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6章 超常规发展,销售不畅(1 / 2)华山弃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方支书,这可是大好事啊!我们这一季的产量大增,结果价格也提高了,今年的收益一定不错。”

赵金生正好有事找方唯,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大为振奋。

其他大队也得到了消息,理事会随即召开了会议,大家一起学习了文件,然后微调了一下后续的工作安排。

几天后。

育种中心的统计数据也出来了,中心培育的南光三号】稻种,总产量为5600万斤,完全达到了预想中的产量。

在方唯的建议下,理事会将理事的名额增加到了9人,特意给育种中心给了一个名额。

这个名额自然是蒋春生的,蒋春生就是下塘大队前治保主任,现在是育种中心的负责人。

“还有一个名额,大家有什么建议?”

方唯不想搞一言堂,自己定了一个名额,剩下一个名额就让其他的理事提人选。

最后经过激烈的角逐,这个名额给了15大队的支书。

“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销售稻种,各位有什么意见?”

随着粮食的放开已成定局,未来的粮食定量供应体系很快就会瓦解。要不了几年国家就会取销统购统销,农民只需要按规定缴纳农业税,生产什么、农产品卖给谁都是各自的自由。

前两天,种子公司的人就来找过赵金生,他们也一样能提供粮食的返回以及核销公粮和征购任务。

以前是没得选,现在又多了一个选择。

“我建议还是和供销系统继续合作,毕竟打交道这么多年了,互相知根知底,合作的也不错。”

有人建议还是一切照旧,不要理会新冒出的种子公司。

当然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

“种子公社目前正在大力建设收购销售网点,我觉得这家公司迟早会取代供销系统,成为专门的种子收购销售部门。”

他说的也不错,实际上在方唯的记忆里也是这么回事。

未来种子的收购销售会全部交给种子公司,供销系统会逐渐从这项业务当中退出来。

“那就一家一半吧,毕竟二者的渠道不尽相同,对于我们的推广工作有好处。”

方唯经过考虑,决定采取折中策略,将合作社的稻种一分为二,分别卖给收购站和种子公司。

大家也没意见,毕竟卖给谁的价格都是一样的。

结果会议室结束之后,有一位浙地的客户主动找上门来。他说自己是某地农业局的干部,想采购一批南光三号】的稻种回去。

南光系列的稻种名声在外,有人上门求购倒也不意外。

“杨主任,那你需要购买多少稻种?还有一件事我需要说明,我们自己没有运输渠道,运输的问题需要你自己解决。”

“运输的事情,我们自己有渠道,倒不必麻烦你们了。我这次来打算采购2000万斤南光三号】稻种,数量上没问题吧?”

客户杨主任显得胸有成竹,他能跑这么远采购稻种,自然有自己的办法解决运输问题。

只是这个数量有些大,方唯一时半会儿拿不定主意。

“方支书,现在承包到户了,大家未必都会愿意采购你们合作社的稻种。多一个销售渠道对你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没必要想太多。”

杨主任察言观色,马上就意识到方唯在纠结什么。

于是他指出了问题的核心,以后要是南光三号】稻种在省内的销量下降,外地的市场就显得很关键。

别看如今南光三号】稻种是香饽饽,但其他单位培育的杂交水稻也在迅猛发展。

有些事以后还真不好说。

“这事儿我们需要研究一下,我先让人带你去休息,回头有结果了我再通知你。”

方唯忽然想起了当初的农优58】稻种,这个稻种就是从浙地引进的。

浙地那边的农业很发达,也有育种的实力,现在把南光三号】打进市场也有一定的好处。

他没有直接答应对方,再次和赵金生等人商量了一下。

赵金生等人都很支持这笔交易,不过是2000万斤稻种而已,对于全省的农业生产没影响。

“那行,这事儿就这么决定。老赵,接下来你负责执行,尽快把稻种卖出去。”

方唯下定了决心,合作社便开始对外销售南光三号】稻种。

三家客户,收购站、种子公司以及从浙地来的杨主任,共同瓜分了合作社和育种基地的稻种。

采收农作物,点数+11200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56000000】

总点数:4534320点。】

稻种销售完毕,合作社一共收入了22960万元的现金。育种基地收入了11480万元的现金,绝对是大赚了一笔。

生产种子的确很赚钱,但这个行业的投入大、研发周期长、而且失败的概率很高。

没有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投身这一行,绝对是个大坑。

但方唯是个例外,他可以规避巨额的成本开支,育种的周期很短,基本上没人能和他竞争。

只不过它受限于土地的面积,无法做到快速的扩张。

上午。

方唯和赵金生等人去了新建的养猪场,今天是养猪场投入运行的日子,大家都得去捧捧场。

到了现场,五叔等人正在等着,还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投产仪式。

随后,大家在五叔等人的带领下,参观了这座现代化的养猪场。可以这样说,这个养猪场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养猪场之一,为此,合作社投入了巨额资金。

“新的养猪场设计规模是5万头生猪,我们打算只饲养瑶岭猪,目前正在加紧进行良种猪的引进。”

五叔介绍说,第一期从良种猪场引进了良种猪一万头。

良种猪场也就是原来的下塘大队养猪场,早已停止了对外销售良种猪,多出来的良种猪之前都交由各大队饲养,等新的养猪场落成之后,才迁过来。

新的养猪场只生产肉猪,不生产良种猪。

生产良种猪是良种猪场的任务。

“那要等多久才能达成设计规模?”

“应该很快,接下来新猪场会自行进行生猪的繁育,我们将会从10000头猪里面挑选出3000头合格的母猪,进行受孕,大概到明年夏天之前就能达到5万头生猪的存栏数。”

一行人参观了一圈,随即离开了养猪场。

方唯没有走,五叔有事找他。

“支书,这个猪场太现代化了,我玩不转啊。要不把把我这职位交给年轻人吧。他们头脑灵活文化程度高,比我更合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