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9章 江弦热(1 / 2)好想吃薯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天》?”

听着江弦的话,刚才还一阵萎靡的赵振开,双眼逐渐变得明亮。

“你是说,你要在美国办一本叫《今天》杂志?”

“没错。”江弦点头道。

“江弦.”

赵振开双眼一时间有些模糊了。

他生命中最炽热的激情都献给了《今天》这本已经死掉的杂志。

而如今,江弦要在美国重办《今天》,可以说是要给这本杂志重新延续一段生命。

“你打算怎么弄?”赵振开迫不及待的问。

江弦喝一口水。

“我在国内脱不开身,之所以让你出国,就是想请你去主持这件事情。”

江弦肯定是短时间内不会再去美国的,因此需要一个靠谱的人替他去主持这件事儿。

在他看来,赵振开无疑是主持这本杂志最好的人选。

《今天》本就是他创办的,办杂志这一块儿他有经验。

另外,赵振开会英文,真去了国外,在语言交流上的问题也并不大。

而且这年头,也不是谁想出国都能出国的。

江弦身边的人里,估摸着也只有赵振开有这个条件了,在原定的历史轨迹里头,他就是这几年去了国外,开始四处飘荡、周游。

嗯,江湖传闻,前世树哥知道赵振开要出国的事儿以后还说了一句:由他去吧。

接下来几乎一整天的时间,赵振开都在和江弦商议《今天》的事情。

来的时候他还满脸沮丧。

从江弦家告辞的时候,那叫一个神采奕奕、气色红润、天庭饱满、地阁方圆.

“玻璃晴朗,橘子辉煌!”

《今天》这本杂志对他来说就是生命最重要的一部分,可能比命还更重要一些。

所以当江弦提出想请他去国外主持这本杂志的时候,赵振开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

他愿意去。

哪怕为此付出自己在国内的稳定生活也愿意。

广州。

《花城》编辑部。

作为文学期刊“四大名旦”之中,以“婀娜多姿”而被称为“花旦”的《花城》,最近编辑部里气氛有些沉重。

这事儿还得从他们刊发的一篇谈起

——《一个冬天的童话》。

这是女作家遇罗锦的一篇。

在80年代,遇罗锦的名字几乎传遍了全国,这和她的离婚案有关。

遇罗锦是知识女青年,因为受她哥的牵连,嗡嗡嗡时期去了一个小村庄落户插队劳教,然后无奈地嫁给了当地一个农民。

但两人之间文化水平差异太大。

到了80年代,新《婚姻法》颁布了。

遇罗锦当即以夫妻之间没有感情为由,选择和丈夫离婚。

人家有话说啊,去香山游玩,我心里想的是这片景色多美多静,他却忽然说:“昨天我路过菜市场,那儿正卖处理黄花鱼,两毛五一斤,我真想去排队。”

一起去看《瞧这一家子》,走出电影院,我说:“张岚演得真逗。”他说:“张岚?张岚是不是演胡主任的那个?”

总之,遇罗锦一门心思离婚,但她丈夫却不想放手。

她丈夫还很懵逼,觉得两人这么多年相处非常融洽,还帮她把户口调到bj,帮她找工作,帮她哥解决了名誉问题。

这怎么忽然就翻脸不认人了?

总之他俩的离婚案件,轰动全国,连小县城都知道,有个叫遇罗锦的女人因为没有夫妻实质感情选择离婚。

嗯,以前的婚姻法可从来没说明过这条规定。

全国都在大讨论,甚至分成了两个派系,“守旧派”指责遇罗锦没事找事,忘恩负义,“自由派”支持遇罗锦,认为她敢于打破传统,争取自身价值。

不过总体来说,谴责远超过对她的支持。

且上面也持谴责批评的态度。

主流媒体还发了稿子《一个堕落的女人》,指责遇罗锦是个行为不检点的女人。

就在这个背景下,《花城》刊发了一篇遇罗锦的报告文学,《一个冬天的童话》。

这下是彻底撞到了枪口上。

全体人员做三个月的检查。

杂志的主要领导也受到了离职处理。

《花城》还对外做了自我检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自我批评。

总之,风声鹤唳。

一向婀娜的《花城》因为这次打击,不得不缩小步伐,止住杂志那原本昂扬的势头。

当然,市场的反馈也是很明显的。

近几个月,杂志的发行量逐月降低。

《花城》的保守换来的是读者们的不买账。

雪花一样的批评信哗哗的寄来编辑部。

这可愁坏了《花城》的主编之一苏晨。

如今《花城》面临着的是一个困局,一个难以打破的困局。

“《金家轶事》立意很好,内容很有意思,是个很不错的题材,不足之处是前半部分写得太拖了.”

苏晨握着笔,在他三审的稿件上写下最终的评审意见,而后叹一口气。

“唉,好稿子还是太少了。”

“主编、主编。”

正惆怅着,一名女编辑冯小双推开他办公室的门。

“您来看看这个。”

“怎么回事?冒冒失失的。”苏晨开口道。

这名女编辑负责的是他们《花城》“香港通讯”“海外风信”和“外国文学”这些个栏目。

其实就是选摘出一些发表在香港、国外的好稿子,发表在他们的《花城》上。

“漂流者?”苏晨拿起稿子看了一眼,发现是英文稿,不过他英文水平不错。

“是我刚找来的稿子。”冯小双道:“您看看是谁写的。”

“.江、江弦?”

苏晨眉头越发皱紧,“什么情况?江弦又在哪发新稿子了?”

“国外!”

冯小双讲述起自己是如何发现了这篇稿子。

作为一名负责海外文章版块的文学编辑,冯小双对海外那些知名畅销常有关注。

最近发现一部名为《漂流者》的在美国非常火爆,冯小双深入了解后,忽然发现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的作者是江弦!

“发现这事儿以后我也挺吃惊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