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7章 京城事 上(2 / 2)苏北穹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永昌帝:“你不用在这伺候朕了。现在就出宫去,将你们老祖宗唤回来。”

那小太监几乎不相信这是真的,直愣愣地望着永昌帝:“皇、皇上是叫奴才将老祖,戴总管召回宫来?”

永昌帝:“抓紧去吧。”

那小太监立刻跪下磕了个头:“是。”答着起身退了出去。

永昌帝端起了茶碗,接连喝了几口才又放了下去。

皇陵离京城比较远,就是快马,戴权也得后日天亮之后才能回宫。

想着,永昌帝无声地叹了口气,没有戴权在身边,还真是不行。可他又痛恨戴权的背叛,其实也不算是背叛,皇后那句话说的不错“父子同体”,况且戴权并不是什么都听皇后和太子的,只是在些许小事情上帮助皇后和太子。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只是让戴权去皇陵两个月。

就在这时,一个司礼监红衣大太监捧着一份上面粘了鸡毛的急递走了进来:“皇上,阴山来的六百里加急!”

永昌帝一把接过急递,撕开封口展看,脸色有些不好看了,骂道:“福康安这个废物!”接着“哼”了一声,“太子现在在哪里?”

红衣大太监:“回皇上,太子这会儿好像在内阁.”

永昌帝站了起来:“走,去内阁!”

红衣大太监急忙跟了出去。

内阁值房里,太子坐在南面的榻上,内阁两位大学士坐在临窗的椅子上,一齐把目光望向正拿着一沓公文的贾琏。

贾琏:“.那十万石粮米和一万石草料已准备好,随时可以运往关外。另外,户部已经跟山东、江西、四川还有湖广行文,叫他们从各自的藩库里拿出一些余款,或从各自的官仓里拨出一些余粮,接济河南、安徽和两淮地区,帮助受灾的老百姓渡过这上半年。这样,朝廷就可以全力应对关外的局势了。”

太子满意地笑着点了点头。

两位大学士对视了一眼,一齐点了点头。

突然,门外传来了太监那特有的嗓音:“皇上驾到~”

太子和两位大学士一齐站了起来。

门帘一挑,永昌帝拿着那份急递大步了进来,在榻几另一边坐了下去,“虚礼免了。”说着晃了晃那份急递,“阴山来的六百里加急,福康安又败了”

众人面面相觑,怎么败的这么快?!

永昌帝:“拟两道旨:一,加封谢鲸为征北将军,全权负责阴山北线战事。除了绥远、归化两城驻军,阴山六镇兵马,还有大同、宣府两镇兵马都归谢鲸节制!二,免去王子腾河南总兵,改任副将,为谢鲸副手。”

两位大学士对视了一眼,答道:“遵旨。”

永昌帝沉默了片刻:“内阁首辅、次辅空了近一年,也该”说着分别指向两位大学士,“两位老大人忠心耿耿、劳苦功高,就替朕担起这份责任吧。”

老大人!两位大学士对视了一眼,还能说什么,只得跪下磕头谢恩。

永昌帝笑着点了点头:“还有三个空”突然瞟见了贾琏,“你父亲这一向身子骨还好吧?”

贾琏心中又惊又喜,难不成皇上要启用老爷?

贾琏连忙跪下:“劳圣上惦记,家父身子骨硬朗着呢.”

永昌帝打断了他的话:“这就好。让贾敬入内阁吧至于另外两个,你们和下面的官员商议,递个名单上来”

新任内阁首辅、次辅齐声答道:“是。”

永昌帝点了点头,又对太子说道:“老三病了,你打发人去瞧瞧,就说朕的话,好好将息,好好养病。”说罢,起身走了出去。

望着永昌帝远去的背影,贾琏心里一阵失落。

太子像是看透了贾琏的心事,笑着说道:“非两榜进士出身,不得入内阁。”

贾琏想了起来,苦笑着点了点头。

太子:“你不同。等你升任六部尚书,可以通过兼职兼任、恩赐,各方协调,改任内阁学士,熬到了一定的资历,升任协办大学士,至于大学士,那就没有办法了。”

贾琏先是一怔,接着又跪了下去,激动地:“谢殿下恩典。”

太子笑着点了点头,心中却疑惑:怎么突然让贾敬入阁了?不是说此人不可信的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