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9章(1 / 2)鹿子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广交会主营出口业务, 但偶尔也会从中间商那里进口一些产品。

叶满枝前几天就听说过,杂品小组跟一位意大利中间商签了一笔很大的陶瓷和窗帘出口订单,同时又从人家那里购买了亚麻布和绣线。

双方有来有往, 能维护与大客户之间的关系。

米勒是西德最大的中间商之一,而西德的制造业似乎挺先进的。

叶满枝便生出了采购浓缩果汁生产线的想法。

她觉得米勒兴许会成为自己的大客户。

是以, 她这回下了血本, 请伊万诺夫和米勒在小圆桌落座后, 拿来了一盒红烧猪肘罐头, 一盒炒三丝罐头,还拿了两瓶招待客户的啤酒。

炒三丝是南京罐头厂生产的, 而红烧猪肘子是他们滨江第一食品厂的。

叶满枝这次来广州, 只带了三个猪肘罐头, 全是在去年的火灾之前生产的。

罐头的密封条件好, 保质期长,应该还能吃。

“听说西德那边很喜欢吃猪肘子, 伊万诺夫先生和米勒先生, 我也请你们尝尝我们的红烧肘子罐头。”

伊万诺夫拿起罐头盒仔细端量, 疑惑道:“我好像没在陈列架上见过这种产品。”

叶满枝打起了哈哈:“这种罐头是我们给大客户定制的。”

大跃近那几年, 厂里将不少特色菜制作成了罐头, 红烧肘子就是其中之一。

但红烧肘子成本高, 又不畅销, 加之前些年物资紧缺, 这种罐头就渐渐停产了。

她给三人到了啤酒,与客人们碰杯后, 笑着问:“米勒先生,您打算采购哪种水果的浓缩果汁呢?”

“浓缩橙汁、橘子汁、草莓汁和番茄汁。”

叶满枝端酒杯的动作微顿,旋即又神色如常地笑道:“我国盛产橙子、柑橘和草莓, 番茄的种植面积更是可观,如果能引进一条生产线的话,为您提供这几种浓缩果汁不成问题。”

伊万诺夫将她的话转述给米勒,两人用英文叽里呱啦讲了半天。

不知在商量什么,叶满枝有点后悔,早知道应该把余幽芳请来一起谈判的。

她默默等了一会儿,然后就听伊万诺夫说:“米勒先生需要跟国内联系一下,寻找浓缩果汁生产线的制造商。但是,叶,西德的制造业已经进入自动化了,他给你的报价也许不低,而且还可能抽成。”

叶满枝笑着颔首说:“米勒先生是中间商,要抽成是正常的。”

中间商嘛,肯定要两头赚。

她也没指望人家做白工。

要是能拿到世界最先进的生产线就更好了。

国内的制造业在这一块儿还是空白,他能弄来的设备越先进,越容易让上级松口允许他们引进这条生产线。

只要米勒有意向以这种以物易物的方式合作,那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再谈。

叶满枝又与客户吃吃喝喝了一个小时。

将客人送走以后,曾经接待过米勒的魏林凑过来问:“小叶,那个西德客户是不是采购浓缩果汁的?”

“对,他好像转悠好几天了。”

魏林无语道:“咱们没有浓缩果汁的货源,你跟他聊那么久纯属浪费时间。”

叶满枝没提那条生产线的事,呵呵笑道:“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看看他有没有其他采购意向。”

她心里揣着事,当天闭馆后,约上余幽芳一起溜达去了珠江边。

陈列馆距离珠江不远,她俩最近几天下班后总去岸边,从货郎艇上买水果和海鲜粥吃。

一块钱加四两粮票,能让她俩分吃一大碗海鲜粥。

她们来广州出差有差旅补贴,下班后的这顿小奢侈,是她俩每天最期待的时光。

叶满枝坐在小板凳上,将她与米勒的谈话转述给了余工。

余幽芳一听便拧眉说:“即使真的引进了这条生产线,也未必能落进咱们厂的口袋。”

“对呀,刚听说他要采购浓缩橙汁和橘汁,我就觉得有点悬。咱们滨江那边可以大面积种植番茄和草莓,生产番茄汁和草莓汁不成问题,但橙子和橘子却不适合种植。”

有句话叫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橘子适合在淮河以南种植,在淮河以北就不是那个味了。

橙子也差不多,这两种水果都不适合在滨江大面积种植。

余幽芳搅着碗里的粥说:“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市场,橘子味和橙味汽水都是主流,那位米勒先生主要采购的产品肯定是橘汁和橙汁。如果把生产线放在滨江,那咱们还得从产地调运橘子。”

滨江厂不嫌费功夫,但现在全国一盘棋,上级肯定要优先选择坐拥原料产地的企业。

她们在原料供应这方面委实没什么优势。

所以,即使叶满枝将这条生产线谈了下来,也是给他人做嫁衣裳。

见她与自己观点一致,叶满枝泄气地说:“要不我把这件事上报给组长吧?让她派人去跟米勒谈,反正我不会说英文和德文,跟米勒交流还挺费劲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