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8章 考察期,批量上市(2 / 2)华山弃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

方唯没有发表意见,这种事应该方平和田桂拿主意。

“陈刚,这是我满满,他可是一个有大本事的人,千万别以为自己是大学生就很骄傲。”

婷婷很郑重地把小叔介绍给了自己对象,顺便还开了一句玩笑。

陈刚有点不好意思,方唯的身份和成就他早就知道了,在人家跟前他可骄傲不起来。

等互相熟悉之后,方唯问了陈刚和婷婷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你们考虑过毕业之后的事情吗?”

“我们打算留在京城,要是不行的话,就去魔都、羊城这样的大城市。”

陈刚也不隐瞒,说了他和婷婷的打算。

作为国内最优秀的大学之一,他们的确有这个底气。当然,分配的时候还要看系里和学校的意见,不过他和婷婷都进入了学生会,敢说这话应该是一些把握的。

方唯点点头,没说别的。

儿女大了自然有自己的想法,海阔凭鱼跃,长辈不会把他们栓在身边的。

等方平和田桂老了,还可以投靠儿子涛涛。儿子在省城离得不算远,现在倒不必过分看重这个问题。

只是田桂有点意见,不过她在背后嘀咕了两次之后也不吱声了。

陈刚在在村里呆了一个星期,便告辞离去。

这算是第一次见家长,方家的人对他的印象还不错。陈刚的家庭条件很好,父母在津门,都是国家干部。

接下来就是等双方的家长见面了,不过这事儿不急,他俩还有几年才能毕业。

盘莲不得不感叹自己老了,侄子侄女都已经或即将成家,斌斌和小洁也在一天天的长大,自己也不忍不住开始伤春悲秋。

“你有啥好感叹的,也不照照镜子,脸上连一丝皱纹都没有,和十年前根本没区别。”

方唯撇了撇嘴,不太喜欢对方的调调。

结果这话一说反而把盘莲逗笑了,她觉得男人很浪漫呀,说的话真好听。

实际上两人都不显老,比实际年龄看起来要年轻的多。

方唯觉得一方面是两人长期坚持锻炼的缘故,另一方面自然是主宅】的功劳。减缓衰老需要通过时间来验证,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第二天。

到了合作社发工资的日子。

各大队早早派出了财务人员前来领工资,刘会计等人早就计算好了每个人应得的数目,然后把现金提了回来。

方唯等理事到最后才领到了钱,他这个月的收入不错,加起来将近有500元。

1大队的收入普遍较高,最低的领到了将近100元,最高的有200多元。

其他大队的社员,收入最低的也超过了60元。这可是一个月的收入,算下来不少了,要知道年底还有一笔年终奖和分红。

这一天对于大家来说就像过年一样,每个人都喜笑颜开。

虽然几百元还不至于让方唯心动,但他能拿到这份工资也说明合作社的确经营的不错。

这年月的500元可不是小数目,万元户抵得上后世的百万富翁甚至是千万富翁,通俗的说钱很值钱。

方唯不缺钱,他在瑶寨有头人的职田,一年下来至少有上万元收入。

他早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所以对于金钱的渴望没那么厉害。要不然他也不会挑头搞这个合作社,毕竟合作社走的是集体富裕的道路,他就算能多拿一些,也拿不了太多。

但大家的喜悦之情还是感染了他,晚上在家里摆了一桌,把二姐和二姐夫喊过来喝酒。

“我们互助组现在增加到了30多户,新加入的人员暂时不参与分红,主要任务是学技术。等到明年春播,我们会重新制定生产计划,到了那时,估计互助组的总户数会达到100户左右。”

田炳义是能喝几杯的,尤其是他兴奋的时候,喝大半瓶白酒都没问题。

他一边喝酒一边说了互助组的情况,目前看起来发展顺利,而且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蔬菜育种的路子。

等到来年春播,他可能会在蔬菜育种上投入更大的精力。

没别的,就是培育蔬菜种子其实培育稻种赚钱。

田炳义大队临近县城,很多社员除了种植一点口粮和公粮之外,主要是种植蔬菜卖到城里。别小看不起眼的蔬菜,每天的消耗量巨大,还是很有前途的。

“姐夫,你注意控制一下人数,互助组的户数到了100户就差不多了,人数再多的话效益反而会下滑,。除非你能做到像我们这样的规模。”

方唯也给田炳义提了一些建议,两个人越喝越高兴,最后田炳义和方梅就在他这里住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两人才回去。

方唯吃过早饭就去了办公室,刚坐下没多久,赵金生就跑了进来。

“支书,走,去看看,今天是鱼塘大规模捕捞的日子。”

鱼塘的活鱼产出比预计的还要快,塘里不管是草鱼、鲫鱼还是鲢,都比别的地方生长的快。

而且产出的鱼土腥味很淡、肉质细腻,之前尝试销售的时候就获得了大量的好评。

今天开始可以大批量上市了,方唯跟着赵金生去了1大队的鱼塘,真好看到大家在忙活。一网下去,就可以捕捞到大量的活鱼,捞上来之后再分类。

四面八方的鱼贩子早就在这等着,之后就是重复过称交钱的过程。

一车又一车的活鱼拉走了,有些拉去了圩市、有些拉去了县里,甚至还有拉到临县去卖的,真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方唯和赵金生随后又去了其他大队的鱼塘查看,基本情况都一样,合作社出产的活鱼供不应求,吸引了各地的鱼贩子来进货。

现在的个体经济才刚刚冒头,卖菜、卖鱼、卖布、卖服装,这就是个体户最早从事的行业。

还有一个行业也正在蓬勃发展,那就是饮食行业,据说县里新开了不少个体饭馆,吃饭不要粮票,就是价格稍贵一些。

方唯喜欢这些鱼贩子,有了他们可以更省心。

要不然社里还得组织人手去圩市上卖鱼,这么大的产量,啥时候才能卖完?(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