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章 这次游学真是没白来(1 / 2)鼠猫狗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章 这次游学真是没白来

宋煊并不觉得夏竦的诗词有多著名。

他在大宋背诵天团当中都排不上号。

至少宋煊没听过有什么出名的夏竦的一两句诗词。

倒是听过讥讽他的夏竦何曾耸?

方才张方平所说的那个夏竦毛遂自荐的典故,宋煊更没有听过。

估摸是宋绶教育时,给他科普了一二,鼓励他多在诗赋上下功夫。

张方平也赞同宋煊的话。

夏竦的诗词也就一般。

真要惊为天人,早就如同柳永一般的诗词,在大江南北传诵开来了。

目前的柳三变才是宋初诗词的扛把子。

对于二人的谈话,包拯根本就插不上话。

他这个合肥地区的读书天才,在科举考试殿试排名当中并不靠前。

按照如今的说法,包拯也就是个中等生。

就算是优等生,前面还有望尘莫及的天才班呢。

所以面对宋煊与张方平的思路,包拯是有些跟不上溜的。

不像张方平,早就被宋煊这个域外天魔给污同染化了。

他对于宋煊的言谈举止,早就习以为常了。

“喵喵喵。”

小狸开始在桌子上扑腾,活泼的很。

张方平见宋煊开始逗猫,他便把自己这边的书稿,递给包拯:

“方才见你瞥了好几眼,大抵是没看清楚,包兄可慢慢看,这是应天府宋通判给我出的考题,十二哥唤作学霸小灶。”

“若是你能从中参透一二,那也算是赚到了,希望能对包兄有所帮助。”

包拯连忙接过,细细道谢。

宋绶的名声他也是听说过的,当真是大才。

只是包拯不晓得张方平是怎么与宋绶搭上线的。

毕竟据宋煊说他们来到此地不到月余。

但是来应天府那么多学子,宋通判凭什么对张方平另眼相看啊?

否则张方平早就像王尧臣那般,成为百姓嘴里定是考入应天府书院的第一名人选。

舍他其谁?

而且这两位都不像是出身官宦之家。

哪怕简朴如包拯那也是出自官宦之家啊。

对于应天府通判宋绶对张方平的扬名,这才是包拯疑惑的地方。

在老家的时候,是庐州知府刘筠为包拯出题指点。

此人也是因为宋真宗患病,丁谓当政,认为朝廷中枢不是好人待着的地方。

他请求外放避祸。

在庐州发现了包拯这么一个读书天才。

此番包拯能来参加应天府书院的入院考试,也是刘筠建议他出来见见世面。

就当是游学一番。

自唐代始,或者更早,读书人就意识到,万卷书固然长才博学。

万里路,更加开拓一个人的心胸和见识。

诸如李白、杜甫等等许多诗人都在路上。

说到底,路上的学问,也不比书中更少。

至少在路上被骗,你光看书是没法感同身受。

反倒会笑骂被骗的那个人当真是傻逼。

说什么等自己遇到绝对不会上当受骗,但事实并不会如此。知识系统的学习和掌握,需要老师坐下来条分缕析地讲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