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5章 这不是朕想要的(1 / 2)执笔见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5章 这不是朕想要的

李承乾比谁都清楚,自己的根基是什么。

不是那虚无缥缈的皇权,而是自身的班底。

从军事角度来看,一旦他选择趁人之危,讲武堂培养的将士们必然会产生思想动摇。

这些将士,是他精心挑选并亲自教导的,他们接受的是“保家卫国、忠诚正义”的思想教育。

若他自己都做出背信弃义的行为,将士们会对他的领导产生怀疑,对自己所坚守的信念产生动摇。军心不稳,军队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引发内乱。

从政治角度来说,他的行为会被天下人唾弃。即使成功登上皇位,也难以服众。

更不要说再去触动世家的根本利益了,那相当于自绝于天下。

有坚定信念的队伍,能爆发出怎样的战斗力?

这一点,在这个时代,没有谁比李承乾更为清楚。

那是能够燃烧整个时代的火焰。

“传令。”

“调两万神武军,暗中接管长安城防。”

“另调火炮两百门,藏于城楼之上。”

“派人密切关注魏王府和五姓七望的动向,一旦发现异动,立刻禀报。”

李承乾下了决定。

即便是注定要走玄武门,也不是在这个时候。

——

太极宫。

密切关注太子动向的张阿难,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当张阿难匆匆踏入殿内时,正见陛下手中捏着泛黄的氏族志,书页间夹着的李承乾幼年习字的残页微微颤动。

“陛下,太子已接令,神武军连夜加固城防,将火炮部署至长安城门。”

张阿难躬身作揖,余光看到案几上,还有一堆弹劾太子强占大明宫、僭越礼制的奏疏。

李世民的喉结滚动了两下,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磨过青砖:“他可还有说什么?”

张阿难微微摇头:“太子殿下并未多言。”

殿内突然陷入死寂,唯有铜漏滴水的声音清晰可闻。

李世民缓缓起身,看向远处大明宫方向若隐若现的灯火,,想起十余年前抱着承乾在玄武门观星的场景,那时的稚子攥着他的手指,奶声奶气地说要做“比父皇还厉害的英雄”。

李世民的声音突然有些哽咽:“阿难,你说”

“朕是不是.从未真正懂过他?”

张阿难赶忙回道:“陛下,太子的心中装着大唐,曾经太子监国,百姓都说你太子仁德。”

李世民苦笑,笑声中带着苍凉。

“可他为何就是不愿乖乖做个太子?非要与朕对着干!”

“朕从来没有过废立之心。”

“他要兵权,朕给他,他要东征,朕也应了他。”

“兵马,粮草,朕都给他。”

“可为何,他要防备着朕。”

“难道朕给他的,还不够多吗。”

张阿难不敢答应。

其实闹到现在这样的情况,也就是陛下自己没看清楚了。

当初,长孙皇后驾崩,太子又摔断了腿。

朝野流言,太子腿疾,哪能担当圣人。

恰逢是陛下偏爱魏王,多太子多有训斥,多年不至东宫,经常让魏王留宿宫城,如果不是群臣劝阻,甚至是要把武德殿赏赐给魏王。

在那样的情况下,陛下说没有废立之心,太子能信吗,太子敢信吗。

当然,这些话张阿难是不敢直接说的。

要是这么说的话,岂非都成了陛下的错。

思索一番,张阿难安慰道:“因为太子想证明自己,像陛下当年那样。”

这个说辞,还算是不错。

为了陛下跟太子之间的和睦,张阿难简直是操碎了心。

李世民喃喃自语:“可朕从未想过要他像朕.”

“朕只盼他平安,盼他能稳坐江山。”

说到这里,李世民略微停顿,想起曾经的一些事情,转而道:“你说,朕当初,是不是做错了。”

张阿难劝慰道:“陛下自然是没错的,只是在有些事情上,跟太子有些误会,太子没能体会到陛下的良苦用心。”

李世民摆摆手,打断了张阿难的话。

他自然也清楚,张阿难的这些话,多有奉承。

当年的事情,如今仔细回想起来,是很容易让太子有所误会。

“朕偏爱青雀,僭越赏赐,然朕对太子,从未有过任何克扣,乃至于放开府库,任由太子取用。”

“朕请这世上名师,辅导太子,太子腿伤后,更是诏令天下,能为太子治腿者,重重赏赐。”

“听闻天竺有灵药,便建使团,前往天竺为太子寻药。”

“太子要庇护罗马,朕虽不想,却也没有放言阻扰太子。”

“太子要开讲武堂,朕知晓太子要做什么,培养自己的嫡系,可朕拦着他了吗。”

“都说朕僭越赏赐青雀,然太子做的那般多的事情,朕也不是由着他去了吗。”

“哪怕是,朕知晓了,太子谋反之事,也从未真正的要将其如何。”

“因为朕知道,太子在害怕,所以才会对他放纵,让他自己能觉得,自己能有自保的本钱。”

这些年,李世民对于太子的一些做法,想法,又何曾完全不知情。

当年太子羽翼未丰,李世民其实有很多机会,手段去进行打压。

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因为在李世民的心里,这大唐,未来是要交到太子手里的。

看到太子堕落,豢养乐童,李世民很是失望。

直到现在,哪怕跟太子之间势若水火,李世民也很庆幸,赐死了太子豢养的乐童,抽了他五马鞭。

虽说那五马鞭,是太子叛逆的开始,然假若重来一次,李世民还是会抽。

那马鞭,李世民可是好生收藏着,那上面有太子的血,也是鞭策太子醒悟的开始。

张阿难适时道:“太子终会察觉到陛下的良苦用心。”

李世民微微叹息,终究是难以回到从前。

不过这次太子的顺从,还是让李世民感到了些许欣慰。

至少,太子还没糊涂到,眼里只有皇权。

相反,青雀就让李世民感到很是失望。

“阿难,魏王他,你说朕是不是养了一头白眼狼?”

李世民真的很想不通,青雀怎么能这么做,怎么敢这么做的。

以前的一些事情,李世民也没有多少在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