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千古一帝。
但他同样是个多愁善感,心肠软,容易相信别人的帝王。
毕竟历史上,魏王李泰说杀子传弟这样的话都能信。
太子谋逆造反都要放。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司马懿的前车之鉴,没有在李靖的身上上演。
对于现在魏王的作为,勾结突厥,欲要祸乱大唐之事。
李世民更多的是在责怪自己,没有教育好儿子们。
就像是不想杀太子那样,现在的李世民,也不想杀魏王。
此刻更多想的是,怎么才能让青雀活命。
气归气,终归是自己的儿子啊。
——
魏王府。
李泰自然还不知道,自己勾结突厥的事情,已经传到了父皇那边。
今日有些奇怪的对柴令武问道:“最近两天,怎么没看到房遗爱了。”
虽说房遗爱不是天天都住在魏王府,不过几乎每天都会过来。
哪怕是没什么事情做,也可以整天看到房遗爱吃酥山的场景。
酥山大家都喜欢,在制冰法流传开来后,魏王这样的身份,自然不可能说天天上冰丝铺子去买,而是自己在府邸中造了冰肆。
随着火药的制作,冰肆的大面积开张,硝石的价格也是在不断上涨。
制冰需要大量的硝石,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即便是房府,也没有这么都钱财造冰肆。
本身房遗爱整天就在魏王府蹭吃蹭喝,魏王府的冰肆,几乎天天都是房遗爱在吃。
魏王跟柴令武也喜欢吃,可没有房遗爱这么夸张。
柴令武知晓,上次把魏王勾结突厥的事情告诉房遗爱后,其肯定是回去后告诉了房玄龄。
房玄龄大致是把消息告诉了陛下,这个时候,房遗爱哪里还敢来魏王府。
眼珠子一转,柴令武道:“大致是病了吧,前几日就听他说不舒服,总是闹肚子,大夫说胃寒,应是吃多了酥山的缘故。”
李泰闻言,不疑有他,笑着说道:“平日就叫这家伙少吃些,还说本王小气,这次得了教训吧。”
“不过他也不在也好,这家伙藏不住事,若他知晓了突厥之事,指不定还会泄露出去,房公可是明察秋毫之人。”
柴令武点点头,不想在这件事上多说,于是转移话题道:“我听说五姓七望内部,好像出了些乱子。”
李泰听到这话,微微皱眉,道:“没错,都是些腐儒,不过这件事,自有他们去处理。”
柴令武担心道:“就怕是消息传来,传到陛下耳朵里去,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李泰心里其实也担忧这事,回道:“是啊,要是被父皇知晓,还不扒了我的皮。”
“不过想来,父皇应该不会过于怪罪我吧,此事完全是五姓七望自己干的,跟本王有何关系,若到时父皇真发觉了问起来,本王就说不知情。”
“想来父皇应是要信我的。”
柴令武有些尴尬的回应:“陛下自然会相信魏王的。”
如果没有自己传话给房遗爱,然后通过房遗爱告诉房玄龄,再上报陛下。
届时五姓七望勾结突厥入关,陛下还真不一定会怀疑魏王,会认为魏王也是被蒙蔽的。
可现在,消息是从魏王府传到陛下那边。
等到事情暴露开来,魏王再怎么解释,都没有作用。
李泰突然想到一事,道:“前日太子下教令,长安城内,所有客栈禁止留宿突厥人,你说,太子是不是得到了什么消息。”
柴令武想了想,说道:“当初阴弘智的事情,难道魏王忘记了吗,他潜心培养了许多细作,后来全都落到了太子手里。”
“阴弘智那人一心造反,指不定五姓七望内部,就有细作潜伏,这次听说事情闹得挺大的,太子那边得到些许消息,亦是正常。”
李泰阴沉着脸,道:“阴弘智这个家伙,正是让人心烦,难道就不知道把细作交给本王吗。”
“不过突厥南下,已成定局,太子知晓又如何,难道他还能亲自领军去边关不成。”
“父皇已经吃过一次亏了,这次可不会再给他兵权。”
柴令武迟疑道:“就是怕太子,把此事禀告陛下,甚至是.”
李泰摆手打断:“不可能。”
“太子跟父皇,已经是势若水火,别看表面和睦,实则都在等待机会。”
“就算是太子跟父皇说了,父皇肯定也不会相信。”
“五姓七望那边再蠢,总不会暴露本王吧,本王可是他们未来朝堂争夺的希望。”
李泰自己也很清楚,五姓七望支持自己的目的。
只要太子一日不登基,他们便不会断掉对自己的支持。
更会竭尽全力的保全自己。
关于这一点,李泰还是很坚信的。
柴令武道:“就怕太子污蔑魏王。”
李泰冷哼一声:“那也得有证据才行。”
柴令武不语。
证据他已经交给陛下了。
都不需要太子去说了。
——
大明宫。
含元殿。
随着工匠的不断建造,如今大明宫跟先前有了很大的区别。
晨光初露时,含元殿前的龙尾道已蜿蜒如蟒,三百多级台阶由青石铺就,每一级都凿刻着云纹与祥兽,在朝阳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夯土台基高耸入云,工匠们腰系绳索,悬在陡峭的台壁上雕琢纹饰。
设计上,除了整体布置外,李承乾也参与不少。
跟曾经狭小幽暗的宫殿不同,这次宫殿的制造,主打一个大气。
殿门都是七米高起步。
而建筑材料更是大量摒弃昂贵的木料,主要使用烧制的青砖,砖石,再进行水泥的铺设。
这样的结构,使得宫殿可以造得更为宏大。
人站在大殿面前,感觉自己就跟渺小的蝼蚁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