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9章 江弦热(2 / 2)好想吃薯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

“你读过了?”

“读过了。”

“感觉稿子怎么样?”

“.惊世骇俗。”

冯小双思索几秒,才想出这么一个形容的词汇,“我一开始以为这是一个漂流求生的题材,后来才发现不是这样的,每读到一个新的部分,都会诞生出一种崭新的意义,真不知道作者是怎么写出这样一篇的,又奇特然而也是非常容易读,奇谈、寓言和道德故事全都糅合在一块儿要不您先读一下吧。”

“有这么好?”

苏晨一阵奇异,听冯小双说的玄之又玄,难免便对这篇感到了更大的好奇。

一个下午的时光很快过去。

随着黑夜的降临,早春时节的广州正是回南天,早晚湿度很高,墙上的水珠不偏不倚的落到苏晨的脖颈上,让他感受到一阵刺骨的冰凉。

“好啊!”

“好一篇漂流者!”

只是用“好”这个字来形容《漂流者》可能都已经不够。

这篇带给他的,可能会是一种终身难忘的阅读体验。

当苏晨合上书本的瞬间,他觉得心中满满的,想说的好像很多,可又好像什么都说不出来。

而且看完这篇以后,他忽的生出一份感悟。

如今《花城》岌岌可危,作为杂志的主编,苏晨能做的就只有在有限的程度内尽可能的提升杂志质量,免得杂志陷入无可挽回的境地。

而他这段失落的生活经历和傅三明在海上漂流的经历类似——在茫茫大海上,傅三明不知道自己现在所作的一切求生行为能否带《花城》走出困境,傅三明也并不知道自己将漂流去哪里,自己最终的结果又是什么。

“真的是江弦写的?”

“应该是他。”冯小双说,“我有个朋友在作协,听他说江弦最近人去了美国,参加一个写作计划,可能是他在美国发表的作品,这最近在美国特别火,听说在《纽约日报》的排行榜一直都能排进前十。”

“这个江弦在国外都吃的那么开?”

苏晨一脸惊讶,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江弦这位作者了。

“你知道老舍的《骆驼祥子》么?”他忽的问冯小双。

“知道啊。”

冯小双一阵奇怪。

《骆驼祥子》这部老舍的代表作品,这部堪称名著的惊世之作,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之一,放眼国内,没读过的人能有几个?

苏晨顿了顿,自顾自道:

“老舍当年也是游历欧美、走访南洋,他老人家当年写《骆驼祥子》,写完以后又在美国出版,刚上市,就成为美国当年‘每月一书’的畅销书。”

“他老人家,不仅国学基础深厚,又有放眼看世界的西方文学知识和素养。”

“现世的作家里,老舍仍是一座高峰,他作品在海外传播和接受程度非常高,相比较其他现代作家,受到国外关注的时间也非常的早,是很多国外文学工作者的研究对象。”

“.”

冯小双静静听着。

虽然苏晨没有将江弦比作老舍,但她难免会心生出这样的期待。

江弦能否是第二个老舍?

若是能再出这么一号人物。

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也算是没在他们这一代断了档。

“主编,我打算和江弦联系一下,约一下他的这份稿子,咱们的下一期杂志就用上。”

“没问题。”

苏晨点点头,“你再问问他有没有什么新稿子,咱们《花城》还从来没约到过江弦的稿子,这次或许是一个契机。”

盘点文学期刊“四大名旦”,不论是《收获》还是《十月》,都有拿到过江弦这位文坛炙手可热作家的作品。

只有《当代》和他们《花城》是没发表过的。

《当代》就在京城,有着和江弦约稿的便利,之后还是有很大机会的。

可他们《花城》身处广州,距离京城那么遥远,没有《当代》那样的便利。

苏晨难免想到,要是以后读者们发现“四大名旦”里头只有他们《花城》没发过江弦的作品,那真是相当尴尬一件事情。

“江弦、江司令”

苏晨念叨着江弦这个文坛的新外号,忽觉眼前一亮。

众所周知,文坛有一个“江弦现象”的说法,自他开始写文章到现在,几乎从未失效过。

苏晨一琢磨。

若是能刊载几篇江弦,那他们《花城》销量下跌,遭受读者批评的事情不是迎刃而解?

而且都说江司令有“金身”,这小子在海子里给领导们上过课。

他的可和遇罗锦不一样。

遇罗锦面对的事铺天盖地的质疑。

敢跳出来抨击江弦的能有几个?

“这样吧。”

想到这里,苏晨拦住冯小双,“我刚好准备去一趟京城,开一本的座谈会,咱俩一块儿坐车去京城,到时候我亲自和你一块儿去拜访他,顺便和他谈约稿的事情。”

“那再好不过。”

冯小双点点头,准备推门离开,苏晨也坐回桌前,捧起这册《漂流者》,准备重新阅读。

就在这时,一个男编辑贺振锐跑了过来,也是负责海外这一块儿的。

“主编、主编。”贺振锐一阵嚷嚷。

“怎么?”

苏晨喝一口水,打趣道:“你也看上了江弦的?”

“江弦的?”

贺振锐一脸见了鬼的模样,“你们怎么知道的,我都还没说你们就知道了!”

“哈哈。”

苏晨和冯小双相视一笑。

“你要给我们说的那篇《漂流者》,小双已经拿给我看过了,确实非常优秀”

“您是不是误会了?”

贺振锐一头雾水,不明白苏晨在说什么,“江弦这篇不是叫《饥饿游戏》么?”

“什么?”

这下是苏晨和冯小双懵逼了。

三人又核对一番,这才发现贺振锐拿出的,真的不是刚才读完的《漂流者》。

而是《饥饿游戏》!

还是两部!

“现在这篇登顶了《纽约日报》阅读畅销排行榜的第一!”贺振锐说。

“这是写啥啥都火?”苏晨一阵不可思议,好像见了鬼一样。

他刚才还不敢把话说的太满,甚至都没敢说,没敢把江弦往老舍那个方向比拟。

但现在,苏晨真的不得不佩服和敬佩江弦这位作者。

他忍不住感觉。

不久的将来,甚至是现在。国外继老舍研究热以后,又会刮起一阵.江弦热。

(新年快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