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1章 纪念(2 / 2)胜者即正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些逃兵的行为,不仅丧失了战士的荣誉,也背叛了同袍,背叛了整个国家。在这样的时刻,任何宽容都只是对忠诚的蔑视。既然他们选择背弃,就必然要付出代价。”

他顿了顿,抬眼扫过台下,目光如电:“没有任何人可以逃避这一点。”在他宣布惩罚措施后,张煌言接过话茬,补充了更多细节。他深知,朱慈烺对于这类背叛行为的零容忍态度,背后代表的是一股强烈的决心——没有任何人可以在这片土地上犯下轻易的过错。

无论是大臣,还是普通士兵,他们的忠诚都必须经得起考验。就在这时,朱慈烺突然改变了话题,带领众官员前往了一个特别的地方——专门收养战争孤儿的院子。

这些孩子大多在混乱的战火中失去了父母,或者被无力抚养的亲戚送来这里,他们的身世令所有人心生怜悯。院子里的孩子们大多已经记得自己亲生父母的名字,甚至还知道自己的姓氏。

在朱慈烺带领的官员们进入时,许多孩子站起来行礼,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望。朱慈烺走到一个小女孩面前,低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抬起头,眼中清澈而明亮:“回陛下,我叫李若兰。”

“好,李若兰,你记得父母的名字吗?”朱慈烺温和地问。“我记得,父亲是李大好,母亲是吴氏。”

听到这些名字,朱慈烺沉默片刻后,他继续说道:“以后你会被安置在养父母家中,他们会为你提供一个新的家。你会像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继续走向你未来的路。”

对于大明而言,收养战争孤儿不仅仅是对这些孩子的救助,更是对未来的投资。这些孩子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新血液,或者在军队中为国捐躯,或在科举中崭露头角,抑或成为商界的佼佼者。

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孩子适应未来的生活,朱慈烺为他们制定了细致的计划。那些年纪较大的孩子,将根据自身情况分配给与父母姓氏相同的烈士后代,成为他们的养子,承袭香火。这样既保全了孩子的尊严,又让他们在亲情的延续中找到安慰。

而那些年幼的孩子,则会根据年龄的不同安排进适合的家庭,由这些家庭给予他们抚养,保证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拥有正常的生活与教育条件。

更重要的是,朱慈烺下诏朝廷各部,为这些孩子设定了一个长远的教育计划。按照年龄段,他们将分别获得从识字到求学的机会。而这一切,都将成为他们成材的阶梯。

而且,所有这些孩子都会有进入军队、工坊、商社、甚至科举的机会。只要他们努力,就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个人的理想,服务于国家。

朱慈烺深知,培养这些孤儿并非短期内能够完成的任务,这个过程可能需要长达数十年,甚至更久。然而,他已经为未来打下了基础。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朱慈烺能够塑造出忠诚于大明的新一代知识分子与干部,他们将会成为国家的栋梁,成为他政权变革的推动者。只有培养出真正忠诚于国家、忠诚于大明的新一代,才能够为国家的长期繁荣打下坚实的根基。

朱慈烺深知,若是不能紧握改革的方向和节奏,自己辛苦谋划的种种成果很可能会因一些无法预见的变故而瞬间化为泡影,甚至面目全非,成为空谈。正因为如此,他对实施政策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格外注重,毕竟任何一项改革,最终都要靠人来落实。

而理论和空想,在强大的实际力量面前,往往显得苍白无力。作为大明中兴计划的一部分,孤儿院培养出的下一代精英将会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在国家未来的军队建设中,这些孩子们的作用至关重要。

为了能让这些孩子在未来的社会中成为栋梁,朱慈烺不仅注重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更关注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

院中的一名孩子引起了朱慈烺的特别注意。这是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名叫曹胜,身形高大,虽然身板略显瘦弱,但那双眼睛中透出的坚定目光,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屈的力量。

“孩子,你打算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朱慈烺语气温和,却不失威严。

曹胜抬头看着这位天子,眼中闪烁着光芒道:“回陛下,草民愿意加入军队,成为一名强大的武卫营战士!”

朱慈烺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个回答,正是他所期望的。作为一个帝王,他当然清楚,大明的未来不仅仅依赖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积淀,最为重要的还是一支训练有素、忠诚无畏的军队。而要培养这样的军队,首先必须从底层抓起,从这些有志于从军的年轻人做起。

“很好。”朱慈烺的声音低沉而充满鼓励:“你有这样的志向,很好。”

朱慈烺顿了顿,又郑重其事地叮嘱道:“身体是本钱,奋斗是必要的,但你们也要学会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不能忽视自己身体。”

曹胜眼中闪过一丝感激的光芒,他对朱慈烺的教诲铭记在心。与此同时,孤儿院的负责人也赶忙上前,恭敬地回道:

“陛下,孤儿院一定会牢记您的教诲,紧抓孩子们的技能培训,同时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确保他们全面发展。我们将为大明的中兴做出最大的贡献!”

朱慈烺微微点头,表示满意。这些孩子或许暂时没有得到过多的关注,但在他们的身上,承载的却是整个大明的希望。

视察结束后,朱慈烺离开了孤儿院。然而,回到皇宫后的朱慈烺,还没来得及休息,周世显就急匆匆地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摞已经汇总好的军情报告,朱慈烺看到他那焦急的表情,立刻收回了那些杂念。

“陛下,张名振已经来了,正在外面等候。您看……”周世显站在朱慈烺面前,小心翼翼地问道。

朱慈烺看了看桌上的文件,随即微微点头:“让他进来。”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