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热闹,也明白了得罪合作社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稻种虽然没办法全面封杀,但像高产蔬菜种子本,来就供不应求,这么一搞对方一点都得不到。
那个村子的人还派人去找了田炳义,田炳义带着二十来户社员们逐渐培育出了一批高产蔬菜种子,也开始对外销售。
不过,田炳义是不会把种子卖给他们的,想都别想。
那个村子的人终于老实了,不得已来到合作社向人家道歉。不过,他们只能到明年夏天才能继续购买种子,在这之前“封杀令”依然有效。
这本是一件茶余饭后的笑料,但也有人从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这天晚上。
田炳义刚吃完饭,家里忽然来了三十多个社员。
“大队长,你们的互助组还要不要人?我们想加入互助组,希望你能给我们一个机会。”
这些人一方面看到了育种带来的巨大收益,毕竟田炳义等人已经成功培育出了部份蔬菜种子,估计未来的潜力巨大。
现在能让这些人主动往上凑,除了利益就是人多力量大的好处。
比如像吴家兄弟,现在就不敢惹互助组的人。既然叫互助组,那绝对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谁敢欺负其中的一个人,那么所有人都会上前帮忙。
有时候,稳固的利益联盟比宗族关系更加牢固。
“互助组可以吸收新的成员,但需要进行筛选,不是谁都有资格进入的。这样,你们可以先成为互助组的外围成员,等过了考察期才能正式加入。”
田炳义之前吃过亏,所以对人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大家并不珍惜,所以他才会设立门槛,逐步接纳这些加入互助组。等人数到了一定数量,他会考虑成立合作社。
这些人随后怀着希望和忐忑的心情,离开了田炳义家。
因为这一季的生产时间已经过半,所以设立考核期也不耽误什么。
方唯知道后,狠狠的夸赞了一番姐夫。他觉得这个思路是对的,一定要要把一些不稳定因素剔除出去,不能为了扩张而扩张。
但这些外围成员虽然还要接受考察,但也能享受一些技术服务。
这一季,田炳义大队的社员们基本上都种植了南光二号】稻种。下一季他们也想育种,有这个好处吊着,他们一个个都很盼望能加入互助组。
田炳义就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团结了一批人,重新树立起了威望。
在这个过程中,又有不少人找到合作社,希望能加入其中。但都被方唯给拒绝了,他已经把整个公社的大队都纳入了合作社,再肆意的扩张,恐怕会引起强力的反弹。
除了田炳义,他也不打算再跟任何人合作,起码近几年不行。
现在的主流是包产到户,他其实是逆潮流而动,过犹不及。
这天。
临近中午的时候,黄志刚一行人在郑先发和郑虎的陪同下,来到了瑶岭种业农业合作社】。
方唯和诸位理事出面迎接,很热情的把他们请进了会议室。
“本来早该来的,但之前的事情太多给耽搁了。方理事长,我们这次来并非是检查工作,而是想听听你们对未来的规划。”
黄志刚之前也的确忙,忙着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而且他也摸不准上面对合作社的态度,所以就决定冷处理,不支持不反对,尽量少沾边。
但合作社的发展很快,并未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用不了三个月就得崩溃,反而是越来越兴旺。
所以,他和县里不能一直视而不见,等风头过去之后便过来看看。
“黄主任,合作社的八万亩水田,正在培育新型的杂交水稻南光三号】。上一季我们就大获成功,新稻种的预计亩产在1250斤到1350斤之间,品质也很不错。”
方唯也不啰嗦,直接介绍了合作社的生产情况。
而对于各种建设情况避而不谈,更不会触及分配的问题。
合作社是独立核算的一级单位,只要完成了纳税任务,公社和县里都无权干涉合作社的经营。
“不错不错,你们又立了大功啊。县里也打算在明年春播的时候,大力推行你们的新稻种,还希望你们能尽力提高产量。”
种子从来就不存在强制征购的事情,所以县里也没办法给合作社定任务。只要人家按照足额的缴纳了农业税,谁也不能强令人家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
但黄志刚还是希望对方能生产更多的新稻种,助力县里的农业生产再上新的台阶。
“请黄主任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力的。”
漂亮话谁不会说?但事实上方唯的心里是咋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黄志刚等人中午在1大队下塘大队食堂吃的饭,然后又去田间地头转了转,便打道回府。
方唯并不介意县里的态度,县里只要不添乱,他就感激不尽了。既然选择了另类的一条路,他就不会在乎别人的眼光,也不怕被边缘化。
傍晚。
方平和田桂一起来到了家里,跟在他们身后的是方婷婷。
“满满,婶婶,我回来了。”
“是婷婷啊,你们先坐,等会在我这边吃夜饭。”
方唯和盘莲起身忙活了起来,盘莲忙着烧水泡茶,方唯去准备了一些东西,让阿姐加几个菜。
随后,方唯和盘莲问了一下婷婷的学习情况,婷婷说完之后,表情一变突然有些扭捏的说道:“爸妈,满满、婶婶,过两天我有一个同学要来。”
方平和田桂还没反应过来,盘莲顿时觉得眼睛一亮。
“婷婷,你在学校谈对象了呀?”
所有人立刻扭头看向了方婷婷,只见对方轻轻的点头承认了。
田桂又惊又喜,然后问个不停,一直到开始吃饭了才暂时放过了女儿。
过了几天。
婷婷的对象来到了村里,这是一个浓眉大眼的北方汉子,但看的出来,对婷婷是真好,两人还挺般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