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任命诸葛亮总领此事时,连同陈宫等人在内的无数人都不甚同意,觉得是揠苗助长,很容易出现问题。
年轻时一旦受挫、走错了路,再想绕回来,需要费太多的时间才能弥补。
所以田泽相信诸葛亮,而且也给诸葛亮准备了大量的后备手段,管仲、庞德公等一众大佬,随时可以为诸葛亮兜底。
可以说,田泽在诸葛亮身上投入的精力甚至不比东北平原要少。
而结果,自然是可喜的。
诸葛亮与东北平原相互成就,田泽当初的大胆用人,收获了一个繁荣昌盛的东北平原,以及一个横压当世的绝世能臣。
如今的诸葛亮,就连陈宫、张昭都要甘拜下风,年纪轻轻便已展现出了昔日管仲、萧何之风采。
田泽对于诸葛亮的培养和定位是有针对性的,虽然诸葛亮有成为全才的潜质,但田泽并不需要一个全才。
谋略、军略方面触类旁通,有个一流的水平就可以了,对于诸葛亮不需要耗费多少精力。
政略方面的登峰造极才是田泽需要的。
诸葛亮、司马懿、陆逊,未来的帝国核心三人组,田泽早已为他们准备好了定位。
人才队伍如此充沛,根本不需要诸葛亮去兼顾太多,一心把内政搞好就可以了。
只要内政够强,其他的都会随之强大,军力呈现碾压之态,形势自然一片大好。田泽打天下的道路就是最好的明证。
回到府邸后的诸葛亮,独自一人待在房中,将此行了解到的情况与相应的想法一一记录,准备于明日召集众人议事。
就在此时,管宁敲门走了进来。
“孔明,接下来,我们只怕有的忙了。”
将手中的信件递过,管宁幽幽的说道。
这段时间以来,虽然是被迫出山,但是管宁却觉得日子过得颇为舒适。
田泽的完全放权,使得东北平原可以随意由诸葛亮折腾。
而诸葛亮又对他尊敬异常,于内政方面也是沿袭了他祖上管仲的那一套,管宁自然是满意之至。
以至于隐居之心都被打消了不少,慢慢萌生出了出世安民的念头。
在收到田泽的信件后,管宁一开始还在纠结要不要收。
毕竟田泽给诸葛亮的信,直接送过去就是,何必要经自己的手。
不过他还是习惯性的代诸葛亮先看了看,随后不禁愈发的兴奋了起来。
东北平原如今虽然欣欣向荣,但距离管宁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还是要差上一些。
因为当地百姓各有所属。
诸子百家也就罢了,虽然颇为看重土地,但更多的侧重于自身的学术学说,并未掺有过多的利益因素。
而地方世家豪强却是各自有着私心,哪怕干的是公事,明面上看不出任何问题,但于细微之处还是有着一些差别。
管宁说得好听些是有些完美主义,说的不好听就是太吹毛求疵了,这一点和曾经的诸葛亮极为相似。
这些问题虽然他并未提过,但始终扎根在心里。
但现在,这些问题就要解决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