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夸耀与漏洞一更
石介一直引以为傲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被宋煊三言两语给打击的破碎了。
以至于他现在很长时间都在迟疑。
难不成自己从一开始就走在了自以为正确的路子上,实则是错误的。
否则自己的内心如何能被宋煊轻易说破了呢?
扪心自问,石介一直都觉得自己内心十分强大。
自己不享受口腹之欲,也不喜穿华丽衣着,住处更是能遮风挡雨就可。
方才宋煊一直都在说自己是在没苦硬吃,真正的磨砺心志的路子并不是这样的。
石介一直都觉得自己道心坚硬。
在他后来求学于范仲淹考中进士,十几年后开创书院,积累了大量经验。
后到太学担任讲师,生徒由几十人一下子就激增至数千人,太学之盛,自此开始。
尤其是石介还是宋初三先生之一,经历过五代十国的纷乱,石介重新梳理了“儒道”脉络直追系到韩愈、孟子,属实是儒学复兴以及理学的奠基人。
纵然是比他有名的二程以及朱熹都得站在他的肩膀上扛着儒学大旗前进。
石介又是范仲淹的改革派的笔杆子,大肆攻讦反对革新的夏竦。
结果因此得罪了夏竦,后在夏竦的一手操纵下,大力抨击改革派,石介成为众矢之的,受到许多抨击。
石介到底还是心性不够坚强。
受到如此大的打击一下子就病死了。
就算石介死了,夏竦也没打算放过他,而是说石介假死,私自往契丹借兵去了,朝中又有富弼做内应。
既打击了富弼,又能公然发棺验尸,侮辱石介以及其家族。
尤其是开馆这种事在古代被认为是极其严重的不道德行为。
然后宋仁宗下了两次命令去验证这事,前后被杜衍、吕居简、龚鼎臣所保。
直到最后吕夷简一锤定音,给赵祯出了主意,皇帝才明白是夏竦的诬陷,此事才算作罢,释放了石阶的妻儿老小回乡。
石介自认为自己磨练的很好,可实际上遇到点难事,就道心崩碎。
足以证明他的法子屁用没有。
宋煊见石介在一旁不言语,他自顾自的在那里继续练笔。
石介站起身来,想要与宋煊道谢,却见他写在纸上的话,当即念出声来:
“纵使前路荆棘满布,我亦持剑而行,这天下,从无注定的败者,只有不敢拔剑的懦夫。”
石阶忍不住询问:“这是十二郎写给我的话吗?”
“当然不是。”
宋煊放下手中的毛笔:
“如此中二的话,俺是写给苏三郎瞧的,他目前这个岁数倒是喜欢,俺可不知道你喜欢什么。”
石阶脸色有些黯然,他再次道谢:
“我先回家一趟告知我父母此事,然后再回来,多谢十二郎的款待了。”
“嗯,俺知道你要走。”宋煊从一旁掏出一个钱袋放在桌子上:
“看你平日里销不大,路上当作盘缠用,也好好想一想自己还要不要过这种假装贫苦,实则对自己心性并没有太多帮助。”
“有时候无需可以寻找,生活总会时不时的给你一巴掌,就足够磨练你的心性了。”
“多谢十二郎的良言与善举。”
石阶这一次倒是没用拒绝宋煊的好意。
方才的那些话他一直都萦绕在脑子里。
自己为什么要拒绝别人的好意,如此一来才是最容易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利于心性的成长。
“这一次来回路上,我定是要用心好好感受一二真正的生活。”
宋煊瞧着这个活的矛盾的人离开了。
他站在二楼窗口,思考着接下来如何应对应天府通判顾子墨。
东京皇城内。
曹利用带着窦臭的遗书回来了。
这下子丞相们集体哑然。
大家谁都没有料到窦臭竟然如此刚烈。
他根本就不想等着朝廷革职的命令下去,而是要把翰林学士这个职位带进棺材里去。
但如此行为,当真是让太后刘娥都有些恼火。
这不是又给了旁人攻讦自己的理由?
刘娥还打算今后要穿龙袍上殿呢。
为了所谓的公平派人去处理仗势欺人的窦氏子弟,那也是为她后续的步骤积累名声。
谁承想窦臭竟然用他自己的命,把大家提前摆好的桌子,全都给掀了。
现在还要捏着鼻子瞧着他写的血书。
当真是恶心人恶心到家了。
血书是什么很好闻的味道吗?
他活着的时候浑身散发着臭味恶心人也就罢了。
死了也不安生,继续拿恶臭的味道来恶心人。
刘太后看见血书有些犯恶心,直接让宦官拿走,也不要给年轻的官家看,免得。
让那些宰相们瞧瞧窦臭的恶心发言就行了。
年轻的赵祯也是没用料到,一向以臭闻名的窦臭,会做出如此恶心人事情来。
他觉得这件事是不对的。
朕的命令还没用下来,你就自己个给判了。
这不是孩视天子,又是什么?
赵祯的老爹告诉过他,当皇帝就是名与器不能假手他人。
如今太后当政,是因为自己年幼,再加上她是自己母亲,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朕与母后之间是妥妥的母子情份,你窦臭胆敢如此做,分明是没把朕放在眼里。
赤果果的挑衅。
赵祯如今年少轻狂,自是处于少年叛逆期,心态也不如后期平和。
宰相王钦若本想着依照儿子的意思。
等着窦臭被贬的时候,拉他一把,让他当狗。
结果他竟然自尽身亡,还想要把他儿子推到前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