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8章 战后布局(1 / 2)胜者即正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8章 战后布局

朱慈烺的判断再次得到了应验,多铎此后果然在西面和南面组织起了好几次突袭,想要趁乱夺取土墙,弥补东面的失败,但无一例外遭到了明军的沉重打击。

当然,多铎在惨败中失去了分寸,图赖和博洛等人并没有,他们虽然不得不执行多铎的命令,但都十分谨慎地控制着突袭的规模,甚至是和孔有德一样,只让麾下大军弄出了一些声响,实际上根本没有真正发起强攻。

城墙上的明军虽然猛烈还击,但并没有给清军造成多大的伤亡,此前夜袭的殿前军和京营步骑精锐撤回之后,明军也暂时失去了主动出击的能力。

而随着双方主力陆续撤回各自阵地,这场激烈的战斗也逐渐步入了尾声,只有东面清军壕沟阵地的大火,持续烧到了后半夜。

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那些清军放置在壕沟上下,没有燃烧彻底的辎重,攻城器械,以及遮雨的帐篷,还在不断冒出黑烟。

这一次,清军可谓是损失惨重,不仅仅死伤了两千余甲兵,便是原本停靠在壕沟边上的几十辆盾车,云梯车,也全都被明军烧毁了。

不仅如此,在这场混乱中,原本被清军管押在后方军营中的上万民夫和同样被监视的数千降兵,也发生了骚乱,单单是骇人的营啸中,这近两万人的相互冲击和踩踏,就造成了近千人的伤亡。

而因为极度恐惧爆发的营啸,更是造成了清军大营内,无数兵杖甲胄和物资的破坏,许多人趁乱逃跑。

一些原本糊里糊涂投降的士兵早就密谋反正逃跑了,如今终于等到了机会,还趁机偷袭监视的八旗甲兵,砍了人头要进城去邀功。

此前,明军在东面势如破竹,局势危急,多铎不敢再派这些降兵上战场,但却抽调了大量的八旗甲兵,使得后方的部署出了不小的漏洞。

这给了那些胆大的民夫和重燃信心的降兵机会,开始趁乱逃跑,同时纵火烧营,不仅仅是住宿的营帐,还朝着清军的辎重大营扔去了火把。

如此一来,清军不得不组织人马灭火,追击的兵力更是捉襟见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民夫和士兵从他们眼皮子底下逃出大营。

而清军为了此次攻城大战积攒的辎重和军需,因为突发的火灾,损失了不少,而突发的火灾,以及那些反正准备逃跑的士兵大喊着明军夜袭,又使得混乱进一步加剧。

多铎,博洛,图赖等人固然都提前做了准备,把各类物资分开存放,附近还挖了隔火的沟渠,存放火药的地方更加戒备森严,但那些打造攻城器械的木料,以及大军囤积在营中的粮草,因为规模庞大,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等到多铎注意到“后院失火”的时候,还真的以为明军神不知鬼不觉绕到后方,突袭了他的大营,整个人顿时都慌了。

他完完全全就是颤抖着双手双腿,咬着牙强撑着下令从前线撤出了部分兵马,回援大营的。

而等到这些八旗军撤回的时候,清军大营已经燃起了几十处火头,那些不顾一切溃逃的民夫和反正士兵已经将外围的栅栏冲破,数百具尸体更是填满了他们出逃的壕沟。

这一来一回之间,特别是后方失火,使得那些所谓的精锐八旗甲兵,完全就是士气尽失。

多铎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明军夜袭,精心策划了很多拦截阻击,甚至是围歼的计划。

但他的计划现在根本就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全都给搅乱了。甚至,多铎一时之间都还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营啸中,数十名八旗甲兵被反正的士兵杀死,数千民夫逃出了清军大营,但其中的大部分人随即又被赶回的清军在追击中杀死。

毕竟,无论是那些手无寸铁的民夫,还是那些反正的降兵,战斗力都远不如清军,他们又没有马,也没有接应,被追上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这本身就是一场因为清军的残酷压迫,无数降兵和民夫忍无可忍才自行爆发的起义,本身也不是计划之内的事情。

这些被清军抓来当牛做马的民夫们,其实心里也很清楚,若是没有机会逃跑,等着他们的,迟早也是个死。

朱慈烺很快也收到了塘马的军情,知道了清军大营发生了起义,但此战殿前军和京营都损失不小,前后三批出击的五千步骑军,伤亡了千余,特别是诱敌的南侧大军,损失最为惨重。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在由北往南追击的过程中脱离大军,暂时还没有回到队列的士兵,此时还不知道生死。

换言之,明军当前还有战斗力的军队,经过一夜激战,其实也已经十分疲惫,能组织出城接应的,不足千人。

而清军虽然损失惨重,但实力依旧远在凤阳城的守军之上,更不用说城外还有壕沟阵地阻拦,限制骑兵的行动。

但朱慈烺也没有完全坐视不管,他随即组织起了能战的数百兵马,随时准备接应逃到城墙下的民夫和反正士兵。

在如此混乱的战场之上,必然会有部分人能逃到城下,这些人朱慈烺是必须要接收的,这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清军的最新情报,更是他作为大明天子的本分。

不过,为了防范清军奸细趁机混入,发动突袭夺城,这些入城的民夫和反正士兵,也将会被暂时看押起来,直到确定没有威胁之后,才能在限定的范围内休养。

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朱慈烺随即派出了塘马,将自己新拟三份的圣旨送往南京,淮安和九江,他对李邦华,路振飞和何腾蛟,都有新的指示,特别是何腾蛟。

此战之后,朱慈烺要做的就是休整大军,尽快恢复各部的战力,同时继续消耗围攻凤阳的清军主力,等待最后的大反攻。

而路振飞则是要继续指挥高杰和黄得功,袭扰归德,亳州等地,同时协同鲁南,豫东的义军,继续破坏清军的后勤,迫使多铎更快撤军。

朱慈烺想要看到一支士气低沉,颓丧到了极点的清军主力,如此一来,他才能在最后的追击中,获得最大的战果。

随着阿济格领着西路军加入战场,李邦华和何腾蛟此时在整个战局中的作用,也随之更上一个台阶,特别是何腾蛟和左良玉组成的联军。

所以,朱慈烺派人送往九江的圣旨,是篇幅最长的,他在上面进一步扩大了何腾蛟封赏的权力,但也要求后者不到非常时候,不能擅自指挥某部大军出战。

何腾蛟这个大臣的忠心,朱慈烺并不怀疑,但是对方的军事才华,特别是抢功的本事,他一直都是极为提防的。

毕竟,这个大明的忠臣并不是等到最终大胜的时候抢功,而是在局势未稳之时,便开始动起各种小心思了。

而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这样的行为,无疑是致命的,再好的局势,也会被破坏殆尽。

等到亲眼看到圣旨送出之后,朱慈烺又重新听取了城外各面清军的调动情况,各城头的最新部署,确定无误之后,便立即起身,前往慰问伤员,安抚大军。

.

天刚蒙蒙亮,望着眼前尸骸遍地,黑烟弥漫的阵地,多铎心中五味杂陈,恍惚间甚至还在幻想着自己昨晚若是再多派些甲兵潜入壕沟,明军必定就不能得手,甚至还会被死死牵制住,全军覆没。

此时,大战早已经结束,凤阳城墙笼罩在白色烟雾之中,远处偶尔有马蹄声传出,朱慈烺发动的这次夜袭开始得快,结束得也同样很快,丝毫没有恋战。

但多铎的思绪,却迟迟没能从夜袭大战中挣脱出来,他十分后悔此前的决策,更对自己组织起来的援兵,没有机会施展而耿耿于怀。

这个时候,他甚至完全不在意后方的动乱,只要不是和朱慈烺有关的事情,似乎在他眼里,都无足轻重。

多铎到现在,还没能接受自己再次败给朱慈烺的现实,近三千名早有准备,最精锐的八旗甲兵,还是防守的一方,纵使明军在局部占据着兵力优势,也不该败的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