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基自平阳潜匿西行已有十五日,以平阳、晋阳之间的书信、公文周转来说足够四个来回。
晋阳,原晋阳侯府改建、增筑而成的行宫内。
皇后伏寿拿着一封来自平阳的周章,这封周章往来于晋阳、平阳七次。
若是竹简的话,会因双方来回来回问答而不断增编竹简,变成一扎很大的竹简卷。
可她与赵基之间的周章是用纸折,文字承载量更大。
即便这样,这本折子已续补了两次折纸,她抓在手里颇为厚实。
此刻她耐心研究最近的字迹变化,本就怀疑对面的口吻不像赵基那么简略直白。
心中生疑后再逐个字迹进行对照,她终于确认赵基不在平阳。
凉州以及关东或其他的地方的战况是机密,官府、市井之间照例不准谈论。
信息封锁之下,晋阳吏民只能通过与前线家眷的书信来判断战况。
皇后这里军情也是被隐瞒的……再说了,前线历来就没有每日向后方奏报军情战况的例子。
这种行为会加剧军情泄露的风险,引发后方人心、经济波动。
凉州战况如何,其实晋阳方面也拿不准具体的看法,因为赵太师不在,只是放任降将领兵作战,大家都缺乏信心。
若是徐晃、张辽、赵云、甘宁这四大战将有一人负责凉州战事,那晋阳的市井舆论里也会乐观很多。
可凉州方面目前从授权来说,真正负责人反而是督军从事马超,一个官秩六百石的年轻人人,正督战张郃、张绣、朱灵、杨秋等平黄巾以来就从戎的宿将。
伏寿通过与平阳之间的周章断定赵基不在平阳,心中莫名的担忧。
不是担忧赵基的安危,而是担忧晋阳生变。
不过这么机密的事情,赵彦肯定是知情的。
此刻伏寿就担忧赵彦身边的文件泄露,若是军情泄露给袁绍、孙策、刘备、刘表这些人,其实伏寿也没什么好担忧的。
就怕内部有人乘机作乱,只要赵彦安稳健康,那其他人就是怀疑赵基不在平阳,也不敢发作、试探。
而这些人多是断定赵基不在平阳,那就狗胆包天,或许什么事情都敢做。
伏寿眉目平静,可自监国以来,她也参与朝政议定,更是抓着行宫内的生杀大权,数月之间就让她的气质大变,少了之前的那种憧憬与坚韧,此刻气质深邃,仿佛能包容万物,也能消化万物。
略作思索,伏寿眼神厌弃看了周章后半截里‘赵基’的三次回复内容,就侧头看女官:“传长秋卫尉。”
“唯。”
女官垂首模样微微屈膝,行礼后起身小碎步后撤大约六七步距离,才转身趋步快行。
伏寿也换了一套正装,离开偏殿经过走廊,来到更冷的正殿。
她基本上不使用正殿,也就五日一次朝议时,正殿的供暖设施才会提前启用。
正殿内,伏寿外披貂裘大氅,隔着帘子静静等候。
女官趋步而入:“至尊,长秋卫尉已到殿外等候。”
“传。”
伏寿微微颔首,她身边另一名女官见此就开口高唱。
通报的女官此刻也转身对殿门,高唱传达:“传长秋卫尉戴烈入殿。”
殿外两侧四名宫人也是齐声传达一次,这次戴烈穿戴绛色武官衣袍,头戴鹖羽大冠,腰悬长剑却也趋步而入:“臣戴烈拜见至尊,至尊万福。”
“爱卿坐近些。”
伏寿开口,身边女官高声:“赐座,上前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