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些干甚?都是打了老仗的人谁不晓得,如果锦州城这么好打,皇太极早就破了,皇太极又不傻,你能想到的他能想不到?”黄得功忍不住反驳道。
“黄帅说的没错,虽破城之法诸多,可运用也有限制,比如我刚才所说的这些法子中,水攻首先排除,锦州不是大明腹地,城边也无大江大河,所以引水攻城,这个办法是绝对不成的。”
“至于寻找内应攻城也是无用,锦州守军上下一心,就算有少数人贪生怕死意图献城只要主将坚守意志坚决,军队掌控得住,内应开城门这种事不可能发生。至于声东击西之策也难以做到,锦州城并不算大,城中兵力充沛,皇太极在城外调兵猛攻,哪怕四门齐发,锦州也有余力坚守。”
直接排除了三个办法,张献忠继续道:“至于蒙古人的战术虽好,但气候是关键。此策如在盛夏此战术可用,但辽东天气不比南方,就是夏日也没那么炎热,如此就算有瘟疫只要防范得当也难以传播。而全力猛攻,这付出的代价极大,八旗兵力虽多,可建奴人丁却远不及我大明,他们就这么点人,死一个就少一个,人命宝贵的很,怎么敢把精锐八旗投入到攻城的消耗中去呢?就算花了大代价拿下锦州,八旗损失必然异常惨重,这种得不偿失的战术,以皇太极之能是绝对不会做的。”
“说了这么多,这个不行,那个也不成,那你是没有办法了?”曹文诏忍不住询问道。
张献忠摇摇头,笑道:“自然不是,如让我来攻,之上的这些战法我绝不会用,因为根本不可能奏效。而且长期围困变数太多,一旦山东和皮岛的明军进攻辽东腹地,只有退兵一途别无他法。”
“要打锦州必须要快,时间越久越麻烦。一旦围住锦州,只要想办法打破锦州城墙,这仗就赢了……。”
“打破城墙?哈哈哈,张献忠呀张献忠,你以为你是天兵天将?吹口大气就能让锦州城墙不攻自破?你怎么打破?倒是说说?”黄得功觉得太可笑了,当即反驳道。
张献忠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成竹在胸,他开口询问:“根据我所知,皇太极的建奴是有汉军的?而且这些汉军还善用火器?尤其是大炮?”
“是有!”吴襄脸色有些不好,说起这个事还要怪袁崇焕呢,当年他杀了毛文龙导致之后皮岛几次兵变,最终皮岛落到皇太极的手里。而那时候,皮岛守军为了自保投降了皇太极,其中就包括毛承禄的副将尚可喜。
尚可喜投靠了皇太极后,在那边很受重用,而且皇太极还特意以尚可喜的军队设置了汉军八旗。而尚可喜带过去的不仅有当初皮岛的水师,还包括皮岛的精锐部队和火器部队,甚至还有会铸造大炮的匠人。
正是因为有了尚可喜的投靠,使得皇太极真正拥有了善战的火器部队,而这支部队也给明军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可就算这样,仅仅靠着火炮要打破锦州城并不可能,锦州城墙不仅高大坚固,而且锦州本就有火炮守护,以火炮对火炮,锦州的威力和射程远超进攻一方,假如能依靠火炮攻破锦州城,那么锦州城也不可能坚持这么久了。
当吴襄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张献忠摇头道:“自然不仅是靠火炮,火炮等火器只能牵制城中守军,却达不到真正攻破城墙的程度。但别忘了,火器依仗的是什么?不就是火药么?如我是皇太极,只要先围困住锦州,然后以火器对火器牵制城头,然后采取掘地攻城之法,再以火药炸城墙的方式即可。到时候挖地道潜入城墙附近,埋下数千斤甚至更多的火药,择时点燃引信,只要火药一炸,再坚固的城墙也承受不住。等城墙一塌,这锦州就无险可守,到时候直接领兵攻入城中,锦州自然就拿下了……。”
众人顿时面面相觑,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张献忠这个办法听起来匪夷所思,可细想后却又很具有操作性。
掘地攻城这种战术不是没有,这种战术古就有之,因为城墙难以打破,通过挖地道潜入城中,再趁城中不备派士兵顺着地道入城埋伏,然后再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突然发难,到时候里外合击,就能一举拿下。
可这种方法却也有着限制,一来挖地道需要耗费时间和人力,而且一旦挖的不准很容易被城中发现。如果提前被人发现,城里的守军只需要炸塌地道出口,或者等着潜入城中的士兵自投罗网,这个战术就直接破了。
但张献忠今天提出的虽和掘地攻城有些类似,同时也有着不同点。那就是他所谓的掘地不需要挖到城里去,只要挖到城墙下面即可。这样一来被城中守军发现的可能性极小,而且不需要精确计算地道的方向和长度,工程量也简单便利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