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1章 您应该也会给予我们一些指导吧(1 / 2)笔落烽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起来还是怪我啊!”李暮微微摇头,喃喃道。

周溪令天赋和能力都是不缺的。

之所以会心急。

大概是因为想要证明自己。

毕竟跟着他完成的项目再多,也终究不如自己独立完成一个的意义大。

一旁的王绶觉开口道:

“我倒是不这么觉得。”

“你说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溪令太过年轻,位置又太高了?”

“换做我在他的这个年纪,别说是带组研究了,连参与讨论的机会都没有多少。”

他的这番话说完后。

吴有望和苏东莊也跟着点头赞同。

闻言,李暮笑着解释道:

“我没有责备他的意思,只是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做得有问题。”

无论是想独立做研究。

又或者是想证明自己。

其实他都能理解,毕竟这是人之常情

“李顾问您怎么可能有问题呢!”苏东莊吓了一跳,连忙道。

吴有望和王授觉也跟着道:

“你这就是想多了,没有你在,我们连研究都没办法展开。”

半导体研究所现在所有的研究项目。

基本都是由李暮提出,并且组织进行展开。

虽说他名义只是顾问。

但实际,却和总设计师没什么两样,只是称呼不同而已。

“好了好了,你们别急,我也没说撒手不管不是,先去吃饭吧。”李暮摆摆手道。

说着,他便当先带头朝饭堂走去。

……

一路,都有所里的同事前打招呼。

等到了饭堂。

看到李暮。

原本吵吵嚷嚷的环境,顿时安静了下来。

旋即又爆发出更大的声音:

“是李顾问回来了啊!”

“李顾问,我有一个半导体方面的问题想请教您……”

“您次跟我说过的,关于软件工程在数据管理的应用……”

……

众人蜂拥前。

平时李暮待人非常和善。

虽说他一般不回答问题。

但只要是他们解决不了的,且有价值的问题。

他基本都会耐心解答。

当然,即便是无价值的,也会指明正确的方向。

“大家都别急,慢慢来。”李暮笑着一一答话。

这些问题偏向学术方面。

对于他来说,难度并不高。

……

10多分钟后。

眼看一群人还围着不肯散去。

吴有望当即高声道:

“好了好了,今天就先到这里,李顾问连饭都还没吃呢!”

听到这话。

众人虽然不舍。

但很快还是陆续退去,回到饭桌继续吃饭。

李暮也准备前往窗口打菜。

不过这点小事,自然早就被关建民解决。

不止是他的。

连吴有望、王授觉和苏东莊的份,也一并打好放在餐桌。

见他们周围的人群散开,关建民迎前,道:

“这边。”

看着满桌已经打好的饭菜。

李暮等人也没有客气,直接走过去,坐下吃了起来。

一边吃,李暮一边顺带从吴有望几人的这里,了解所里的研究近况。

不出所料的。

还是一如既往地稳定。

毕竟他们研究的科技方向,已经经过几次的爆发式增长。

想要再继续提升。

恐怕只能寻找新研究点。

吴有望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道:

“但即便没有,也不用着急。”

“所里现在的研究项目,5年内我们恐怕都解决不完。”

“而且项目太多,也难免造成队伍的臃肿,需要向级申请进行扩编。”

研究项目,当然是越多越好。

可相对应的,队伍建设也需要迎头赶。

现在的半导体研究所,很多人都是有级别没职位。

就拿苏东莊来说。

经历了好几个重点研究项目的磨砺,以及数次嘉奖。

职位一路蹿升,成为副研究员。

这个级别,已经属于研究所的骨干力量。

一般的研究所,差不多也就七八个的样子。

而他们,有20几个之多。

“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将这一批人分一部分,派去全国各地,带动整体研究水平的发展。”李暮道。

虽说有些舍不得。

但他清楚,这样做对于夏国的科学界来说,是利在千秋之举。

闻言,王授觉想了想,道:

“这确实是个办法,只不过现在很难实施。”

“即便是我们舍得,恐怕大家也不愿意。”

“我还是建议继续扩建扩编,大不了多建几栋楼嘛,面肯定不会有意见。”

他的说法得到了吴有望等人的一致赞同。

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人。

真的要被分配走,怎么可能不心疼。

而且,也不是非要这么做不可。

扩编扩建,同样能够解决问题。

以他们对面的了解,这件事基本不会有任何阻碍。

即便半导体研究所已经是原来的三倍之大。

不过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李暮。

“我认为不能像以前一样需要多少扩建扩编多少,这一次,力度要更大。”李暮微微颔首,道。

将一部分人才分走,对于整体的发展来说确实是好事。

只是按照现在的情况,并不可行。

就拿来说,人都走了谁来研究。

倒不如多招一些人,建立成熟的培养体系,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吴有望等人对这个提议,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直接点头同意下来。

……

众人边吃边聊。

一顿饭的功夫,说话间便将所里未来发展的计划决定下来。

当然,这些都是小事。

研究才是真正的大事。

饭后。

李暮直接拉着苏东莊,来到一间空实验室,说了要开发新软件的想法。

后者听完。

连研究是什么都没问。

便直接表示道:

“李顾问您放心,将这件事交给我,我保证完成任务!”

苏东莊说话的声音,都不由有些颤抖。

他等今天,等了太久了。

杨天行去了奉天,搞钢铁冶金数据库。

周溪令领了电传飞控系统的任务。

三人一起进的研究所。

却只有自己还在“啃老本”,弄原来的项目,要是甘心是不可能的。

“别高兴得太早,这个任务可不容易,关系到一项重要武器的研发,而且对于我国航天航空的发展意义重大,十分的艰巨。”李暮直言道。

听到他的话。

苏东莊不仅没有半分的退缩。

甚至更加跃跃欲试起来。

越是有难度,越让他觉得兴奋。

他当即道:

“不管有多少困难,我都不怕。”

“更何况,您不是还在吗?”

“如果遇到实在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的话,您应该也会给予我们一些指导吧。”

这番话让李暮有些哭笑不得。

想要批评两句。

却又发现苏东莊早就给自己叠好了甲。

“好,既然你这么有信心,回头就可以着手准备初期的工作了。首先,当然是人手问题……”李暮继续道。

开发,需要软件开发工程师、计算机图形学专家、数学与算法工程师、机械工程与制造专家、用户体验设计师和数据库与系统架构师等。

其中大部分的工作,对于他来说都没有什么难度。

毕竟资料都是现成的。

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要利用这次的机会,培养一批相关的人才。

苏东莊一边听,一边拿着纸笔记录。

在李暮停下来之后。

他犹豫了片刻,然后问道:

“李顾问,我们要研究的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您能跟我透漏点不?”

“别着急,明天我就会让人把方案送过来。”李暮微微笑道。

闻言,苏东莊也没有坚持。

两人转而继续聊起要招收那些人进到项目组的问题。

……

日渐西沉。

随着半导体研究所这边的事宜基本解决完毕。

李暮也动身离开。

回到特楼。

正准备进去。

忽然发现,不远处站了两个“鬼鬼祟祟”的熟悉身影。

看到他们。

他连忙叫关建民将车开过去。

一下车,他便调侃道:

“你们怎么在这里猫着?不怕被当成可疑人士给逮住啊?”

这两人,正是张凯和李建。

“嗨,别说了,我们连着来了4天,警卫同志看我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哪敢再去那边。”张凯郁闷道。

李暮笑道:“就没提我的名字?”

“就是提了你才被怀疑的,头两天我们待得好好的,一说是来找你的,天天都被七八双眼睛盯着。”一旁的李建吐槽道。

这话让李暮不仅哑然失笑。

他想了想,道:

“谁让你们平时也不来几趟,有事了才想起过来。”

自从他搬到特楼以后。

除了家里人会来。

以前认识的,基本都没有门拜访过。

“这不是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在,而且不想打扰你嘛。”张凯小声辩解道。

只是这话明显有些底气不足。

“少来,我跟你们说,以前不提,要是以后再不来,我可就要生气了。”李暮故意板着脸道。

张凯和李建对视一眼,重重地点了点头。

见状,李暮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道:

“这才对嘛,咱们是什么关系,该不客气的地方就要不客气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