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5章(2 / 2)鹿子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起床又恢复成沉着冷静的小叶秘书,从容不迫地去上班了。

她这边因为一个出差的消息激动得不行,而夏竹筠那里,自从那天说过一嘴之后,就再没提过出差这一茬。

在滨江市内调研了十多家企业以后,夏竹筠又挑了几个其他专区的大型工厂调研。

调研行程全部结束,她独自在办公室里待了两天,亲自动笔写调研报告。

就在叶满枝怀疑领导也许把出差这事忘了时,夏竹筠突然在班子会议上提出了一个观点——

从去年开始,全省集中力量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到今年上半年,各项事业出现了明显健康的发展势头。

我省应该继续高举主席思想红旗,自强不息,乘胜前进,以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为中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竞赛。

除了省内同行业间的厂际竞赛,还要联系外省市的兄弟单位进行竞赛,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

为了庆祝轻工系统十周年纪念,省优产品评比活动已经全部结束。

建议所有获得“省优”称号的企业,都要与外省市企业开展同产品竞赛,签订比学赶帮协议。

在省际竞赛中取得佳绩的企业,将得到省工业厅的专项资金扶持,以期为本省打造出多个全国知名的名牌产品。

她这个想法暂时只在班子会议上提了提,选择哪些行业、企业、产品参加竞赛还没确定,外省市有哪些企业愿意参加竞赛也未可知。

一切还在萌芽阶段。

但是不知哪里走漏了风声,好几个企业领导,甚至是市、专领导,都跑来工业厅打听消息。

然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去年刚因为省优评比而到处跑动的企业领导,今年又闻风而动了。

“张厂长,夏厅正在会客,我给您泡杯茶,您稍等一会儿吧。”叶满枝微笑接待着今天的不知第几位访客。

秘书室里原有的三把椅子已经被坐满了,新来的张厂长只能在门口站着。

张厂长客气道谢,端着杯子站在她的办公桌旁边,低声打听情况:“叶秘书,能得到专项资金的名额有几个?现在确定了吗?”

“还没定呢,省厅连正式通知都没下达,大家也太心急了。”

“狼多肉少,不急不行啊。”

叶满枝心说,你们搞生产的时候如果也能这么积极,夏厅就不用绞尽脑汁搞这个省际竞赛了。

张厂长想跟小叶秘书套套话,可是面对这样一个年轻女秘书时,他又有点麻爪。

其他领导的秘书都是男同志,他递个烟就能打开话题。

如今遇上年轻女同志了,瞧着不像是会抽烟的样子,他在身上摸了一圈,也没找到什么像样的东西。

只能干巴巴地问:“小叶秘书,你就给我们透个底呗?对扶持名牌这件事,领导到底是怎么想的?”

没收到任何东西的小叶秘书,竟然还真的给他交底了。

“张厂长,这么跟您说吧,领导们想通过这次活动一箭双雕。”

“哦哦,怎么个一箭双雕法?”

坐在旁边的其他企业领导也竖起了耳朵。

“第一当然是希望各厂都能通过这次竞赛,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了。竞赛时间不会太长,三个月或半年,就能见分晓。”

几位厂长颔首,这是他们早就知道的。

叶满枝压低声音继续说:“第二嘛,是想趁机为咱们省打造几个名牌产品。提起上海的产品,咱们几乎张嘴就能来吧?永久牌自行车,冠生园大白兔奶糖,益民饼干,英雄牌钢笔。天津的知名产品也挺多吧?飞鸽牌自行车,牡丹牌缝纫机,白玫瑰内衣。但是说到咱们这里呢?工业发展得挺红火,却没什么标志性产品。”

张厂长是滨江缝纫机厂的,自打产品得了省优以后,说话的口气都比从前大了三分。

听了她的话,不由反驳道:“咱们滨江也有不少好产品,我们厂生产的缝纫机,不比牡丹牌的差。”

叶满枝深以为然地颔首:“嗯,你们厂的缝纫机确实很不错,否则也不会被评为省优啊。领导有意跟天津的缝纫机厂展开竞赛,张厂长,到时候咱们省缝纫机行业的面子就靠您撑住了。”

张厂长:“……”

“不过,大家也要做好思想准备,省里扶持名牌产品是有条件的。不但要在比学赶帮超活动中取得佳绩,还要在技术革新上有突破。”叶满枝乐呵呵道,“您知道的,狼多肉少,专项资金只有那么多,省里当然要扶持最容易出成绩的。”

这是夏竹筠上任后的第一个大动作,要是专项资金拨出去,却连个水花都没看见,绝对会被有心人看笑话。

叶满枝在秘书室里接待了一拨又一拨客人,这番话也被她说了好几遍。

有些人知难而退提前离开了,有些人则继续在办公室门口坚守。

忙碌了两天以后,夏竹筠问:“办公室那边订好车票了吧?”

“定了这周五下午的火车票。”叶满枝尽量克制着自己的激动心情。

“行,那你做好准备吧,咱们周五就出发。申请参加社会主义竞赛的企业挺多,但外省市的竞赛对手,要由省里出面联络。咱们这次去北京,尽快把这件事落实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