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3章 回来了,真正的锦衣卫回来了(1 / 2)最爱睡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3章 回来了,真正的锦衣卫回来了

山东都司的都指挥同知,这几乎是裴元设想中最完美的角色了。

因为山东都司的卫所,在各个兵备道的拆解钳制下,本身的职权已经不多了,所以都指挥使把那点仅剩的权力攥的很紧。

在这种情况下,山东都司的都指挥同知,说是一个虚衔也不为过。

正好可以避开都司内部的权力倾轧。

可都指挥同知又是都司内的二号人物,地位在那里摆着,遇到许多麻烦,单靠身份就能解决。

而且一旦时机成熟了,只要干掉了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就能非常轻松的上位,程序上比直接空降要流畅的多。

但裴元贪心不足,想给罗教谋求更多的政策支持。

他对朱厚照说道,“陈头铁是锦衣卫出身,贸然担任山东都司的高位,只怕会引起非议。”

“而且这个空头职衔,能起到的效果也有限,不如让他在山东都司内寻一个卫所,领个实职,这样也更方便开展工、我的意思是容易被本地官员接受。”

朱厚照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练兵,以及和义子们开诚布公的交谈,已经明白底下的卫所烂成什么样子了,对裴元这个建议也没太上心,直接询问道,“哪个卫所合适?”

裴元没有立刻回答。

朱厚照有些奇怪,停住脚步回头一瞧,见裴元正一脸思索状。

稍后才道,“罗教有不少徒众已经扩散到了漕工和运军之中,若是想要确保万无一失,给山东的局面上个保险,唯有两处合适。”

“一处是临清,一处是济宁。”

“这两处地方都是运河上的重镇,许多货物在这里囤积,分散,同样的也有大量的漕工和运军在这里合流。”

“一旦出现什么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临清一地原本只有一个中左所,后来为了加强防卫,又把济宁左卫调去协防。如此一来,和济宁左卫的左、右、中、前、后五所,形成了一个六所的大卫。”

“此地的兵马,在霸州军攻入山东时溃败,导致了临清焚城。”

“济宁卫的情况差不多,也经历了霸州军的破城、焚城。只不过济宁卫的指挥使侯恭因为有伏击刘七的功劳,仍得以暂领。”

“但实不相瞒,当时击伤刘七的正是臣裴元。有前河道总督、右都御史王鼎,前济宁知州范弼还有前曹濮兵备道的郑度,以及臣从刘七手中夺来的霸州刀为证。”

“臣可以很明确的说,在这件事上,济宁卫的指挥使侯恭并无寸功。”

朱厚照已经听出了裴元的倾向性,“这么说,你更希望他去济宁卫担任指挥使?”

裴元谨慎的答道,“济宁左卫和济宁卫经历了霸州军之败,早就已经名存实亡了。严格来说,不管怎么选,并无多大区别。”

“只是卑职既然得天子垂询机务,自然应该尽心竭力,以便稍有补益。”

“臣以为临清有卫河造船厂在侧,那里有徐州左卫的兵马常年驻扎造船,陛下可以授命徐州左卫指挥使丁鸿有动用临清武库的权力,这样的话,徐州左卫的兵马,可以随时协助济宁左卫封堵运河北上的通道。如此一来,临清自然无忧。”

“济宁卫已经残破不堪,偏偏济宁又是囤积粮草的重地,山东、河南、北直隶的许多卫所,都要去济宁支取粮食。若是不用心巩固,后果不堪设想。臣以为让陈头铁去济宁卫更佳。”

朱厚照听了感动道,“若是朝中人人都能如裴卿这般,朕又有何忧?”

朱厚照也想起了当初的战报,知道济宁卫和济宁左卫确实已经半废了,就干脆利落的说道,“既然如此,就拿了侯恭问罪,让陈头铁兼任济宁卫指挥使吧。”

说完,就向远处的一个穿着蟒袍的内侍招手。

那内侍连忙急趋过来,恭敬问道,“陛下,不知招老奴何事?”

裴元瞧了那内侍一眼,这老奴叫得有点谦虚了吧,感觉也就才四十多的样子。

那内侍似乎察觉到裴元的目光,也向裴元微微一笑。

朱厚照瞧见,有些意外的问道,“你们认识?”

裴元愕然,连忙解释道,“臣并未见过这位公公。”

那内侍则恭敬答道,“老奴是刚听说了裴千户的赫赫威名。”

朱厚照有些古怪的笑了笑,说道,“哦,那事儿啊。”

那内侍又向裴元客气道,“奴婢乃是尹生,在司礼监做随堂太监。”

裴元立刻醒悟,为何那尹生会对自己笑了。

双方确实是有点交情的。

首先,尹生乃是陆訚的党羽,陆訚又是自己的政治盟友,四舍五入,大家都是自己人。

其次,之前的时候,张松很坑爹的给那些山东来的举人都办了京债,其中有一家的后台就是这个尹生。

陈心坚为了把人情做足,还特意跑了陆訚那里一趟,讨要这个人情。

严格来说,自己还是欠了尹生一个人情的。

裴元当即说道,“裴某对公公也是闻名已久,十分佩服公公在霸州平叛时的镇定若素,以后还当请教。”

尹生笑着略微点头,不再说话。

裴元这话,外人听着似乎是普通客套,但是对于两人来说,就是裴元告诉尹生,自己记着他的人情呢,有空喝酒。

朱厚照向与尹生问道,“山东都司有什么好点的空缺吗?”

尹生想了想,回答道,“山东都司的官员并不满,各个位置都只有官员一人。其中都指挥使高岱与都指挥佥事狄公唐在平叛时,为贼人所败,两人都已经谪戍。现在这两个位置尚未补充,都有空缺。”

朱厚照见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于是直接问道,“山东都司的都指挥同知呢?”

尹生说道,“山东都司的都指挥同知叫做尹增,他并未受到牵连,正在山东都司主事。”

朱厚照闻言有些惋惜,“这么不巧吗?”

说着看向裴元,“要不就让陈头铁担任都指挥使或者都指挥佥事吧?或者让陈头铁与尹增并为都指挥同知?”

各个都司卫所的官员,自指挥使以下都是依靠世袭,也就是血脉继承来做官的。

但是到了都司这个级别,就是流官了。

不管是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还是都指挥佥事,都是由朝廷任命的流官担任。

随着都司被陆续架空,这些高品的流官很多只是虚设,有一两人充任也就罢了。

按照规矩,都司中确实是可以有两个都指挥同知的。

但是裴元让陈头铁退一步,任都指挥同知,就是为了避免官场倾轧,同时又能有个好一些的伺机而动的顺位。

他又怎么能让人和陈头铁分享这个位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