有五十步左右之时。
丁元植转过身,示意跟随他的百姓不可再前行。
这些百姓停下后。
丁元植大步走到距离殷正茂和沈念约有十余步的地方。
他先是看了殷正茂一眼。
他未曾见过殷正茂,但却见过张居正、吕调阳与马自强,故而看到官服,一下子便猜出来者乃是内阁新晋阁臣,户部尚书殷正茂。
随即。
他与沈念目光相接,虽多年未见,但二人仍能第一眼就辨认出对方。
他看到沈念后,有些惊诧。
没想到沈念一个翰林官会从禁中来到这里。
当即。
丁元植双膝跪地,高声道:“通州州判兼通州段管河州判丁元植,参见殷阁老,参见沈侍讲!”
他在此时还能如此守官礼,显然不是要造反。
殷正茂朝前走了数步,冷声道:“丁元植,你既仍向老夫行官礼,说明你还承认自己是朝廷命官,速速将船上那四人放了,然后令漕船之上的百姓统统下船,之后再回话!”
丁元植抬起头。
“殷阁老,恕下官难以从命,烦请您听完下官的话再说。”
殷正茂瞪眼道:“你绑着他们,便是组织暴乱者,是大运河上的反贼!老夫对待反贼,不会谈判,只有剿灭。速速放人,然后令所有百姓下船,当下你没有资格与老夫谈任何条件!”
殷正茂身上的杀气甚重。
他代表朝廷而来,自然不可能向一名从七品的州判妥协。
听到此话,丁元植还未动。
后面的百姓们便迅速围了过来。
其中,一名头发花白,脊背佝偻,看上去年逾古稀的老者,举着一根扁担,指着殷正茂骂道:“你……你……你若敢伤害丁州判一下,我们……我们就与你拼命!”
“对,拼命!”后面的百姓举起手中的武器,纷纷喊道。
殷正茂微微皱眉。
这就是暴动,就是与朝廷为敌,若不以凌厉手段重惩,根本无法解决。
这时。
通州知州汪义突然重重推了一下通州千户孙师亮。
孙师亮猝不及防下站到了殷正茂的面前,其连忙拱手道:“末将全听殷阁老差遣!”
殷正茂看向丁元植,再次瞪眼道:“放人还是不放人,下船还是不下船?”
丁元植面色坚决地摇了摇头。
殷正茂不由得勃然大怒,道:“立即将丁元植抓起来,有敢阻拦者,乱刀打退,有持器械反抗者,可就地击杀!”
殷正茂深知漕运的重要性。
见这些百姓如此猖狂,不由得要立即将他们的主事者丁元植抓起来。
顿时。
后面的兵卒动了,前面的百姓皆手举各种工具将丁元植保护起来。
一场械斗,转眼间就要爆发。
沈念连忙朝着殷正茂道:“殷阁老,丁元植乃是我的同年,能否容我劝他一句?”
殷正茂微微点头,然后伸手示意一众兵丁暂且不动。
沈念朝前走了两步。
“培初兄,百姓们一旦动手,便成了反民,每个人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你忍心让如此多的家庭破裂?”
“你既然要寻内阁阁臣谈判,那便无心造反,你应该相信殷阁老能为你主持公道,无论你有任何难言之隐,今日都会得到妥善解决!”
“这四人若该死,绝对逃不过朝廷的制裁,你穿着这身官袍,便以官员的身份与殷阁老好好聊一聊,相信朝廷,当下,你只能相信朝廷,相信殷阁老!”
丁元植思索了片刻后,看向沈念。
“子珩,我愿自缚双手,以罪臣之身,来到你们面前,接受殷阁老的审问,但那四人不能放,朝廷不让他们死,我今日也要让他们亡!”
“至于船上的百姓,你放心,他们不会烧漕粮的,我放话称他们烧漕粮,只是为了让朝廷重视,他们以后还是要靠着漕运生活的。”
听到此话,沈念扭脸看向殷正茂。
殷正茂点了点头。
丁元植以罪臣之身来到他的面前,谈判便变成了审判。
外加百姓不会烧毁漕粮,殷正茂悬着的心也缓和下来。
片刻后。
丁元植与后面的那个年逾古稀的老者低语数句后,令一名百姓绑住他的双手,然后朝着殷正茂走来。
通州千户孙师亮迅速命两名兵卒将丁元植押了过来。
“设公堂,问案!”殷正茂高声道。
顿时,两张桌椅搬了过来。
殷正茂坐于正中间问案,沈念则负责记录供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