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3章 临沂!临沂!(1 / 2)噗噗的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3章 临沂!临沂!

卫戍营区内。

李宗仁双手背在身后,笑着看向周围训练的士兵。

“短短几日便军容肃正,不错,不错啊!”

他原本还以为,将这三支部队编组在一起,士兵会水土不服,互相争斗。

但现在看来,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情况。

治军有方,名不虚传啊!

心中赞赏之际,一阵轰鸣的引擎声传来。

王奉走下吉普车,敬了个礼:“有事耽搁,还请长官见谅!”

抬头看向自己的得力干将,李宗仁笑的合不拢嘴:“无妨,无妨!”

王奉侧过身:“长官请上车!”

他知道眼下这个关头,李宗仁亲自赶来军营,肯定不是来视察和闲聊的。

必定是又有新的作战任务了!

李宗仁也不谦让,几人坐上车后,迅速掉头向指挥所驶去。

办公室内。

王奉脱下衣服,刚挂在衣架上,李宗仁便走到作战地图旁。

“你部最近休整情况怎么样?”

王奉理了理军装,如实说:“缺额已经补充完毕,但都是些新兵,想要恢复之前的战斗力,还需要加以训练。”

李宗仁点点头:“眼下第三军军团于临沂抵御日寇,损失惨重,若我现在将你部派上战场,你有几成把握?”

果然!

看来事先猜的没错,此番前来就是为了第三军团。

王奉皱眉:“长官,不知我部的作战任务具体如何?”

目前进攻临沂的日军部队,只有冈村宁次指挥的第二师团。

倒不是他打了几场胜仗后飘了,一个甲种师团,就算再精锐,配置再高,只要自己率兵介入,想要守住临沂问题并不大。

要是试图歼灭的话,难度可能会大一些。

事物是动态发展的,不因为之前歼灭过两支甲种师团,就笃定这次能吃掉第二师团。

李宗仁默不作声,在房间内来回踱步。

截止目前,他对接下来战斗,仍缺乏一个明确规划。

倒不是他昏聩无能,第五战区是防守方,只能根据进攻方的行动,见招拆招,等发现破绽后再实施有计划的反攻。

华北日军磨磨蹭蹭将近一个月,才打到临沂,刚和第五战区的主力部队相遇。

目前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纰漏,不好下手啊!

“对于接下来的战斗,你怎么看?”李宗仁想起当初在归德,王奉提出过一个计策。

诱敌深入,围而击之!

淮北战役就是这么打的,事实也证明确实有效。

见李宗仁将问题抛给自己,王奉眉头皱的更紧:“这”

未知的战局就像一团迷雾,一点边角不露,就想窥其全貌,哪怕说出一二,也是毫无依据。

随时都会被推翻。

华中派遣军因为冒进,吃了很大的亏。

两个甲种师团被全灭,如此惨痛的教训,必定能彻底打消日军骄狂之心。

吃一堑长一智。

鬼子军官都是经过严格选拔,正规军校里毕业的,还没傻到这种程度。

由此一来,诱敌深入的计策,恐怕就不成了。

王奉:“或许.我们可以试探进攻,等日军暴露破绽后,再随机应变,果断出击!”

李宗仁:“委员长下的命令是,至少要死守徐州半年,以确保武汉的国防工事能修缮完毕。”

“你说的有道理,日军势大,光靠防守,很难坚持半年之久。”

“据可靠消息,淮北战役后,日军自平,津,晋,绥等地抽调兵力,有大规模南下之势。”

王奉心中咯噔一下。

记得原本轨迹,在台儿庄大捷后日军备受刺激,才大规模调兵南下。

现在竟然提前了!

但武汉修筑国防工事的进度并未提前,一增一减,多出来的时间只能努力去填补。

李宗仁所说的这几个区域,均已结束了大规模战事。

参战的日军部队正处于休整状态,提前参战或有影响,但并无不可。

就以小鬼子的性格,被逼急了什么事都能干出来。

李宗仁叹息一声:“我料定日军集结大规模兵力,企图对我五战区进行合围,徐州一带地处平原,正利于敌军机械化部队和空军作战,以我军的装备,仅能利用地形展开运动战,切不可不自量力而作大规模阵地消耗战!”

“如此,只会重蹈京沪战场的覆辙!”

王奉心中冷静分析局势。

确实难办啊!

“李长官,日军集结如此庞大的军队,必定需要些时日,我们务必要趁着这个时间,挫其锐气。”

“或许可以趁着矶谷师团尚未赶到临沂,先对仙台师团进行一次运动围歼战!”

王奉将心一横,打算硬上了。

自己手下有两个军,两个相当于直属旅的部队。

外加即将抵达的汤恩伯,孙连仲,以及早就赶到,一直在训练休整的第二十二集团军。

北线战场上有八个半机动军能投入战斗,实在不行,把第89军也算上。

九个半军,十余万人,就不信还整不明白一个仙台师团。

华中派遣军进攻受挫,南线防守压力骤减,但还有两个集团军防守于此。

要是还不行,就再拉两个军到北线!

李宗仁想了想,点点头:“事到如今,只能如此了!”

倘若日军继续秉持骄兵之心,还能对其进行心理战,但现在鬼子必定谨慎到了极致。

诱敌深入不再有效,只能选择硬碰硬了。

“我现在派你部星夜赶往临沂,在防守城池的同时,伺机出动,寻找敌军破绽,以待后续援兵抵至!”

王奉昂首挺胸,敬了个礼:“是!”

敲定好作战事宜后,李宗仁迅速离开卫戍军营。

他还有一件事等着去处理。

2月26日。

拂晓。

新一军团动身之际。

第五战区长官部四周戒备森严,密不透风。

常凯申坐在椅子上,李宗仁在一旁站定。

在得知徐州危急后,他在武汉行营辗转反侧,每每合眼,便是日军已经占领了重庆。

之后实在受不了,决定亲自赶到徐州督战。

常凯申望向窗外,晨光乍现,一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之景。

“德邻,你看徐州还可以守吗?”

听着熟悉的奉化口音,李宗仁皮笑肉不笑:“请委员放心,徐州短期内没问题,如果能再得到些补充,那就更好了!”

常凯申并未多言,但从神情上,依旧能看出是将信将疑。

“徐州城,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此战事关国家兴亡,我已经从各地调集部队,向你第五战区增援!”

“扩大淮北的战果!”

提到淮北战役,常凯申表情有些僵硬。

古往今来,在人事安排上,都讲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