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9章 战后诸事(2 / 2)网文老大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

刘封嘴角勾起一丝满意的弧度,当即踏出中堂,白净的罗袜毫无顾忌的踩在在堂外的泥地上,瞬间就蒙上了一层尘土。

只是这罗袜生尘,却拂去了龚扬和程畿心中最后一点不满,仿佛这年余的投闲散置不复存在了似的。

“子举、伯疆。”

刘封遂双手各执一人,肃然正色道:“前者令二位静养精神,正为蓄雷霆之势以待天时。今旌旗所指,正当用命之秋。封欲以要务重任相托,未知二位先生可愿倾囊相助?若得经纬共襄,则西川可定,巴蜀苍生亦早沐仁政矣!”

龚扬、程畿自无不肯,顿首拜谢。

于是,刘封将龚扬举为雒城令,程畿举为郪县令,此二地届时广汉郡中的农业大县,原先人口最丰,田地也是最多。同时,刘封还表奏龚扬、程畿为典农都尉,各自负责本县屯田事务,并受杨洪、黄权管辖。

龚扬、程畿很是激动,刘封的命令无疑给了二人前所未有的机会。

别看他们俩在赵韪那很受信任,充任谋胆,可实际上地位却并不高。

两汉讲究的是出将入相,崇尚的是猛将发于行伍,宰相起于州郡。只有真正主宰一方,才算是真正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通道。

尤其二人此刻举荐的还是县令,比之县长还要强上许多,还额外兼职本县屯田都尉的职务,妥妥的越级拔擢,位尊权重。

龚扬、程畿自然十分明白这点,对比赵韪的恩遇,显然刘封才是他们真正的明主和伯乐,下定决心要为刘封做好屯田之事。

三日之后,梓潼传来消息,李典率所部四千余人开城投降。

贺齐所部除留下数千人于涪城等地镇守,并协助黄权所部剿匪外,其余一万余人开始东进葭萌,窥探白水关;同时,周瑜所部两万余人则开始南下,而曹军的降兵也开始按照预定规划进行分化调拨,取其中精壮万人补充各部战损,剩余的则在打散之后,与蜀军、东州兵中的老弱混编,前往各地开始屯住。

后续等到蜀中百姓安定,经济好转之后,诸葛亮和黄权则会拣选其中精锐壮勇,成立两个新的野战军团。

不过就目前来看,短时间里应该没法成形,必须要先休养生息一两年的时间。而且从军事角度来看,也暂时没有必要成形。

因为想要从蜀中出兵反攻汉中,需要走数百里的栈道,粮草补给相当困难。眼下蜀中虽然粮草储蓄不少,但需要应对今年的巨大窟窿。

年初爆发的战事直到眼下才刚刚结束,这意味着包括成都、雒城等地在内的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这也势必会影响到今年的农业收入。再加上十几万的降兵口粮,这个巨大的窟窿恐怕能吞掉半数以上的存粮。

也就是战事结束之后,左幕军主力立刻开始了向荆州方向的转移,最少能减少蜀中月耗十万石以上的军粮消耗,否则情况还会更加恶劣。

两日后,刘封抵达广汉,诸葛亮亲自出城迎接。

旋即,刘封举荐诸葛亮为益州刺史,兼任军师将军,都督蜀中诸军事。

与诸葛亮深入会谈了整整一天一夜后,下令其前往成都就职。同时给陆逊带去了抽调其部沿大江东出荆州的命令。至于其麾下的吕岱、傅彤、习珍、廖化、爨怏、洗镇等部留在蜀中,为诸葛亮所节制。

甘宁所部提前西返成都,恰好在诸葛亮入主成都后,运送陆逊等东返部队走长江水道转移。

大战刚毕,琐事不计其数。

好在刘封身边有着雄厚的幕僚团队,再加上麾下尽是经验丰富的老人,仅仅只是半个多月的时间,各地兵马有条不紊的调动了起来。

七月下旬时,刘封终于抵达江陵。

**

六月时,曹操以五万主力兵进沔水,以樊城为基地,配合荆州水军,与左幕军水军连场激战。

双方俱是中、小型战船对阵,左幕军这边胜在器械精良,军士精锐,而曹军这边则胜在数量众多。

刘表、蔡瑁等人带去的数万荆州之众,其中大半都是精通水战。尤其是这种中小型战舰的对决,只要有船,就能上阵,甚至连渔船都能拿来凑数。

再加上又有樊城为基地和依靠,一时之间,双方战了个平手。

只是曹操明面上以水军争雄,可暗地里却是声东击西,直接以刘表领兵万余,自比水上游鄾聚处偷偷过河,以比水东岸的蔡阳、章陵为根基,入侵襄阳以南的沔水流域。

刘表在荆州威望甚巨,哪怕刘封入主荆州已有三四年了,可得知刘表归来之后,荆州群起响应者甚众。

仅仅只是三日时间,鄀国、邔国两县直接易帜,城中士族豪强打开城门,迎奉刘表入城。

次日,宜城、编城也宣告跳反,投入到刘表麾下。

至此,襄阳被曹军从荆北诸县中给割裂了出来,身边仅剩下中卢一县。

所幸中卢还算忠诚,而且驻有左幕军两千守军,暂时没有异变,此地位于上庸郡中的高顺、杜袭所部能够通过中卢与襄阳保持联系,否则襄阳就真成了孤城了。

情况不断的开始恶化,仅仅只是数日的功夫,襄阳周围的县城都已经开城反叛,而下面投向刘表的乡里更是多不胜数。

刘表虽然不断打压荆州本地势力,但在律法上的确相对宽松,在民间着实有仁厚之名。

反倒是刘封的左将军幕府律法严明,控制力强,自然也就与乡里之中的豪强、宿老发生了权力上的冲突。

之前左幕军势强,这些豪强、宿老自然不敢同左幕军翻脸。

可现在刘表不但复归,曹操更是起十万大军南下,而刘封的主力深陷蜀中,荆北空虚。

这些人本来就目光短浅,此时此刻更觉是天赐良机,于是第一时间就跳了出来,举兵反叛,呼应曹操、刘表。

这些人不但反叛,而且还竭力给曹操、刘表两军供应钱粮物资和人力民夫。这并非是他们突然之间变得大方了,也不是他们变得好说话了,而是他们发自内心,极为迫切的希望曹操、刘表能够真的将左幕军赶走,好恢复他们在刘表治下的权力。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