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不明白,就在半年前,他在怀庆,在灵宝,在潼关,面对数千,数万,乃至十几万顺军,也极少在单一战场出动三千八旗甲兵,往往就是一个甲喇带着三五千降兵共同出战,就能轻松击败敌人了。
可现在,两个甲喇的八旗甲兵,居然无法阻挡明军的一次攻击,这使得多铎甚至开始怀疑起了自己,难道自己真的不会打仗?旁边刚刚从前线回来的图赖也有些颓丧道:
“王爷,此前驻守东面壕沟的甲兵战死了一千九百多,伤四百多,其中大半都是重伤,恐怕活不过明天晚上,还有四百多个逃回来的,现在都押在大营,等待处置。
当时的情况太过危急,这些人其实也算不上逃兵,大部分都是被裹挟而走的,实在是那些尼堪太过凶悍了。
另外,就是后方的暴乱,死了千余尼堪,咱们的甲兵死伤了几十人,但是辎重损毁较为严重,特别是粮草和木料.”
“图赖,你也觉得那些尼堪兵凶悍?”
多铎第一时间根本没有关心士兵死伤,也不关心辎重损失多少,这些他在俯瞰战场的时候,心中便大概有了预估,如今得知有四百多人逃回,甚至还超出了他的预料。
“这些尼堪兵确实战力强悍,否则绝对不可能取得如此战绩,此前耿仲明全军覆没,一定也是这支尼堪兵精锐的手笔。”
图赖没有像多铎一样幼稚,耿耿于怀那些早已经不可逆转的事情,他此前对于朱慈烺麾下精锐的战力,还是十分轻蔑的,但现在看到了战场结果,便立即接受了。这便是心智成熟,看淡了生死胜负的战场宿将。
“但好在明帝手中的强军不多,这样强悍的兵马此战必定也消耗了不少,若是算上前几次,现在明帝手里能野战的兵马,应该不足一万了。”
“说得没错,明军定然也损失惨重,没了这些精锐,明帝根本无法守住凤阳城,那些地方调来的兵马和民夫,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多铎当即赞同道,他现在继续挽回一些作为大军统帅的尊严,更需要通过军事决策,证明自己的能力,以求得麾下的将领重新信任他,甚至是刮目相看。
“图赖,博洛,今日收拾好大军之后,让孔有德继续炮轰,让民夫继续往前挖掘壕沟,然后用地雷弹袭扰,出动甲兵攻城,本王要明军不得安生。”
“王爷,不可!”
一听到多铎想要加大攻势,威慑明军,图赖当即阻止道:
“此时不该继续强攻,保持袭扰,疲惫明军即可,甚至不必继续挖沟推进,当前的距离才最合适防守。”
他知道这样只会徒增伤亡,根本不值得。有那些民夫和降兵当肉盾,一次强攻的损失或许不大,但累积之后,就不堪设想了。
明国人口众多,兵员的补充十分简单,但大清不一样,大清的这几万甲兵若是没了,入关了又有什么用?
“图赖说得对,咱们不该继续强攻了。这城里别说还有一万明军精锐了,就算只有五六千,凤阳城如此坚固,咱们恐怕也很难攻得下来,这里里外外多少重城墙?
咱们就算是攻破了外面的这重,里面还有好几重等着咱们,就算把甲兵全都拼光了,恐怕也等不到凤阳完全攻下的时候。”
博洛如今也在多铎身边,他的脸色同样十分难看,说着又叹了口气道:
“城里除了这些精锐之外,看样子至少还有两三万守军,有城墙火炮为倚仗,局势对咱们来说,依旧十分不利。
打仗固然是要死人的,但与其这样白白损耗兵马,还不如围而不攻,等待南面局势生变,到时候结局也是一样的。”
他原本是坚定支持多铎的,凭借着宗室的出身,在军中威望也不低,但明帝多次挫败多铎的进攻,如今又在野战中击败了己方大军,使得他也受到了牵连,尼堪,屯齐,阿山,拜音图等人看他的眼神,早就没了以往的敬重。
而图赖听罢,点了点头,随即又说道:
“这便是此前咱们一直面临的难处了,王爷此战也是想将明军引出,只可惜天时地利不合,让明军钻了空子。”
多铎听了,心中一阵感激,图赖不愧是识大体的,这个时候非但没有任何中伤揶揄他的意思,还在一定程度上,帮他挽回了颜面。
“但无论如何,明帝绝对不敢出城野战,咱们虽然损失了几千甲兵,但也远还未伤筋动骨,明帝若是敢出战,本王便能一战灭之。”
“明帝虽然年幼,但行事相当谨慎,意志亦十分坚定,他知道咱们大军的厉害,但事情麻烦就麻烦在这里了。”
博洛依旧皱着眉头,他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开口道:
“若是南京不下,明帝绝对不可能主动领着大军出击,咱们想要破城,也几乎没有可能。”
多铎听了,当即眯起了眼,瞳孔中闪过一丝寒光,他没想到博洛居然这么快也完全倒向了阿济格的那边,这话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而军中的其他将领,此时恐怕也都同样如此,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连博洛都转而寄希望于阿济格了,其他人恐怕已经没人相信他。
这便是战场了,若是无法带领麾下将士取得胜利,一军统率也不会有足够的威信,皇太极能整合八旗,实际上靠的就是战场上的一次次胜利。
而多铎在辽西的时候,便常有败绩,加上年纪又是几兄弟中最小的,此番若不是多尔衮当权,济尔哈朗,豪格等人皆被排挤,恐怕南征大军还轮不到他来统帅。
大多数时候,只有军事上的胜利才能带来政治上的优势,多铎如今踢到了朱慈烺这块铁板,已经将其在政治上的威望,败得一干二净了。
要知道,当初李自成在错失救援太原城的机会之后,选择发动怀庆之战,实际上也是为了在战场上取得一场胜利,来稳定陕西的军心。否则陕西各地的投降明军绝对不会在他败亡前,那么听话。
而此时,最令多铎猝不及防的是,图赖出于大局上的考虑,也完全支持博洛的提议,甚至说话更直接了当:
“咱们如今守株待兔即可,明帝的兵力不足,应该发动不了第二轮夜袭了,这次尽管大张旗鼓派出甲兵坚守,也不怕他再来。
等英亲王夺取南京,甚至连同镇江,扬州等地一起拿下,明帝自然得出战,其他各处原本坚守的明军,也必然会纷纷投降。”
说完,图赖还瞥眼偷偷看了多铎的面色,他知道对方心中十分愤怒,但局势到了这个地步,他必须要为大局考虑。
军中的指挥大权,自然还在多铎手中,具体的应敌之策,只要周到合理,他也依旧会同博洛一起,支持对方,可这样的惨败,绝对不能再有了。
如此这般连战连败,每一次虽然都不至于伤筋动骨,但大清的人力匮乏,若是再来三五次这样的战败,东路南征大军便彻底废了,这可是大清的半数兵马。
多铎闻言,无奈之下,也只能接受,但他在面上,依旧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问题,恨恨道:
“明帝实在狡猾奸诈,每次都是这些偷袭的下三滥手段,这混蛋根本就是小人一个,等本王破了凤阳,定要活剥了他!”
图赖和博洛听到这话,便知道心高气傲的多铎,在战事失利的情况下,终究还是服软了。
他们现在只能等待阿济格在西面发起进攻,他们都相信——只要西路军东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局势也会立刻扭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